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有賣,但隻流行在少部分的華人範圍。
知道劉慧英能買到,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聞到飛龍燉榛蘑的撲鼻誘惑,恩斯特想到了地三鮮。
最早的地三鮮可不是什麼茄子土豆尖椒,而是正正經經的大葷菜,用的是老虎、黑熊和傻麅子。
有一個詞叫做山珍海味,這山珍說的就是東北的食材。
如果有機會,恩斯特還真想要都嘗嘗。
“會做是會做,不過棕熊可不行,他們的體型偏大,熊掌的脂肪含量太少,不好吃”。
恩斯特挑了挑眉,敢情這是吃過呀。
也是,北美盛行打獵,荒野山林獵個棕熊嘗嘗也很正常。
回來客廳,克雷格捧著一份打印稿件在仔細閱讀,看到恩斯特後不禁發出讚歎。
“恩斯特,不得不承認你是一位偉大的作家!”隨後克雷格搖了搖頭,又否定了自己的說辭“不,你是最偉大的作家,其他作家在你這個年紀可寫不出這麼偉大又暢銷全球的作品”。
此刻他手裡的稿件正是《饑餓遊戲》的第四部,這是恩斯特在惠特尼農場時無聊的摸魚之作。
不過這份稿件隻能算是個半成品,一份三萬字的超級大綱,梳理了整部作品的主線和所有設計環節,剩下的環境人物描寫,恩斯特打算當個甩手掌櫃,讓克雷格找個合格的槍手來完成。
他現在窮得叮當響很缺錢,想來這部《饑餓遊戲》第四部能給他帶來一筆滿意的財富。
《饑餓遊戲》第一部在海外的銷量已經突破了260萬本,在北美更是直逼400萬冊的誇張數據,簡直是殺瘋了。
出版社一看這形勢,趕緊趁熱打鐵,三天前發布了《饑餓遊戲2》,再次引爆書迷圈。
這本書是全球同步銷售,第一天就大賣了過百萬冊,不少地方都出現了缺貨的情況。
再次證明,《饑餓遊戲1》的成功不是偶然,這個係列會成為全球最成功的係列圖書之一。
和恩斯特簽約的出版社是西蒙與舒斯特,現在前三本作品已經完成,這第四本《饑餓遊戲》,恩斯特可沒打算輕易交出去,對方不給個天價,想都彆想。
西蒙與舒斯特和蘭登、企鵝、阿歇並稱四大英語出版社,不過在消費者眼裡,它總差點底蘊,很多人對其四大英語出版社的身份質疑。
為啥呢?
和其他三家相比,它沒有發行過一部暢銷全球的著作,缺少一部代表作品。
現在恩斯特把《饑餓遊戲》送上門,這可是它奠定江湖地位的好機會,對方肯定不會輕易放過。
不過想要拿下《饑餓遊戲》4,沒那麼容易。
雙方的合約不是秘密,隻要《饑餓遊戲》4創作出來的消息一泄露,蘭登等其他出版社想要把這個聚寶盆截胡下來。
“快點讓人潤色好,然後抓緊把消息放出去”。
克雷格放下稿件,大手一拍肚子上的肥膘,那肥膘晃悠得像在跳肚皮舞一樣。
“放心吧,不過版稅率我要怎麼談?”克雷格問道。
恩斯特想了想“25%吧,不過我要15%的利潤分成”。
恩斯特的這個價格不算誇張,接下來就看誰家給的利潤分成多了。
在北美,圖書出版版權費通常是版稅率乘以圖書銷售的數量。
新人作者的版稅率一般在8%到12%之間,恩斯特第一本書就是11%的版稅率。
而知名作者的版稅率在15%到25%之間,大神級彆的人物就是30%上下浮動,很難超過35%。
不過大神級彆的作家還有一項收益,那就是可以參與利潤分成。
以《饑餓遊戲》現在的火爆程度,25%的版稅率真不算高。
“預付金呢?”克雷格再次詢問。
在傳統的出版中,出版商會提前支付一筆預付金給作家,有點先開工資後乾活的意思。
不過出版社也不是傻子,基本上支付的預付金不會超過內部預估的作品銷量三分之一的收入。
這也是恩斯特為什麼寫第四部的原因,因為不等小說發布,他就可以先拿一部分未來的收益了。
“1000萬美元吧”。
《饑餓遊戲》的售價是19.9美元,以25%的版稅率算,銷售一本書恩斯特能得到5美元。
出版社內部預估銷量一般都會低估,不過單本500萬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恩斯特最少能獲得2500萬美元的版稅率收入。
要個一千萬美元的預付金,問題是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