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胭脂鋪模型裡,晚晴昨天送來的小胭脂盒剛擺進去,連盒蓋都能靈活打開。
“阿福哥,這樵夫的木柴堆得夠不夠?”
念八扛著根細木枝過來,手裡還攥著團綠色棉絮,要給模型裡的柳樹做枝葉。
阿福抬頭看了眼,指著木柴堆的角落:
“再添兩根,北徐使臣懂樵夫的營生,咱們細節得做足。”
兩人正忙著,巷口傳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
順天府的差役穿著藏青短打,腰佩彎刀,排成兩列走在前麵。
陳立威穿著緋色官袍,手裡捧著卷泛黃的路線圖,快步走進來,身後還跟著個拿紙筆的文書。
“時老板,打擾了!”
陳立威老遠就揚聲,聲音爽朗:
“今日帶差役來模擬使臣參觀路線,順便核對每個環節的細節。”
時念剛在書房跟晚晴核對完滇國篇的故事,聞言立刻迎上去:
“陳大人您來得正好,模型區剛把西街場景拚完,您正好給提提意見。”
暖夏和陸襄也從書房出來,手裡還拿著本“使臣習俗手冊”,準備隨時補充注意事項。
陳立威展開路線圖,上麵用朱筆標著清晰的路線:
正門→詩簽牆→戲台→民生模型區→文化冊展示區→休憩區。
每個節點旁都寫著“停留時長”與“注意事項”。
“咱們按這個路線走一遍,就當是正式接待,差役們會扮演使臣提問題,看看咱們的應對是否周全。”
眾人都應下,阿福放下刻刀,跟著一起模擬。
他負責模型區的講解,得提前熟悉使臣可能問的問題。
一行人先到正門,朱漆大門上的春聯被昨夜的雪打濕了些,卻依舊鮮豔。
扮演“北徐使臣”的差役指著春聯問:
“這上麵寫的是什麼?可有北徐文翻譯?”
時念早有準備,指了指門旁掛著的木牌,上麵是鴻臚寺譯官剛譯好的北徐文,字跡工整:
【海晏河清民生暖,風調雨順歲華新——北徐文譯本。】
差役點頭稱讚:
“還是時老板心細,考慮得周到,想必那些使臣們一看就懂。”
接著走到詩簽牆,牆上新貼了幾十張藍星詩句簽。
有《天下大同》的“大道之行也”,也有《水調歌頭》的“但願人長久”。
每張詩簽右下角都貼著小紙條,寫著對應的北徐文、西疆文。
陸襄跑過去,指著一張“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簽,對著扮演“西疆使臣”的差役喊:
“這個我認識!西疆文是草原的每棵草都有用處!”
差役被她逗笑,配合著點頭:
“說得對,咱們西疆人也這麼想。”
戲台區的進度比昨日又快了些,工部工匠剛把字幕屏的框架搭好,素心正帶著姑娘們調試琵琶。
見眾人過來,姑娘們都連忙停下。
扮演使臣的差役盯著戲台的問:“演出時會有我們國家的文字嗎?”
素心笑著點頭:“譯官已經在趕譯戲詞,開幕前肯定能裝好,保證您能看懂。”
最後一行人來到民生模型區,這裡是此次模擬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