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的清晨被嘹亮的號角聲喚醒。林默從板房的簡易床上坐起,胸口的鈍痛提醒著他不久前的激戰,但更多的是一種久違的安穩感——沒有喪屍的嘶吼,沒有人心的算計,隻有遠處士兵訓練的口號聲,清晰而有力。
蘇清雪端著一碗熱粥走了進來,看到他醒了,臉上露出柔和的笑意:“醫生說你恢複得不錯,今天可以去登記處報道了。”她將粥遞過來,“快趁熱喝了吧,基地食堂早上煮的雜糧粥,很養人。”
林默接過粥碗,暖意順著指尖蔓延到心底。這幾天,蘇清雪幾乎寸步不離地照顧他,清洗傷口、端水喂飯,那份細致和溫柔,讓他在末世的冰冷中感受到了一絲暖意。
“謝謝你,清雪。”
“我們是一起過來的,說這些就見外了。”蘇清雪笑了笑,眼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羞澀,“我早上已經去過醫療部報道了,李老師也在那邊幫忙,主要負責給傷員換藥、整理醫療物資。”
林默點點頭,心裡為她高興。蘇清雪心思細膩,又有耐心,在醫療部確實合適。
喝完粥,林默換上基地統一發放的灰色工裝,雖然簡單,卻乾淨整潔。他走到登記處時,那裡已經排起了長隊,大多是和他們一起逃過來的幸存者,還有一些更早抵達的人。
登記處的工作人員效率很高,先是核對身份信息,然後進行簡單的體能測試和技能登記。輪到林默時,負責登記的是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文員。
“姓名?”
“林默。”
“原職業?”
“江城大學計算機係大二學生。”
文員抬頭看了他一眼,在表格上記錄著:“有什麼特長嗎?”
“編程、網絡維護,對電子設備比較熟悉。”林默如實回答。
文員眼睛一亮,在“技能”一欄重重畫了個圈:“等下登記完,你直接去科技樓找劉教授,就說是我推薦的。基地現在急缺計算機方麵的人才。”
林默有些意外,點了點頭:“謝謝。”
離開登記處,他按照指示來到科技樓。這是一棟三層小樓,門口有士兵站崗,進出的人大多穿著白大褂,神色匆匆。找到劉教授時,老人正在調試一台複雜的儀器,頭發花白,眼神卻異常有神。
“你就是林默?”劉教授放下手裡的工具,上下打量著他,“小王說你是計算機係的?”
“是的,教授。”
“會寫嵌入式程序嗎?懂網絡攻防嗎?”劉教授拋出兩個專業問題。
林默一一作答,從編程語言的優劣到網絡協議的漏洞,條理清晰,邏輯縝密。
劉教授越聽越滿意,最後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錯不錯,是個好苗子!我們現在正在搭建基地的內部網絡係統,還要維護監控設備和無人機偵察係統,正缺人手。你來得正好,今天就開始上班!”
就這樣,林默成了科技部的一員。他的工作主要是維護基地的網絡安全,編寫監控設備的控製程序,偶爾還要協助調試一些新研發的電子防禦裝置。這些工作對他來說得心應手,幾天下來,就憑借紮實的專業能力贏得了同事們的認可。
科技部的氛圍很純粹,大家都專注於工作,很少有勾心鬥角。劉教授雖然嚴厲,卻很惜才,經常手把手地指導他,讓林默受益匪淺。他漸漸發現,在這個被喪屍圍困的世界裡,科技的力量同樣是生存的基石——監控係統能提前預警屍群動向,無人機能偵察外界情況,甚至一些簡易的電子陷阱,都能在關鍵時刻阻擋喪屍。
另一邊,蘇清雪在醫療部也漸漸適應了工作。她跟著老醫生學習處理外傷,給傷員換藥、包紮,雖然偶爾還會因為看到嚴重的傷口而心悸,但動作越來越熟練。李老師經驗豐富,負責管理藥品倉庫,將有限的資源合理分配,兩人配合默契,很快成了醫療部不可或缺的力量。
林默的室友們也各有去處。戴眼鏡的室友因為心思縝密,被分配到物資管理處,負責登記和分發物資;胖室友身強力壯,加入了巡邏隊,每天跟著士兵在基地內巡邏,雖然辛苦,卻能吃飽飯,短短幾天就胖了幾斤;另外兩個室友則跟著建築隊,幫忙加固圍牆和搭建新的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