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工坊的初步運轉讓陳瑜獲得了短暫的休整期,但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
他靠在金屬工作台旁,注視著視覺界麵上依舊在低位徘徊的能量讀數,下意識地做了個揉捏眉心的動作——儘管他的麵部大部分已被強化合金覆蓋,這個源自人類時期的習慣卻保留了下來。
“家底還是太薄了啊。”他輕聲歎息,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台麵。
那台來自火星鑄造世界的微型聚變反應堆就像個永遠填不飽的巨人,雖然接上了小鎮修複的太陽能電網,但這點補充速度連維持基本運行都捉襟見肘。
更彆提腰間那個安靜得過分的古代遺物,天知道下次發作時會抽乾多少能量。
他調出伺服顱骨先前繪製的區域掃描草圖,目光在幾個標記點之間遊移。
鉕金屬、高能電池、電子元件、生物質...每一樣都缺,每一樣都急。
小鎮裡能搜刮的早就搜刮乾淨了,連那個敬業到瘋癲的清潔機器人都被他拆解回收了可用零件。
“老夥計,看來咱們得出去覓食了。”陳瑜拍了拍懸浮在肩頭的伺服顱骨。
顱骨的下頜哢嗒兩聲,眼窩中的藍光微微閃爍,似乎在表達認同。
他走到工坊門口,推開臨時擋板。
午後的陽光炙烤著沙地,熱浪讓遠處的景物微微扭曲。
“來,把周邊再仔細掃一遍,特彆是西北邊那個礦洞和東北邊的垃圾區。這次要做個完整的區域測繪。”
伺服顱骨無聲地升高至十米左右的高度,開始以工坊為中心進行係統性掃描。
陳瑜靠在門框上,看著顱骨眼窩中投射出的淡藍色光束緩緩掃過周圍的沙地、廢墟和遠方的岩層。
掃描光束以特定的頻率變換著,從可見光到紅外線,再到更深層的物質成分分析。
“先是廣域地形掃描。”他輕聲指揮,“建立基礎高程模型。”
顱骨發出輕微的嗡鳴,掃描光束變得更加密集。
沙丘的起伏、岩層的走向、廢棄建築的輪廓被精確地記錄下來,形成基礎的地形網格。
“現在做地下探測,重點掃描十到五十米範圍內的金屬反應和能量信號。”陳瑜補充道。
他耐心等待著,看著伺服顱骨調整掃描頻率,發射出特殊的地質穿透波。
數分鐘後,一組數據被標記出來。
“檢測到西北方向七點三公裡處,地下約三十米深度,有間歇性低能量反應。信號特征疑似采礦設備,衰減波形有百分之六十七的匹配度。同時檢測到該區域存在金屬富集現象,疑似礦脈延伸部分。”
“東北方向呢?”
“檢測到大規模金屬堆積信號,但能量讀數混亂,存在強烈乾擾。信號源分布範圍約兩平方公裡,深度不一。無法確定具體成分和風險等級。”顱骨通過二進製信號彙報道。
陳瑜點點頭:“好了,現在把所有這些數據疊加,生成綜合地圖。”
伺服顱骨眼窩中的光芒變得集中,在陳瑜麵前投射出一幅詳細的全息地圖。
地圖以清晰的藍色線條勾勒出地形輪廓,西北角的礦洞位置被標記為閃爍的橙色光點,旁邊標注著能量讀數和技術參數。
東北方向的垃圾區則顯示為大片的紅色區域,旁邊有警告標識在不斷旋轉。
地圖上還細致地標注了流沙區、穩固岩層、最佳行進路線,甚至還有幾處可能提供掩護的廢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