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仔細研究著這幅突然變得豐富起來的地圖,手指在全息投影上劃過,放大查看各個細節。
“礦洞距離適中,能量信號明確,還有伴生礦脈...雖然有點風險,但值得一試。”他喃喃自語,又切換到東北區域的顯示,“垃圾場雖然資源可能更豐富,但距離遠,乾擾強,未知因素太多...”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在地圖上來回移動,權衡著利弊。
最終,他伸手在礦洞位置輕輕一點:“就這裡了。距離近,風險可控,作為第一次外出勘探的目標正合適。”
收起全息投影,他開始了出發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檢查的是他的主武器——一門口徑駭人的重型等離子焚滅炮。
這件來自鑄造世界的傑作此刻卻顯得格外沉默。
陳瑜嘗試激活它的能量回路,隻能得到一陣微弱的嗡鳴和係統提示:“能量不足,無法完成等離子體充能。建議等待核心能量恢複至45%以上再嘗試。”
這門武器全功率一擊足以蒸發大多數威脅,但消耗的能量也足以讓他的反應堆讀數驟降一截,在現在的能量危機下確實是個奢侈的選擇。
取而代之的,他從隨身的儲物格裡取出一把造型粗獷的手槍。
這是一把爆彈手槍,某種程度上算是他在火星時的“業餘作品”。
當時純粹是覺得傳統爆彈槍的設計“不夠高效”,於是自己動手改進了一番,加入了更先進的後坐力緩衝係統和瞄準組件。
雖然威力和射程比不上那些專用型號,但勝在輕便可靠,而且使用的爆彈是他少數還能小批量自製的彈藥。
“還好當時覺得好玩做了這個。”他檢查著彈匣,裡麵裝滿了他自製的.50口徑爆彈。
雖然威力和穿甲能力都比不上阿斯塔特使用的軍規型號,但對付大多數軟目標已經綽綽有餘。
接下來是能量係統的檢查。
腕部的激光切割器隻能維持在最低功率,發出的光束暗淡發紅,勉強能切割薄金屬板。
背後的多功能機械觸手也隻能以節能模式運行,動作比平時緩慢不少,但精密度還算保持得住。
最讓他關心的是護盾係統。
他啟動了這個來自戰錘世界的能量力場發生器,一層幾乎看不見的微光在他周圍閃爍了一下就穩定下來。
“護盾強度:23%。可抵擋低功率能量武器和小型動能武器攻擊。警告:持續遭受攻擊將大幅增加能量消耗。”
“夠用了,隻要不遇到重火力。”陳瑜自言自語。
在這個看起來文明程度並不算高的世界,這種級彆的防護應該足以應對大多數威脅。
他將爆彈手槍掛在腰側的磁吸掛點上,又準備了兩個備用彈匣。
一套基礎維修工具、一個多功能掃描儀,這些都被整齊地收納在袍服下的儲物格裡。
最後,他攤開那張自製的皮革地圖:“來,幫我把詳細路線標出來,特彆是那幾個掩護點的位置。”
伺服顱骨降低高度,投射出一道細小的紅光,在地圖上精確標記出岩體位置、流沙區域和最佳行進路線。
“好了,就這樣吧。”最後確認了一遍路線和裝備後,他站起身,暗紅色的長袍在熱風中輕輕擺動,“看家的時候機靈點,彆讓那些變異鼾鼠溜進來啃電線。”
伺服顱骨的下頜哢嗒兩聲,眼窩中的藍光穩定地亮著,目送著它的主人邁出工坊,走向那片灼熱的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