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漸漸沉了下去,天色慢慢暗了下來。巷口的紅燈籠被點亮了,暖紅色的光籠罩著整個巷子,驅散了冬日的寒冷。鄰居們開始忙碌起來,有人搬桌子,有人擺椅子,張嬸端著燉好的排骨走了過來,濃鬱的香味瞬間彌漫開來。趙叔提著幾袋飲料和啤酒,笑著跟大家打招呼。
孩子們圍在桌子旁,手裡拿著剛分到的糖果,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林夕的畫。陳老板把書店的門關上,搬了幾張凳子過來,還帶了幾本書,說是等會兒大家要是想看書,可以隨手翻翻。
林夕抱著雪團,站在人群中,看著眼前熱鬨的景象,心裡滿是幸福。她低頭看了看懷裡的雪團,白貓正眯著眼睛,享受著她的撫摸。她又看了看身邊的鄰居們,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真誠的笑容,那笑容比巷口的紅燈籠還要溫暖。
這時,李爺爺端著一碗熱湯走了過來,遞給林夕:“這是我煮的蘿卜湯,驅寒,你快嘗嘗。”
林夕接過湯碗,溫熱的觸感從指尖傳到心裡。她喝了一口,清甜的蘿卜味在嘴裡散開,帶著淡淡的肉香,溫暖順著喉嚨滑進胃裡,整個人都暖和了起來。
“好喝,”林夕笑著說,“李爺爺您的手藝還是這麼好。”
“喜歡就多喝點!”李爺爺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鍋裡還有好多,不夠再盛。”
夜色越來越濃,巷口的笑聲卻越來越響。有人提議讓林夕講講畫展上的事情,她便坐在凳子上,慢慢講起畫展籌備時的點點滴滴,講起那些來看畫展的人,講起有人因為她的畫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想起了小時候的事情。
鄰居們聽得很認真,時不時還會問幾句。孩子們則趴在桌子上,睜著大大的眼睛,聽得入了迷。雪團趴在林夕的腿上,偶爾會抬起頭,朝著說話的人“喵”一聲,像是在附和。
陳老板這時從袋子裡拿出一本書,遞給林夕:“這是我珍藏的一本畫冊,裡麵有很多老畫家的作品,你要是喜歡,就拿去看看。”
林夕接過畫冊,封麵上是一幅水墨畫,畫著一枝盛開的梅花,筆觸細膩,意境悠遠。“謝謝您陳老板,我一定會好好看的。”
“不用客氣,”陳老板笑了笑,“你能在畫畫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就是對我們這些支持你的人最好的回報。”
時間一點點過去,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深夜。孩子們有些困了,靠在大人的懷裡打哈欠。鄰居們開始收拾東西,有人把桌子椅子搬回家,有人把垃圾裝進袋子裡,很快就把巷口收拾得乾乾淨淨。
“時間不早了,小夕你也早點回去休息吧,今天累了一天了。”王奶奶走過來,幫林夕理了理圍巾,“明天要是有空,就來我家吃飯,我給你做你愛吃的紅燒肉。”
“好,謝謝王奶奶。”林夕點點頭,抱著雪團,手裡還提著李爺爺給的糖炒栗子和陳老板送的畫冊。
鄰居們陸續回家了,巷口漸漸安靜下來,隻剩下紅燈籠還在亮著,暖紅色的光映在青石板路上,像一條溫暖的河。
林夕抱著雪團慢慢往家走,雪團已經睡著了,小腦袋靠在她的肩膀上,呼吸均勻。她走得很慢,一邊走一邊看著巷子裡的景象,熟悉的門窗,熟悉的牆壁,還有牆壁上那些孩子們畫的塗鴉,每一處都讓她覺得無比親切。
回到家,她把雪團輕輕放在沙發上,蓋上一條小毯子。然後把王奶奶送的臘梅插進花瓶裡,擺在畫室的窗台上。臘梅的香氣漸漸散開,彌漫在整個畫室裡,清新又溫暖。
她又把陳老板送的畫冊放在書桌上,小心翼翼地翻開,裡麵的畫作讓她眼前一亮。每一幅畫都有自己的風格,有的細膩,有的豪放,有的充滿了生活氣息,有的則充滿了想象力。她一邊看,一邊在心裡記下那些值得學習的地方。
最後,她拿起李爺爺給的糖炒栗子,剝開一顆放進嘴裡,甜甜的,糯糯的,帶著栗子特有的香味。她走到窗邊,看著巷口的紅燈籠,心裡滿是感激。
她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績,不僅因為自己的努力,更因為身邊有這麼多溫暖的人。他們就像這巷口的紅燈籠,在她迷茫的時候給她照亮方向,在她寒冷的時候給她溫暖,讓她能夠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勇敢地走下去。
窗外的夜色越來越濃,銀杏巷安靜而祥和。林夕坐在窗邊,手裡捧著熱乎的栗子,心裡想著,以後不管走多遠,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績,她都不會忘記銀杏巷,不會忘記這裡的鄰居們。因為這裡是她的家,是她心裡最溫暖的地方。
以後,她要把銀杏巷的故事,把這裡的溫暖,都畫進自己的畫裡,讓更多的人知道,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裡,有這麼一條充滿溫暖和愛的小巷,有這麼一群可愛又善良的人。
她拿起畫筆,在畫紙上輕輕落下第一筆。她要畫下今晚的銀杏巷,畫下那些紅燈籠,畫下那些溫暖的笑容,畫下這份讓她永遠銘記的幸福。
夜色漸深,畫室裡的燈光卻一直亮著,像一顆溫暖的星星,照亮了這個寒冷的冬夜。而畫紙上,一幅充滿暖意的畫麵正在慢慢成形,那是屬於銀杏巷的溫暖,也是屬於林夕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