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山丘上,趙雲牽著自己的戰馬,手中緊緊的握著龍膽亮銀槍。戰場上的廝殺聲順著風飄蕩過來,聽得趙雲額上滲出點點冷汗。
“報!敵軍陷陣營已衝散我軍前陣,中軍危急,主公已親率帳下虎賁參戰!”探馬急報到趙雲馬前。
趙雲攥緊了長槍,額上的汗更多了。即使沒有探馬,在這裡他也可以憑高清楚的俯瞰整個戰場的局勢,令他難以置信的是,三千名配盾的山林甲士竟然無法抵擋一千個陷陣營將士的衝擊。趙雲的心中不由得焦躁起來,孫策帶領虎賁參戰,代表整個戰鬥已經開始向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他必須要找到一個完美的時機切入戰場,他麾下的五百名騎兵和五百匹戰馬,將成為左右這場戰爭走勢的關鍵。
一名百夫長牽著馬上前道:“將軍,若是現在還不進攻,隻怕主公會有危險。陷陣營畢竟是天下精銳。”
趙雲搖頭道:“還不是時候。陷陣營固然精銳,但主公的虎賁是由身經百戰的悍將組成,戰鬥力未必弱於陷陣營。敵軍的第一次衝殺是抱著必死之心,關鍵是他們在擊破前軍後,能對我軍主陣造成多大的衝擊。”趙雲緊緊的盯著戰場上飄揚的墨色戰旗,“敵軍主將此時恐怕也在評估,評估什麼時候將主力投入戰場,進行致命一擊。我們需要再等等,再耐心等等。”
百夫長順著趙雲的目光投向那麵隨風狂舞的墨旗,看見原本靜默的旗杆憑空升起,猛然向前揮去,趙雲咬牙笑道:“敵將終於忍不住了。那麼,就是現在!”
趙雲提起龍膽亮銀槍,翻身上馬,五百名風火騎兵也同時整頓鞍馬,爬上了馬背。趙雲一揮長槍,咆哮道:“進攻!我們已經等待了太久,是讓淮南人見識一下江東猛虎利爪的時候了。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風火為證!”
江東的猛虎和淮南的惡狼在戰場上撕咬搏鬥,在陷陣營以生命為代價突破江東軍的前陣後,張遼終於將主力投入戰場,意圖對江東軍的本陣發動致命的一擊。紅色的猛虎旗和墨色的狼旗在戰場上交錯,兩軍的將士跟隨自家的戰旗向前衝殺,一波波衝在最前排的戰士被砍倒,一波波新的戰士繼續揮舞著武器衝向前麵,再次倒下,再次衝上去,如此往複循環,仿佛永遠不會結束。
兩軍真正的接戰並沒有開始很久,但是對於孫策來說卻好像過了一個世紀那麼漫長。在陷陣營突破己方的前陣之後,孫策帶著近衛虎賁衝了上去,配合著自己殘存的前軍,以損失過千人的代價剿殺了所有的陷陣營武士。與此同時,周瑜在後方重新集結了中後兩軍的陣型,以抵抗敵軍主力的衝擊,而自己的後援,一萬丹陽新兵也在急速行軍之中,相信不久之後便會趕到戰場。在絕對的兵力優勢下,勝負的天平已經完全傾向江東軍一方,但是孫策心底還有一絲隱憂:江東軍的戰鬥力或許不如陷陣營,但也算當世一流的勁旅,而且在人數占優的情況下,取得勝利是必然的結果,就算陷陣營再多一倍,也無法逆轉戰場的局勢。張遼和高順是當世名將,久經戰陣,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但二人明知是必敗之局仍然提兵來戰,究竟出於什麼目的。身為領軍的將領,就這麼甘心消耗掉自己親自訓練出來的虎狼之士?
正在孫策苦思不解的時候,他忽然聽到了一陣轟隆的馬蹄聲和隱約的喊聲從遠處傳來。
伏兵?!孫策心中轉過這個念頭,他慌忙用手抹去了糊住眼睛的血漬,抬頭望向聲音傳來的地方。
視線的儘頭,大片的塵土被拋起,一杆紅旗和兩杆黑旗衝出了煙塵,在風中獵獵作響,一支五百人的騎兵帶著戰馬高速的切入戰場。騎射手的隊伍在兩側如同鳥的雙翼一般飛起,借助著戰馬的衝力投出了密集的箭雨,而處於兩翼之間的騎兵彙聚成一支無堅不摧的箭尖,直指淮南軍的主陣。
喊聲越來越近,旗幟也變得清晰,那風雷般的喊聲是“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風火為證”,三麵戰旗中紅旗之上是燃燒的烈火,黑旗之上是呼嘯的狂風。孫策早早布下的一招後手——風火騎兵終於在完美的一刻加入了戰局,鐵蹄和馬刀將淮南軍最後的鬥誌徹底粉粹。
風火騎兵如狂風一般馳過,如烈火燎原一般焚燒了整個戰場。孫策的熱血再一次被點燃,他高舉手中的長槍,放聲咆哮道:“江東的兒郎們,殺!”
江東軍聲勢大振,將士們揮舞著手中的戰刀,開始追殺潰退的敵軍。
兵敗如山倒,張遼騎在馬上,靜默的看著周圍如潮水般後撤的敗兵。他和高順失敗了,陷陣營浴血搏殺所換來的優勢被瞬間摧毀,無可挽回。張遼鎮定的正了正自己的頭盔和戰甲:“馬革裹屍是為將者的光榮,我能這樣死去,也當含笑九泉。”他接過副將手中的帥旗,一夾馬腹,義無反顧的向風火騎兵衝去。
戰場終於慢慢的安靜下來,一直陰沉的天空也終於下起了雨。春雨陣陣,帶著戰場上的硝煙和血跡浸入泥土。孫策臉上的血跡被雨水衝掉,眼前的世界也漸漸恢複了原來的顏色。除了瀕死者的低聲哀嚎,整個世界好像都籠罩在悉悉索索的雨聲之中,孫策沉重的呼吸著,濕潤的空氣中夾雜著淡淡的血腥氣,令他想要嘔吐。
趙雲領兵來到孫策麵前,下馬單膝跪地,請罪道:“主公恕罪,末將來遲了。”
孫策擺了擺手道:“子龍不必自責,你切入戰場的時機準確無誤。此戰我軍損失慘重,皆因我輕敵大意,指揮失當。”
趙雲起身向隊伍中揮了揮手,騎兵們將一個人押到了孫策馬前:“主公,敵將張遼最後奔襲騎兵主陣,被在下生擒,特帶來交予主公發落。”
“主公,殺了他!”甘寧帶馬上前,長刀出鞘,“殺了他,為死去的弟兄們報仇!”
張遼抬起頭來,惡狠狠的瞪視著孫策,乾澀著嗓子笑了起來。此時,孫策馬前的一具屍體突然活了過來,渾身血汙的高順嘶吼著躍起,向孫策撲來。孫策見機極快,長槍一記橫掃,槍杆重重的打在高順的胸前,高順噴出滿口的鮮血,仰天墜下。
甘寧提刀策馬而上,卻被孫策攔住了:“這等勇將殺了實在可惜,或可為我所用。”
高順掙紮著撐起身體,嘶聲道:“戰,惟死,不懼不退不降!”張遼聞言,也堅毅的點了點頭。
“若是我此時開口勸降,未免會令兩位鄙夷。”孫策感喟一聲,帶馬逆著風雨離去,“將兩位將軍暫且收押,切記不得欺淩折辱,待攻下廬江再做發落。”
漢建安二年,討逆將軍孫策奉詔渡江北上,討伐儹越稱帝的袁術。三月,孫策前部兩萬人在距廬江城百裡處與前來阻擊的一萬淮南軍交戰,江東軍以死傷過萬人的代價取得這場慘勝,全殲敵軍,俘敵主將張遼、高順。一日之後,廬江太守陸康出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