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木抬頭看向時念,語氣突然變得十分鄭重:
“文盛之會後,在下想要派部落工匠來南齊學築橋技術,把木橋修到滇山的每一條河上!”
聽完譯官的翻譯後,晚晴立刻取紙筆,記下“滇國工匠學習築橋”事宜。
張珂源在旁補充:
“我們可派懂山地建築的師傅去滇國,幫你們勘測地形,確保橋體穩固。”
岩木聞言笑得更歡,讓人取來部落織錦遞與時念:
“這是我們的織錦,繡著治水圖,送時老板做紀念。”
話音剛落,驛館外傳來輕柔腳步聲。
安泰使臣團到了。
為首使臣兆和身著藏青南齊長袍,腰係白帶,手裡捧著一個黑色的漆盒。
他進廳後先向眾人躬身行禮,語氣謙和:
“時老板,冒昧打擾,我們是安泰使臣團,久聞南齊民生文化出眾,特意來學習。”
時念請他入座,吳嬸端來剛泡的綠茶,用的正是安泰常用的薄胎瓷杯。
兆和接過茶杯時,瞥見廳中《北徐漁女》戲本海報,見漁女於海月橋織網,眼睛一亮:
“這戲……講的可是海洋相關的故事?”
“正是。”
時念拿起戲本,翻到“海月橋相會”段落。
“這戲文改編自藍星故事中的牛郎織女,我們把鵲橋改成北徐海邊的海月橋,漁女靠織漁網維生……。”
“安泰四麵環繞海洋,想必對海洋並不陌生。”
兆和仔細翻看譯文戲本,目光在“漁女織防滑結漁網”處頓住:
“這漁網織法,和我們兆和漁民的一模一樣!”
“我們那邊漁民在礁石區捕魚,全靠這種防滑結避免漁網破損,沒想到南齊也有相同巧思。”
他抬頭看向時念,帶著誠懇:
“不知能否複製一份戲本給我們?想帶回兆和,讓漁民們也看看這動人故事。”
“當然可以。”
時念讓晚晴去驛館書房取一本新的過來,隻是剛走兩步,就有順天府的差役慌慌張張跑進來:
“時老板,不好了!後廚誤給兆和使臣備了羊肉湯,現在怎麼辦?”
兆和聞言臉上閃過尷尬,卻沒表露不滿。
時念當即道:“此前備有泉州魚湯,速讓他們加熱送來。”
差役應聲而去,不到三分鐘便端來熱氣騰騰的魚湯,瓷碗裡飄著新鮮魚片,香氣四溢。
“實在抱歉,是我們的疏忽。”
時念向兆和致歉。
兆和笑著擺手,接過魚湯:
“時老板不必自責,能及時更換,足見南齊接待有多細致。”
“我們安泰全民常喝魚湯,這味道很親切。”
這時,陸襄抱著木盒跑來,裡麵是她的手繪禮物。
給岩木的山地治水圖,繪著部落眾人搭橋的模樣;
給兆和的是魚形剪紙,栩栩如生。
“岩木叔叔,兆和叔叔,這是我畫的!滇山的橋要堅固,安泰的魚要多!”
岩木接過圖,笑得眼角起褶:
“我要把這圖掛在部落議事堂,日後工匠學築橋,就照著這景致來!”
兆和小心翼翼將剪紙放進漆盒,連聲道謝:
“這剪紙真精致,是我收過的最用心的禮物,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