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熟悉的麵容,時念忙帶著人迎了上去。
“見過連舟參讚。”
“時老板,又見麵了。”
連舟走進廳,目光先掃過哼唱的西疆使臣,隨即落在案上的泉州海產模型上。
他不由自主走過去,指尖輕碰模型裡的漁民人偶:
“這是……海產交易場景?”
“是。”
時念遞過模型旁的解說冊:
“先前參讚來時還隻是未成品,如今全部完成,不知參讚瞧著如何?”
“確實不錯。”
他抬頭看向時念,語氣裡少了先前的輕蔑:
“上次考察議事區,我還擔心這些是為文盛之會湊的場麵。”
“如今看模型細節,還有西疆使臣的反應,才知你們南齊的民生,是真落到了實處。”
譯官補充:“參讚說,北徐也該學南齊設公平交易署,讓漁民多賺些錢。”
時念剛要回應,陸襄蹦蹦跳跳跑進來,手裡舉著張沾著顏料的雪蓮圖。
她徑直跑到巴圖麵前,用學了好些日子的西疆話道:
“巴圖叔叔,這個給你!是我畫的雪蓮,像你們草原上的嗎?”
巴圖愣了愣,沒想到一個小娃娃竟然也能將他們南齊人覺得拗口的西疆語言說的如此流暢。
他接過畫,目光落在宣紙之上。
紙上雪蓮用白色顏料塗得厚厚,邊緣畫著星星,稚嫩卻認真。
他忍不住笑了笑,從懷裡掏出雙小巧皮靴遞給陸襄:
“這是送給你的禮物!咱們草原上的小娃娃現在都穿這個,保暖,你穿著不會凍腳。”
陸襄接過皮靴,鞋底還帶著草原羊毛,連忙道謝。
緊接著她跑到時念身邊炫耀:“念姨姨,你看!巴圖叔叔送我的皮靴!”
連舟看著這一幕,嘴角也露了笑意。
他拿起案上的《藍星故事集?民生篇》。
翻到“公平交易”章節,對時念道:
“這本冊子,我想帶回北徐,不知時老板可否……”
“自然可以。”
時念點頭,讓晚晴再取幾本遞給北徐使臣。
“裡麵還有我們南齊曆年來的其他案例,或許能給北徐民生做些參考。”
怡紅院門前的陽光漸高。
西疆使臣圍著素心學彈琵琶,北徐隨從記錄模型價格細節,陸襄穿著新皮靴在廳裡轉圈。
吳嬸又熬了一鍋奶茶,銅壺冒熱氣,映得每個人臉上都帶暖意。
時念站在廳中央,看著這跨越地域的互動,滿意地勾了勾唇。
所謂“文化交流”,從來不是華麗辭藻,而是一碗懂心意的奶茶,一首能共鳴的曲子,一幅稚嫩的雪蓮圖,還有對“好日子”的共同期盼。
這些細碎溫暖,比任何官方文書都更能拉近人心。
“時老板,”
連舟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