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不是一來就能吃上的,而是她七天餓九頓、拚死擠上桌、一路過關斬將得來的。
不容易!
一隻羊死了,對它血肉的分配要按野林的規矩來。
野林的規矩是什麼?
自然是按實力劃分桌位。
一如修仙界中的秘境出世,落在哪兒就會被哪兒的大宗門把持。小門派或也有幸得此天眷,但他們沒實力守住重寶,隻會被各大宗門趕下飯桌。若是小門派不識相,還想為自己爭取“吃飽”的利益,那得來的結果興許是消失。
吃羊也是這道理。
狼群獵到了羊,一般會先緊著族群的吃喝,待大大小小的狼都啃過一遍,羊也不剩什麼了。
就像一些修仙世家的做派,即使得大宗庇佑也不與大宗同心,隻會占著宗門裡有油水的位子,儘全力為自家人謀求利益。
寶物丹藥、靈石武器,先緊著血緣者挑選一遍,等輪到普通弟子時隻剩一堆破銅爛鐵。
狼群與世家無異,靈寶與羊肉類同,而她即為普通弟子。是以,如果是狼獵到了羊,她就不必等了,不如另覓吃食。群狼過境,連塊完整的羊骨都不會給她留下。
接著,若是豹子獵到了羊,一般會拖到樹上進食。吃飽就藏,餓了再吃,等吃無可吃才把殘骸一丟,扔給尋食的狐狸禿鷲處理。
就好比一些資質不佳又地位頗高的弟子,從長輩處得了靈物增進根骨,等增無可增再把藥渣賞給凡人,換來凡人的感恩戴德和忠心耿耿。
是以,如果是豹子捕到了羊,她八成吃不上新鮮的肉,但耐心等上個兩三天,她還能撿到一些帶肉的殘渣。要是殘渣份量多些,她還要讚一句“謝君慷慨解囊。”
而等野熊和猛虎獵到羊,她的好日子就來了。
野熊喜食新鮮的羊肉,獵到羊往往吃一半留一半。偶爾,那吃剩的半隻羊甚至還未死透,它就奔著活羊去了,很是喜新厭舊。
猛虎也是如此,隻是在吃食上不像熊一樣浪費。雖然它留下的剩飯比熊少,但剩飯全被它的爪牙刨過一遍,非常適合她刮肉取食。
正如宗門老祖偶然下山,巧得機緣,他們一般隻挑自己境界之上的寶物,不挑境界之下的“廢品”,更不會讓同行的弟子空手而歸。
要是弟子中有出類拔萃之輩,那老祖會讓弟子先挑個好的。
同理,被吃剩的羊擱在地上,隻要她搶在彆的野獸之前上桌,多半能收獲不少的鮮肉。
當然,“老祖”一走,她少不了被“同門”恐嚇和挨揍。
可大肉當前,沒誰願意花工夫給她一嘴。她不過一條小蛇,進嘴能有幾兩肉,還不如趁機多吃點羊肉得了。
於是慕少微明白了,野獸不會在急著吃飯時對她痛下殺手。
既然死不了,那就往死裡搶,這有問題嗎?
一回生二回熟,她搶食的手法愈發嫻熟了。搶來的肉一半進了肚子,一半成了存貨,久而久之,她的岩洞逐漸貼滿了肉條。
岩石帶鹽,外壁被羊群舔得光滑,內壁卻是凹凸不平,正好用來掛肉。
羊肉的血水和油脂融了鹽,鹽又給羊肉鎖了鮮。很快,她身邊的食糧多了起來,也不易生腐,要不是她還需要飲水練劍、吸收日月精華,隻怕她真會在洞中長住下來,直到存糧耗儘再外出。
而隨著住下的時日變長,她愈發覺得“跟著羊群”的決定真是做對了。
羊群饞鹽地,無論被肉食者趕出多遠都會回來;豺狼饞羊群,無論羊群離開多久都會等它們再來。
兩邊彼此奔赴,矢誌不渝,這份“真情”感動得她口水直流。
而有猛獸三五不時地在外徘徊,許多實力不濟的野獸就不敢出現,比如夜梟與鷲,狐狸和獾。
岩洞幾乎成了庇護她的地方。
使得她日常需要對付的野物隻剩四樣:進來偷食的老鼠,要搶地盤的蠍子,走錯窩點的蜥蜴和妄想吃她的蛇。
不巧,岩洞內部錯綜複雜,昏暗無光,易守難攻。她隻消提著蛇尾守住入口,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因此,有膽闖入的宵小都成了她的吃食。
日子安定下來,一眨眼她已在此地混了月餘。
某日暴雨傾盆,鳥獸避之不及,隻有她拖著一塊羊皮遊出岩洞,把它浸入鹽水坑中,抬起蛇尾反複敲打。
末了,她撈起羊皮貼在岩洞上,讓暴雨的力道對它進行“鞣製”,而她則擠進鹽水坑裡泡了許久,直到身上爽利了才起身。
沒辦法,吃的半生不熟,喝的亂七八糟,饒是她日夜修煉,也不確定靈氣一定能幫她清理雜質,尤其是生在皮上、長在內臟的蟲子。
她在水邊見過一條發瘋的蛇,它瘋狂扭動身體,發狠摜向地麵,一記一記撞向石頭,最終把自己活活搞死。而在它死後,似有什麼蟲子從它眼窩中爬了出來。
不止蛇,再健壯的熊也一樣。
熊看似隨意走動,實則身後排出了白色的、長長的蟲子,它需要樹木草石牽扯住它們,好把蟲子扯出身體。
見之悚然!她不僅得注意吃食,還得找機會沐浴。
即使沒有皂角草藥、靈泉龍池,但一桶鹽水也有祛晦之用,而她並不缺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