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神將高思繼_逃生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逃生三國 > 第7章 神將高思繼

第7章 神將高思繼(1 / 1)

高思繼是什麼人?呼延謨和呼延晏又是什麼人,彆人不知道,遼興宗會不知道?那是壓根不要人提醒的狠人。他跌坐在蟠龍椅上,指腹無意識摩挲著扶手上冰涼的龍紋,思緒卻已飄向契丹皇室秘閣中那卷泛黃的《異域戰魂錄》。

燭火重燃的刹那,搖曳的光暈在遼興宗臉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陰影。他記得書中記載,高思繼乃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一杆“亮銀八寶蘸金槍”橫掃燕雲十六州,連沙陀族第一勇士李存孝都曾讚其槍法“如銀河倒卷,無可破之招”。更令人心驚的是,相傳高思繼戰死後,其魂魄不散,每逢亂世便會化作白甲銀槍的戰神,所過之處屍山血海。

而呼延謨、呼延晏兄弟,更是匈奴貴胄中的煞星。秘錄裡用朱砂批注著重號:“西晉末年,此二人率三千鐵騎踏破洛陽城,呼延晏以羽扇為令,屠儘晉室皇族三百餘人;呼延謨雙鞭所指,江水儘赤三日。”遼興宗喉嚨發緊,他突然想起方才報事人描述的“黑霧繚繞”,與書中記載的“呼延氏戰陣必現幽冥之氣”如出一轍。

“陛下,耶律將軍求見!”殿外傳來內侍尖細的嗓音。

遼興宗猛然回神,指尖重重叩擊龍案:“傳!”他目光掃過滿地狼藉的笏板,心中已有計較——既然宋人能招來這些傳說中的凶魂,契丹亦有鎮國秘術。當年太祖耶律阿保機收服八部時,曾以千年玄鐵鑄造“鎮魂鈴”,此鈴一響,可喚醒沉睡在木葉山的契丹先祖英靈。

耶律休哥踏入殿內的瞬間,被遼興宗通紅的眼神驚得心頭一顫。隻見皇帝扯開龍袍內襯,露出胸口那枚暗刻符咒的銀牌:“你速帶禁軍趕赴木葉山,取鎮魂鈴!告訴守山巫祝,就說……”他壓低聲音,字字如鐵,“就說遼室存亡,在此一戰!”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宋遼邊境,風沙漸歇。高思繼擦拭著槍尖血跡,銀甲上的月光突然泛起詭異的幽藍。他轉頭望向呼延兄弟,卻見呼延謨的雙鞭正自發鳴響,竹節鋼鞭上的“忠孝節義”四字竟滲出暗紅血珠。呼延晏搖著羽扇輕笑:“看來那位遼興宗,要動真格了。”

夜色中,木葉山深處傳來沉悶的轟鳴,仿佛遠古巨獸正在蘇醒。鎮魂鈴的銅鈴聲穿透雲霄,驚起滿山飛鳥,而在契丹皇宮的方向,遼興宗死死盯著北方天際,那裡正有一道青灰色的霧氣,如狼煙般衝天而起。

據傳高思繼為“雪鬃銀龍”的轉世化身。相傳雪鬃銀龍居於昆侖之巔的寒冰秘境,周身覆蓋著能折射日月光輝的銀鱗,鬃毛如萬年不化的皚皚白雪,蜿蜒身軀長達百丈,遊動時仿若天際流淌的銀河。它擁有掌控風雪的神力,吐息間能降下漫天霜刃,所過之處大地冰封,敵人的兵器、甲胄都會被寒氣凝結,失去戰鬥能力。

高思繼降世時,涿鹿上空突現異相,萬裡晴空驟然飄起銀色雪絮,每一片雪花落地都化作點點銀光,彙聚成一條若隱若現的銀龍虛影,盤旋三日方才消散。他出生後,天生神力且與馬匹極為親近,後來獲得踏雪烏騅馬,二者配合默契,如同雪鬃銀龍附體。

戰場上,高思繼的槍法精妙絕倫,槍出如龍,槍影翻飛間,常伴有銀色龍影呼嘯,所到之處敵軍無不膽寒。有時在關鍵時刻,他身上會迸發凜冽寒氣,將敵人的攻勢凍結,就像雪鬃銀龍施展冰係神力,這一傳說也讓他“白馬銀槍”的威名更添幾分神秘色彩。

呼延謨,並州太原人士,出身於匈奴呼延氏這一顯赫家族。其家族自東晉時,隨呼衍部落進入中原,便改以呼延為姓,曆經歲月,到呼延謨這一代,在北方大地依舊頗具聲名。他身形魁梧壯碩,臉龐輪廓猶如刀刻斧鑿,一雙虎目炯炯有神,透著與生俱來的豪邁與堅毅,頜下濃密的胡須,更添幾分威嚴氣勢。自幼,呼延謨便在家族尚武氛圍的熏陶下,習練武藝,一柄水磨竹節鋼鞭在他手中揮舞得虎虎生風,剛猛絕倫。

在那個亂世紛爭、群雄逐鹿的十六國時期,前趙主劉曜麾下,呼延謨嶄露頭角,初為太守。他治理一方,心懷百姓,公正廉明。聽聞陝縣有一寡婦,侍奉叔姑極為孝順恭謹,卻遭叔姑之女誣告殺害雙親,昏庸有司竟不細察,冤殺此婦。呼延謨到任後,微服私訪,深入民間,查明真相,怒斬誣告之女,為冤婦昭雪,還親自設祭於其墓前,追諡“孝烈貞婦”。此事一經傳開,百姓們無不拍手稱快,對呼延謨感恩戴德,其美名也在民間口口相傳,聲名遠揚四方。

後來,劉曜與石勒兩大勢力對峙,戰火紛飛。呼延謨奉命率領荊州、司州的軍隊,從崤山、澠池一帶揮師東進,與前趙另一大將劉嶽相互呼應,欲在亂世中為前趙開疆拓土。戰場上的呼延謨,宛如一尊戰神下凡。他跨下一匹烏騅馬,通體烏黑,四蹄生風,猶如一道黑色的閃電穿梭於敵陣之中。手中那對水磨竹節鋼鞭,每一揮動,都帶著千鈞之力,“虎嘯雙鞭”之名絕非浪得虛名。鞭身刻著的“忠孝節義”四字,在陽光下閃耀著冷冽的光,似在訴說著他的為人準則與處世之道。他衝鋒陷陣,所到之處,敵軍士兵的皮甲、兵器在鋼鞭的重擊下,紛紛斷裂、粉碎,士卒們更是被震得七竅流血,慘叫連連。一時間,敵軍陣營中,人人談“呼”色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命運無常。在與石虎的激烈交鋒中,儘管呼延謨拚儘全力,奮勇廝殺,儘顯悍勇本色,無奈寡不敵眾,終究還是在陣前被石虎所殺。而呼延晏更是呼延謨的父叔輩。

可如今,這些已故之人忽然現世,這……這這……這這這……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是遼興宗能想到的最貼切的詞了。

遼興宗攥著龍袍內襯的鎮魂符,指尖在符咒燙金紋路上來回摩挲,冰涼的觸感讓他恍然驚覺掌心早已沁滿冷汗。殿外忽起的罡風卷著細沙撲進蟠龍柱間,燭火在搖曳中明滅不定,將滿朝文武扭曲的影子投在蟠龍藻井上,仿佛千萬隻張牙舞爪的惡鬼。

“陛下!耶律將軍的八百裡加急!”黃門官踉蹌著撞開殿門,懷中的密報還沾著邊關的血漬,“宋軍陣中出現的呼延晏竟能口吐黑霧,所到之處遼兵七竅流血而亡!更……更可怕的是,高思繼的銀槍挑飛我軍將領時,槍尖纏繞的不是紅纓,而是縷縷青絲!”

鎏金香爐突然傾倒,沉香灰如濁浪般漫過丹墀。遼興宗盯著自己映在香灰裡的倒影,恍惚看見那張臉上爬滿蛛網般的裂紋。他想起秘閣古籍裡記載的匈奴巫術——呼延氏擅以生魂祭旗,每逢大戰便以敵將首級為引,召喚幽冥厲鬼為己所用。

“傳巫祝!”遼興宗突然暴喝,震得案上青銅燭台嗡嗡作響,“立即開壇做法,查探這三人究竟是人是鬼!”話音未落,殿外忽然傳來刺耳的金屬撞擊聲,緊接著是此起彼伏的慘叫聲。

十六名金甲侍衛倒在血泊中,他們的兵器竟全部扭曲成麻花狀。高思繼騎著踏雪烏騅緩緩踏入殿門,銀槍上還滴落著侍衛的鮮血,在青磚上綻開一朵朵妖異的紅梅。他身後,呼延謨的雙鞭吞吐著幽藍火焰,鞭梢每一次顫動,都帶起一串若有若無的哀嚎;呼延晏搖著羽毛扇立在最後,扇麵上不知何時畫滿了猙獰的鬼臉,隨著他的動作詭異地開合。

高思繼槍尖挑起遼興宗的冠冕,寒芒抵在他喉間:“契丹小兒,可知當年你祖宗如何屠戮我漢人百姓?”槍頭青絲無風自動,“今日便讓你嘗嘗,被亡魂索命的滋味!”

呼延謨雙鞭重重砸地,青磚寸寸崩裂,殿內頓時回蕩起千軍萬馬的嘶鳴:“自西晉起,我呼延氏便與異族不共戴天!今日踏平這遼宮,正是替天行道!”幽藍火焰順著鞭身蔓延,瞬間點燃了殿內帷幕。

呼延晏折扇輕揮,鬼臉吞吐黑霧將群臣籠罩,淒厲笑聲中混著無數冤魂哭嚎:“三日後,雁門關外便是契丹的墳場。若敢反抗……”他指尖劃過扇麵,一名大臣突然暴斃,七竅淌出黑血,“你們所有人,都將成為我軍的亡魂兵!”

遼興宗癱坐在龍椅上,看著三人身後浮現的巨大虛影——那是累累白骨堆砌的戰旗,是無數冤魂組成的鐵騎。他終於想起那卷《異域戰魂錄》的最後一頁,用朱砂畫著三道交叉的鎮魂符,旁邊批注著血紅小字:“若遇此三人,唯有以舉國之血為祭,方有一線生機……”可如今,對方分明是要讓整個契丹,都化作祭奠亡魂的祭品。

遼興宗話音未落,滿殿公卿已齊刷刷伏地叩首,玉笏板撞在青磚上的脆響混著此起彼伏的“臣附議”,在空蕩蕩的大殿裡蕩出詭異的回響。高思繼銀槍挑起他一縷白發,寒光掠過遼興宗脖頸時,帶起一道細細血痕:“口說無憑,遼主可願以皇族血脈立誓?”

呼延謨雙鞭猛地交叉,幽藍火焰轟然竄起三丈高,將群臣映得麵如死灰:“須得將耶律氏嫡子送作人質,再割讓燕雲十六州!”他話音剛落,幾名老臣已癱倒在地,有人甚至失禁,臊臭氣息迅速彌漫殿內。

唯有呼延晏搖著羽扇輕笑,扇麵鬼臉突然吐出黑霧,凝成宋太祖趙匡胤的虛影。“陛下可知?”黑霧中傳來多重疊音,“貴國與宋的檀淵之盟,正是我等促成。如今不過是讓戲碼,再演得更逼真些罷了。”

遼興宗渾身劇震,終於想起祖父遼聖宗臨終前的密詔——“若遇不可敵之師,當查檀淵盟約背後玄機”。他顫巍巍取下腰間傳國金印,卻見高思繼長槍橫掃,印璽“當啷”墜入血坑。

“金印算什麼?”高思繼俯身在他耳邊低語,呼出的氣息帶著冰碴,“我要你契丹子民,世世代代在額間刺青‘奴’字。”殿外突然傳來戰馬嘶鳴,踏雪烏騅前蹄騰空,馬蹄鐵上赫然烙著宋徽宗親筆禦題的“降”字。

高思繼長槍挑起遼興宗的冠冕,冷笑一聲:“還有,知道為什麼我家天子讓我三個領兵來攻,而不是楊信那一門?不是他們不行,而是我三個更合適!”他銀槍在空中劃出一道寒光,殿內燭火瞬間黯淡,“楊信一門雖勇,卻不懂契丹人的命脈。我高思繼的高家槍,專破契丹鐵騎的連環馬陣!當年我縱橫燕雲,殺得契丹小兒聞風喪膽,這等震懾,楊家將可曾有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呼延謨雙鞭重重砸地,青磚應聲碎裂,幽藍火焰順著裂痕竄起,將群臣嚇得麵無人色。“我呼延氏,自西晉起便與胡人勢不兩立!”他的聲音如雷霆般炸響,“我這虎嘯雙鞭,曾飲過匈奴、羯族的血,如今用來對付契丹,再合適不過!更何況……”他嘴角勾起一抹陰森的笑,“我能召喚陰山厲鬼,讓你們的士兵在睡夢中被吸乾精血!”

呼延晏搖著羽毛扇,緩步上前,扇麵上的鬼臉隨著他的動作不斷變幻形態,發出陣陣怪笑。“楊家將隻會正麵廝殺,可我等,擅長從骨子裡瓦解契丹。”他目光掃過瑟瑟發抖的遼興宗,“我知曉契丹皇室所有的秘密,知道他們的龍脈所在,也清楚每一位貴族的命門。隻要我略施小計,就能讓你們契丹內部自相殘殺,分崩離析!”

遼興宗癱坐在龍椅上,冷汗浸透了龍袍。他終於明白,為何宋軍會派出這三個早已作古之人。他們帶來的,不隻是武力的威脅,更是對契丹的詛咒與覆滅的預言。

紫宸殿內燭火搖曳,趙禎指尖摩挲著案頭的捷報,羊皮紙上“西夏平”“契丹滅”的朱砂字跡在跳躍的光影中忽明忽暗。他抬眼望向階下噤若寒蟬的群臣,嘴角勾起的弧度帶著三分玩味:“諸位愛卿,你們還想阻攔嗎?”

樞密使範仲淹袍角微顫,踏出半步時腰間玉帶撞出輕響:“陛下,高思繼等三人雖立奇功,然其術詭異莫測,恐……”話音未落,禦史中丞包拯已猛然甩動彈劾笏板,黑麵泛起冷霜:“範公此言差矣!西夏、契丹虎視眈眈數十載,今一朝覆滅,此乃社稷之福!若因莫須有的‘詭異’二字便質疑聖裁,豈不讓將士寒心?”

趙禎饒有興致地看著二人爭執,餘光瞥見宰相呂夷簡袖中藏著的密信——那是今早八百裡加急送來的,邊關守將稱在廢墟中發現刻有“呼延”字樣的青銅祭器,器身符咒與《太平廣記》記載的幽冥陣法如出一轍。他重重叩擊禦案,紫宸殿內頓時鴉雀無聲:“朕意已決,加封高思繼為鎮朔王,呼延兄弟蔭及三代!”龍袍掃過丹墀,他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群臣,“天兵降世蕩平敵寇,此乃上天垂青!誰敢再提‘詭異’二字,便是與天意作對!”

當夜,趙禎獨坐禦書房,取出暗格裡的鎏金匣。匣中泛黃的帛書上,先帝真宗用朱砂畫著三道鎮魂符,旁邊批注的字跡已暈染:“若啟用幽冥戰魂,需以國運為引,慎之!”燭火突然爆裂,他望著窗外如血的殘月,將帛書湊近火焰:“叔父啊,當這天下儘歸趙氏時,區區國運又算得了什麼?”

喜歡逃生三國請大家收藏:()逃生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轉世為皇:逆天求生路 歸來曆險記 大明海盜之七星寶石 趁皇後病嬌,忽悠她做我靠山 滄瀾仙魔錄 大G,咖啡機與哥布林 閃婚後,被豪門掌權人掐腰強寵了 1979戲夢人生 認了假爹爆紅後,親爹怎麼哭了? 從市委大秘到權力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