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安泰使臣的餐食與餐具。”
時念拿起問題清單:
“此前驛館誤備羊肉湯,雖及時更換魚湯,但開幕時還是需要特彆叮囑後廚,開幕前再和所有人反複核對。”
晚晴回應:
“放心念姐,我已經和後勤確認,每道菜都要經譯官確認無誤後再上桌,絕不會出岔子。”
“接著說西疆奶茶的事。”
陳立威接過話頭:
“巴圖首領提過,咱們熬的奶茶溫度正合心意,開幕時得保持這個熱度,銅壺要一直溫著,不能涼了影響口感。”
“另外,北徐海產互貿的事,泉州府衙已經送回消息,三月後就試運第一批。”
“開幕時可以在模型區加塊‘海產互貿進度’的小牌子,讓使臣們實時了解後續進展。”
喬章林指著流程草圖補充:
“開幕流程我已經和鴻臚寺核對過,按‘模型區參觀→戲台展演→民生座談會’的順序推進。”
“中間留了休息和用餐時間,譯官會全程陪同,確保使臣們能看懂每個環節的內容。”
張珂源這時拿出統計賬本,清了清嗓子:
“跟大家彙報下接待期間的物料使用情況:《藍星故事集》共向十二國分發三百六十本,其中民生篇占七成;”
“模型解說冊印了一百二十本,使臣針對這個模型的提問也最多;”
“習俗手冊分發了五十本,接待夥計人手一本,至今沒出現過習俗相關的失誤。”
時念聽聞笑著說:
“開幕時多備十本泉州模型的專屬解說冊,放在模型旁供使臣自取。”
“阿福,你再把泉州模型的互貿試運進度加上,用小紅旗標注,這樣更醒目。”
阿福連忙應聲:“我今晚就動手改,保證不耽誤開幕。”
會議一直開到暮色深沉,所有問題都逐一核對完畢,開幕流程也敲定得明明白白。
此刻怡紅院的燈籠越亮越密,青石板上的人影來來往往,卻沒了之前的匆忙,多了幾分踏實安心。
送走陳立威,時念站在回廊下,望著正廳裡還在討論細節的眾人,心裡滿是暖意。
接待收尾、隱患排除、流程確定……
之前所有努力都在朝著“民生交流”的初心穩步推進。
“念姐,明天要不要再過一遍開幕流程?”
晚晴拿著流程表走過來問道。
時念點頭:“好,你們確保萬無一失就好。”
次日清晨,早春的晨光剛漫過孔邇街的青石板,就被一陣熱鬨的吆喝聲攪活了。
街口的老槐樹剛抽新芽,枝椏上掛著串寫有“文盛之會”的紅燈籠。
風一吹,燈籠穗子掃過路過行人的頭頂,惹得孩子們笑著追跑打鬨。
時念牽著陸襄的手走在街上,阿福跟在身後,手裡拎著個空食盒。
吳嬸特意叮囑,讓他們帶些新鮮吃食回去,順便看看街上的氛圍。
“念姨姨,你看那個!”
陸襄突然停下腳步,指著街角的攤位,眼睛亮得像星星。
那裡支著頂深棕色氈帳,西疆商隊的夥計正從馬車上搬皮毛,陽光落在油亮的狐皮上,泛著暖融融的光;
旁邊的木桌上擺著個竹籃,裡麵裝著曬乾的雪蓮,巴圖的侄子蘇木站在攤後,用生硬的南齊話吆喝:
“西疆雪蓮,二十兩!換南齊的書也行!”
時念帶著陸襄走過去,蘇木一見她,立刻露出爽朗的笑容:
“時老板!”
“你想換書?”
時念指了指不遠處的怡紅書坊贈書攤:
“那邊就有夥計負責贈書……”
待與蘇木聊完,時念這才帶著陸襄前往贈書攤前。
阿福蹲在贈書攤旁,看著西疆商隊的氈帳,見時念過來,他立即站起:
“念姐,我之前做西街模型的時候,要是把這氈帳也加上就好了,跟北徐的漁攤、滇國的織架擺在一起,才更像真的天下大同。”
“等文盛之會結束,咱們再補做個商隊交流模型。”
時念笑著點頭,“你做決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