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夏坐在阿福身邊,麵前的小碗裡已盛好酸湯魚。
阿福還在小心翼翼幫她挑魚刺,生怕漏了一根。
“喬章林怎麼還沒回來?”
時念看了眼巷口,話音剛落,就見喬章林快步走進來。
他換了身尋常的常服,手裡的布包鼓鼓囊囊的。
“抱歉抱歉,翰林院今日臨時加班,來晚了。”
喬章林坐下,打開布包,裡麵是套嬰兒小衣裳:
“這是給暖夏和阿福的賀禮,等孩子大點就能穿。”
阿福有些不好意思的接過道謝:
“喬夫子太客氣了,還讓您特意跑一趟。”
“都是自己人,客氣什麼。”
喬章林笑著擺手,接過時念遞來的果酒抿了一口。
“這酒比翰林院的米酒甜,還不衝,好喝。”
陸襄見眾人都喝了,吵著要:“念姨姨,我也要喝!”
時念笑著搖頭,給她盛了碗甜湯:
“你還小,隻能喝甜湯,比酒好喝。”
陸襄撅著嘴接過,小口喝了起來。
吳嬸給每個人夾了塊團圓糕:
“快嘗嘗,這糕加了昨兒剛到的泉州蝦皮和盛京桂花,南北味兒都有,吃了團團圓圓。”
暖夏咬了一口,甜香裡帶著海鮮的鮮,點頭道:
“好吃,比子謙的還香。”
阿福見她喜歡,又給她夾了一塊。
飯吃到一半,時念放下筷子:
“有件事跟大家商量,文盛之會籌備緊,翰林院要求二月底完成所有準備,所以今年咱們的年假不能像以前那樣了。”
眾人都停下筷子,阿福有些不舍:“能放幾天?我想多陪陪暖夏。”
“除夕、初一、初二,共三天,初三複工。”
時念補充:
“戲台要擴容,文化冊要翻譯,鴻臚寺譯官正月前要初稿,咱們得趕在那之前定好內容。”
喬章林補充:
“翰林院除夕也歇不了幾天,初三就上鐘,我跟杜大人溝通過,初三就能對接譯官,先弄北徐文和西疆文的譯文。”
淺醉點頭:
“行,初三複工,咱們排戲進度也得趕,《海晏河清》還得加使臣互動橋段,正好趁複工多練。”
素心也應下:“我跟淺醉姐一起改伴奏,加些西疆調子,使臣聽著親切。”
阿福雖不舍,卻也知道文盛之會的重要性:
“那我初三去盯戲台道具,你在家好好歇著。”
暖夏卻搖頭:“我能幫著整理文案,給文化冊寫注解,不添亂,還能少讓大家分擔。”
時念看著她堅定的眼神,笑著點頭:“好,不舒服就歇著,彆硬撐。”
年假的事定了,桌上氛圍又熱鬨起來。
阿福和喬章林聊戲台道具尺寸,淺醉和素心討論排戲時間,吳嬸計劃著複工後的夥食。
正聊著,張珂源放下碗:
“念姐,我今兒去西街,聽見百姓議論,靜妃最近總聯絡宗室,五皇子常去國子監,好像在拉攏學子。”
桌上瞬間靜了些,喬章林皺眉:
“宮闈的事少議論,免得惹麻煩。”
時念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