今天是溫簡明與流芝的兒子溫子仁的百日宴。
“吳嬸,您這百家衣做得可真精致!”
溫家管家老遠就迎了上來,看著吳嬸手裡的衣服,眼睛瞬間亮了。
青色的底布上縫著各色碎布塊。
有淺粉色的絹布、靛藍色的棉布,還有幾塊閃著細光的金線繡片。
那是怡紅院的姑娘們特意做的,每一塊布都帶著一份心意,圖的就是“百家護佑、平安長大”的好彩頭。
吳嬸笑著應下,語氣裡滿是自豪:
“什麼精致不精致的,就是想讓子仁這孩子,能被大家的心意護著,平平安安長大。”
喬章林走在最後,手裡捧著個雕花木盒子。
裡麵是他特意挑選的文房四寶。
雖說孩子還小,離讀書識字還早,卻藏著大家的期待。
盼著溫子仁將來能好好讀書識字,像喬章林一樣有出息,做個能為百姓辦事的人。
“念姐!吳嬸!阿福!你們可算來了!”
流芝抱著孩子從正屋走出來,身上穿件月白色的襦裙,頭發綰成簡單的圓髻。
她隻簪了一支素銀釵,沒有過多裝飾,卻比往日多了幾分溫婉嫻靜。
臉上全然沒有了當初那個膽小單純的模樣。
她懷裡的溫子仁,裹著件鵝黃色的繈褓,小臉粉嘟嘟的,閉著眼睛睡得正香。
孩子的眉毛像極了溫簡明,濃而黑;
鼻子卻隨了流芝,小巧又挺直,模樣格外討喜。
“快進屋坐,外麵風大,這入了秋,天也涼了。”
流芝側身讓眾人進屋,懷裡的溫子仁似乎被動靜吵醒了。
他的小嘴輕輕動了動,卻沒哭,反而往流芝懷裡蹭了蹭。
這小模樣憨態可掬,引得眾人都笑了起來。
吳嬸湊過去,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孩子的小手,軟乎乎的像棉花,忍不住感歎:
“這孩子可真乖,跟你小時候一個樣!”
“我還記得你第一次來怡紅院,也是這麼安安靜靜的,不像阿福,那時候吵得整個院子都能聽見他的聲音。”
阿福撓著頭不好意思地笑:“那時候我不是年紀小嘛!現在我都多大了,早不吵了!”
跟著來的陸襄,穿著件迷你版的淺粉色旗袍,蹦蹦跳跳地跑到流芝麵前,仰著小臉問:
“流芝姨姨,我能抱抱子仁弟弟嗎?我會輕一點的,不會弄疼他!”
流芝笑著把孩子遞過去,耐心叮囑:
“襄襄真乖,抱的時候要托著弟弟的腰,輕輕的哦。”
陸襄學得有模有樣,兩隻小手小心地托著溫子仁的腰,輕輕晃了晃。
她的嘴裡還哼著剛從素心那學的童謠,引得眾人都圍過來看,正屋裡瞬間熱鬨得像開了春。
喬章林打開帶來的紫檀木盒,指著最上麵的一支狼毫筆,笑著對溫簡明說:
“這是我托人從湖州專門買的好筆,等子仁長大了,我來教他寫字。”
“咱們怡紅院看著長大的孩子,可不能沒文化,將來要做個有出息的人。”
淺醉則把繡好的肚兜遞到流芝手裡,語氣帶著笑意:
“這肚兜是按子仁的尺寸做的,等天再暖些就能穿。”
“上麵的胖娃娃抱鯉魚,是盼著他將來年年有餘,一輩子順順利利的。”
流芝接過一件件禮物,眼眶微微發紅,卻笑著道:
“謝謝大家,真的謝謝你們……”
待眾人坐定,吳嬸主動去廚房幫溫家的廚娘擺菜;
淺醉和晚晴陪著流芝說話,聊些育兒的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