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堪投降完顏婁室之後,滿以為能夠受到重用。沒想到完顏婁室卻把他當成馬前卒,令他率潼關降兵先行前去取華州。
高堪一聽,心裡便暗暗叫苦,他心裡十分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而且範通、唐青城這些人在打仗方麵基本上算是廢物。
所以他打心眼裡不想去。而且他知道華州有九紋龍史進等少華山好漢,這些人都不好惹,何況現在的華州守將吳玠此前與自己關係不睦,自己又投降了金人,那幫人肯定恨自己入骨,此次前去肯定是凶多吉少。
彆說,他還真想對了!現在史進和吳玠等人的確是恨他入骨,恨他認賊作父,竟然投降金人。
這一天,史進等人正在少華山上訓練兵士,有細作來報說:“三位當家的,潼關城已失守,鎮守潼關的高堪投降了!”
史進、張宗鄂、劉彥希等聽到這個消息感到萬分震驚,沒想到高堪這廝竟然如此貪生怕死,置國家、人民和自己的氣節於不顧,投降了敵國。
張宗鄂拍著桌子大罵:“高堪這狗賊,真不是個人,做著宋國的官,吃著宋國的俸祿,竟然賣國求榮,大宋的官員個個如此,哪能不亡國呢?”
史進也恨恨道:“這個國家已然爛透了,皇帝不像皇帝,臣子不像臣子,平日裡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戰爭來臨隻顧自己性命,這樣的國家不要也罷!”
正說到這裡,忽然外麵有人大笑道:“史進賢弟,放心吧,並不是每個官員都如高堪這般貪生怕死,還是有人願意為這個國家和人民著想的!”
史進一聽這聲音,心裡是又驚又喜,他急忙來到門外,對來人深施一禮道:“原來是吳大哥光臨,有失遠迎,莫怪莫怪!”
來者不是彆人,正是華州守將吳玠。
原來吳玠來到華州之後,為了應對敵人的來襲,一直忙於華州城的固防。
這一天,有一些空閒時間,忽然想到故交史進,便決定去拜訪一下。
到了少華山之下,守山門的兵士都認識吳玠,本來想通報史進,被吳玠推辭了,決定自己直接去找史進。所以史進並不知道吳玠來訪。
吳玠道:“賢弟,愚兄不請自來,打擾了!”
史進哈哈笑道:“吳大哥光臨少華山,令我少華山蓬蓽生輝,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怎能說打擾?”說著將吳玠等請入室中,奉上茶來。
這時史進對吳玠道:“來,吳大哥,我給你介紹一個人!”說著將吳騰龍介紹給吳玠。
吳玠一聽大驚,急忙道:“哎呀!原來是天下聞名的丐幫吳幫主,小弟這裡失禮了!”說著又做了一個揖。
吳騰龍哈哈笑道:“吳兄弟,你我五百年前本一家,何必如此客氣。史進兄弟早就給我說起過你,說你是陝西大俠周侗的高徒,今日一見,果然有名家風範!”
這時,吳玠也拉過身後一名一起來的年青人過來,給大家介紹道:“這是舍弟吳璘,剛從首陽山學成歸來,這次跟著我來守華州城……”。
吳騰龍一聽,對吳玠道:“兄弟,莫非是老神仙伊憲文的高徒?”
吳璘有些靦腆的道:“家師正是伊憲文老道長!”
吳騰龍、史進等人一聽,無不肅然起敬。史進道:“江湖上聞聽伊憲文老神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還是一個武功高強的人,江湖聞名久矣,沒想到在這裡遇上了他的高徒,幸甚之至啊!”
書中暗表:伊憲文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陳摶老祖的弟子,自幼跟隨陳摶老祖修煉道術,習練武功,其武功已臻化境,江湖上早已不見他的身影,隻有他的傳說。
陳摶老祖是何人?那更不是一般人了,他是五代末本朝初人,自幼修習道術,道法精湛,世人稱神仙。
他與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頗有淵源,曾為趙匡胤的宋室江山指點迷津,後來趙匡胤登基之後,招陳摶來京就職,推辭不來,趙匡胤遂封華山為陳摶的修行之所。
後來,陳摶仙逝於華山張超穀石室,享年一百六十八歲。
伊憲文便是老祖的關門弟子,深得老祖真傳,後來隱居於首陽山中。
對這二位老神仙的往事,史進、吳騰龍等人焉能不知?而且伊憲文老道長在江湖上的輩份高得令人咋舌,所以他們一聽吳璘乃是伊老道長的高徒,哪能不敬佩?
史進急令人擺酒來招待吳玠兄弟等人。酒過三巡之後,吳玠對史進道:“賢弟,前次華州城的安危多虧有你,才能夠得以保全。沒想到高堪這廝,竟然投降金人,引狼入室,真是可惡!”
說罷,吳玠端起酒杯對史進道:“賢弟,我代表華州人民感謝你,沒有你華州早就失陷了!”
史進道:“吳大哥,華州乃是吾故鄉,生於斯,長於斯,如今能為故鄉儘微薄之力,也是份內之事!”
吳玠道:“賢弟深明大義,不忘故土,令吾敬佩!高堪投降之後,下一步金人目標必定是來取華州,如今我華州城將少兵微,恐不能敵,還請賢弟此後能夠多幫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史進慨然道:“大哥說哪裡話來,華州本是我故鄉,保衛故鄉吾之責也!放心吧,如有需要,請儘管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