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新型號的電機直接連接到舊齒輪組上了,這怎麼可能行得通!”旁邊一個懂行的工程師一看,整個人都急了。“那兩套東西的型號、功率、轉速比完全不匹配,強行裝在一起,一開機電機就會過載燒毀,或者齒輪當場崩碎。”
“這簡直是亂來!教科書上可不是這麼教的!”
眾人又開始嗡嗡地議論起來。
在這些科班出身的工程師看來,這種操作方法,跟胡鬨沒什麼兩樣。不同年代、不同國家製造的設備,標準完全不同,硬是湊合在一起,不出事故才怪。
人群裡,那個頭發花白的八級老師傅,卻看得入了神。
他跟這些老機器打了一輩子交道,對每個零件的暗傷和磨損都了如指掌。他的目光鎖定在陸揚手上,心裡緊張起來。
這個年輕人,他下手拆解的每一個部位,都正好避開了機床磨損最嚴重的地方。
陸揚更換新零件的安裝位置,正好繞開了主軸上一處隻有老師傅才知道的、因為長期受力而產生輕微變形的區域。他甚至還隨手緊固了一下某個看起來完好的支架,就好像他知道那根鑄鐵杆件的內部已經出現了金屬疲勞的微裂紋。
老師傅心裡咯噔一下。
這個年輕人……他對這台廢鐵的了解,比自己這個維修了一輩子的人還要清楚!
他這是在改造這堆廢鐵,用的方法他們完全無法理解。
陸揚手上的工作沒有停。
他將那塊新的控製麵板接上電源,接下來的舉動讓所有工程師都無法理解。
他沒有使用任何外部設備,直接在那塊小小的屏幕上,飛快地敲擊起一行行的字符。
“他在編寫程序!”有人看明白了,喊了一聲。
“我的天,他是想讓計算機實時計算,算出舊齒輪的磨損量和傳動延遲,然後讓新電機自動調整輸出,把這個誤差給補償掉?”
這個想法一說出來,周圍的工程師都不再說話了。
用軟件,去彌補硬件的缺陷?
這種方法,他們隻在國外的學術期刊上見過理論構想。現在,居然有人把它用在了一台幾十年前的工業垃圾上……
這已經超出了他們對技術的理解。
時間就這麼一點點過去。
也就半天的功夫。
等陸揚接上最後一根線,直起身子的時候。一台外形奇特的機器,就出現在了眾人麵前。
它還是那個鏽跡斑斑的笨重外殼,但在原來應該是手搖輪盤和老式電閘的位置,卻多出了一塊閃爍著藍色背光的小屏幕,顯得格外醒目。
陸揚拍了拍手上的灰塵,走到那個新的控製麵板前,手指在上麵隨意的敲擊了幾下,輸入了一串加工指令。
然後,他當著所有人的麵,按下了那個綠色的啟動按鈕。
嗡——
沒有老舊機器啟動時刺耳的金屬摩擦聲,也沒有“哐當哐當”的劇烈晃動。
一陣順滑平穩的電流聲,從機器內部響了起來。
接著,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看著鏜床那根粗大的鑽頭開始旋轉。它的速度越來越快,整個過程沒有一絲卡頓。鑽頭接觸到一塊作為測試品的廢鋼,按照屏幕上顯示的加工路線,開始進行切削。
嗤嗤嗤——
切削下來的金屬屑,卷成均勻的螺旋狀,一片片掉落。整個加工過程,那台沉重的機床隻有極輕微的震動。
幾分鐘後,加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