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郎中還想說什麼,卻被上手的狄懷仁冷冷瞥了一眼:
“王郎中,三司已裁定,若有異議,可待庭審時舉證,休得再在此喧嘩。”
戶部郎中攥緊袖擺,臉色鐵青,卻不敢再反駁,隻能悻悻退回官員隊列。
時念鬆了口氣,對著三司長官深深躬身:
“多謝各位大人主持公道。”
李睿也跟著頷首。
蘇婉的心願,終於離實現又近了一步。
離開大理寺時,陽光正好。
言鏘追上來,對著時念拱手:
“時老板,三日後庭審,本官會全程監督,絕不會讓於明的人再耍手段。”
“多謝言禦史。”
時念回禮,心裡滿是感激。
如今朝廷寒門官員漸漸成長為維護公道的力量,這讓她心裡無比踏實。
也更加印證了她起初所做的決定。
怡紅院的高牆並非她一人獨自造就,而是這南齊所有的人。
陳立威拍了拍時念的肩:
“放心,順天府的差役我會提前安排好,裡三層外三層守住大理寺,保證證人安全。”
李睿望著遠處宮牆,輕聲道:
“唐家定會在這三日裡再做手腳,你們多加小心,侯府護衛會繼續護著昌阿公,絕不讓他再遭遇刺殺。”
時念點頭,目光落在大理寺匾額上,陽光下“公正”二字格外醒目。
三日後的庭審才是真正的硬仗。
但此刻,有這些人的支持、有完整的證據鏈,她有底氣為原主的父母、為蘇家、為泉州百姓,討回那遲到幾十年的公道。
*
大理寺公堂透著凜冽的靜,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青石板上,映得兩側官員的官袍泛著冷光。
今日是“於明走私滅口案”開審的日子,公堂外擠滿旁聽百姓。
誰都想知道,這場牽扯十幾年的舊案,究竟能不能討回公道。
公堂內,三司長官端坐案後,狄懷仁手裡的驚堂木還未落下,堂下就傳來一陣張揚的腳步聲。
唐翰德穿著寶藍錦袍、腰束玉帶,身後跟著兩個青布長衫隨從,慢悠悠走進來。
他臉上帶著倨傲的笑,掃過堂中央的時念和昌阿公,眼神滿是不屑。
“於明,你可知罪?”
刑部尚書趙成率先開口,聲音沉得像墨,目光帶著審視落在他身上。
見父親趕到了盛京,唐明也多了幾分底氣,他隻微微躬身,語氣輕慢:
“回三位大人,下官不知何罪之有。”
“時念指控我走私滅口,不過是無稽之談。”
“家中當年確有經商,卻從未做過走私之事。”
“至於時舟,不過是個通敵的小吏,被處斬乃是國法所在,與我何乾?”
他說著,從隨從手裡拿過一疊紙,遞到吏員麵前:
“這是泉州十位商戶的證詞,皆說去年海產交易公平,從未被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