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八剛要接話,突然卡了殼。
銅鈴腰帶晃得更響,臉瞬間紅透:
“我、我忘了下一句……”
台下夥計們頓時笑開,阿福從模型區探出頭喊:
“念八,說南齊百姓堅韌,西疆願與你們共守民生!”
念八趕緊記牢,重新來過時聲音穩了不少。
遞雪蓮時還加了個拍肩的動作,雖顯生硬,卻滿是真誠。
素心的琵琶曲也跟著升溫,滑音裡裹著暖意,為這份跨疆互助輕輕伴奏。
“好!”
戲台區入口忽然傳來掌聲,陳立威身著緋色官袍,攥著安保清單,身後跟著文書。
“我在門口聽了會兒,這橋段加得妙!”
他走到戲台前,目光掃過念八手裡的雪蓮道具,又落向素心:
“這琵琶曲改得也絕,冬不拉調子混著南齊琵琶,既保咱們的特色,又有西疆味兒,正合文盛之會交流互鑒的主題。”
“陳大人過獎了。”
淺醉笑著回話:
“我們想著,文盛之會要讓各國使臣感受到誠意,這橋段既能顯南齊與西疆的友好。”
“也能讓他們明白,咱們辦會不為排場,隻為實實在在的互助。”
陳立威點頭讚同,目光掃過台下:
暖夏坐在廊下藤椅上,捧著安胎粥笑看戲台;
陸襄趴在欄杆上,跟著琵琶曲小聲哼;
吳嬸推著小推車分發食物,還念叨著“念八這身衣裳真精神”。
“你們這戲,不隻是演故事,更是文盛之會的預演啊。”
陳立威感慨:
“開幕時西疆使臣見了,定會覺得親切,說不定真會送雪蓮來,那才是最好的交流。”
素心聞言,指尖在琴弦上又撥個滑音,調子歡快了些:
“那我再把其他國家的調子加進去,北徐的漁歌調、滇國的山歌調,讓使臣們都能找到熟悉的味道。”
念八也放開了,走到戲台中央學西疆人的樣子豪爽笑。
“下次排練我肯定不忘詞!還要跟凝霜姐多對幾遍,把互助的勁兒演透!”
阿福在模型區看了會兒,回去忙活時仍忍不住回頭。
他覺得這橋段真好,就像怡紅院眾人互相幫襯。
不管南齊還是西疆,大家都盼著好好過日子。
暖夏在廊下輕輕拍著小腹,聽著戲台上的聲響,嘴角帶笑。
她知道,這戲裡的溫暖,很快會在文盛之會上傳給更多人。
初十這天,暖夏靠在藤椅上,捧著吳嬸剛熱好的紅棗安胎茶。
嬰寧接手那些東西之後,每天都會送來一份冊子。
因為她也在跟著張珂源學記賬,所以格外折騰。
不過暖夏卻一點也不會覺得不好,反而看得津津有味。
冊子上麵畫著小對勾,標注“已完成二十八本,剩餘十二本”……
暖夏看完嘴角忍不住彎起。
“暖夏,要不要去戲台看看?淺醉姐說今日陸襄客串,穿的小漁民服可可愛了!”
十四扛著模型零件路過,見她氣色好,笑著提議。
暖夏動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