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立刻端起粥碗,用勺子舀了一勺先湊到嘴邊吹涼。
確認不燙才遞到暖夏嘴邊,動作笨拙卻格外認真,惹得淺醉和嬰寧都笑了。
“慢著點,彆灑在暖夏衣服上。”
吳嬸這時走進來,手裡端著剛熱好的粥和蒸雞蛋。
“喝完粥再吃點墊肚子,生孩子的時候耗體力。”
阿福連忙接過雞蛋,掰成小塊一點點喂給暖夏,眼裡滿是疼惜。
午後陽光透過窗欞,落在牆上的平安畫上,也裹著暖夏和阿福。
陸襄還在念《小星星》,淺醉和嬰寧整理寶寶的小衣服,吳嬸坐在一旁縫小鞋子。
房間裡的笑聲、說話聲混在一起,像首溫柔的夏末小調。
喬章林手裡捧著文房四寶禮盒,裡麵是給寶寶準備的小毛筆和宣紙,筆杆上刻著“時民安”。
這是之前定好的名字。
“阿福,這是給民安的。”
阿福接過禮盒,目光落在筆杆上的名字上,笑著道謝。
“謝謝喬夫子,將來一定讓他跟您好好學。”
喬章林又叮囑:
“要是暖夏有不舒服,立刻去翰林院找我,我認識宮裡太醫,能隨時請過來。”
傍晚時何大夫趕來,給暖夏診脈後眉頭舒展:
“脈象穩,胎位也正,再等等就能生,放寬心備好待產的東西就行。”
他從藥箱裡拿出止疼藥遞給阿福:
“早晚各吃一次,能緩解陣痛,疼得厲害就吃一粒。”
阿福接過藥瓶,像捧稀世珍寶似的揣進懷裡:
“謝謝何大夫,我記下了。”
何大夫又跟吳嬸補了些注意事項,才背著藥箱離開。
夕陽西斜,把怡紅院的青石板染成暖金色。
暖夏靠在阿福懷裡,看著牆上的平安畫,聽著陸襄斷斷續續的《小星星》,忽然覺得這夏末的等待一點都不漫長。
這麼多人陪著,這麼多心意圍著,連即將到來的生產都變得安心。
阿福輕輕摸她的肚子,小聲說:
“彆急著出來,等爹把模型做好,給你看西街的小魚、泉州的海……”
暖夏笑著拍他的手:“他肯定在聽,你看,剛才動了一下。”
院外蟬鳴漸弱,槐樹葉又落了幾片,落在窗台的薄荷上,帶著夏末最後的溫柔。
怡紅院的燈漸漸亮起來,暖黃的光透過窗紙,映著滿室期待,也映著這個家即將迎來的新生命。
夜裡帶著難得的涼,怡紅院的燈籠大多熄了,隻剩回廊角掛著兩盞應急馬燈。
暖黃的光透過絹麵,在青石板上投下細碎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