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縣委常委會的會議室裡,氣氛格外凝重。
長條會議桌的主位旁,縣長趙登河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目光掃過在座的常委,語氣帶著幾分不鹹不淡的不滿。
“最近縣裡的重點工作是推進鄉村振興和民生項目,可有些基層乾部偏偏抓不住重心,放著合作社這樣的實事不盯,反倒一門心思翻陳年舊賬,把精力浪費在沒必要的事情上,這要是傳出去,讓老百姓怎麼看咱們?”
話沒點名,可在座的人心裡都清楚。
趙登河說的是蓮花鎮的季鴻文。
自從季鴻文去了蓮花鎮,又是查合作社工程,又是翻去年道路修繕的舊案。
明眼人都知道是衝著付明亮去的,而付明亮是趙登河一手提拔起來的人,這無異於打了趙登河的臉。
趙登河頓了頓,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又接著說:“蓮花鎮的班子分工是不是該調整調整?有些同誌剛到崗,對鎮裡情況不熟,把民生項目和工程監管的擔子都壓在他身上,難免顧此失彼。”
“不如把工程核查的工作交給更有經驗的同誌,讓他專心抓合作社,也能避免精力分散。”
這話一出,會議室裡頓時安靜下來。
誰都知道,調整分工是假,想把季鴻文手裡的核查權拿下來才是真。
幾位常委互相遞著眼色,沒人敢站出來發表不同意見。
趙登河在清河縣經營多年,勢力根深蒂固。
這個時候跳出來,那絕對是槍打出頭鳥。
就在這時,蘇清顏放下手裡的筆,抬起頭。
目光堅定的望著趙登河。
“趙縣長,我倒覺得沒必要調整分工。”
她的聲音不大,卻讓會議室裡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身上。
蘇清顏繼續說道:“蓮花鎮合作社是縣委今年確定的重點民生項目,季鴻文同誌從項目籌備到首批采收分紅,全程跟進,對情況最熟悉,現在突然換負責人,容易導致工作斷層,反而影響項目推進。”
“而且老百姓剛拿到分紅,對季鴻文同誌信任度很高,換人的話,可能會引起村民不滿,不利於後續工作開展。”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至於工程核查,其實可以從縣裡層麵提供支持。”
“現在鄉村振興項目多,工程資金監管確實需要規範,不如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審計局成立一個‘民生項目資金專項核查小組’。”
“既協助蓮花鎮梳理合作社的資金使用情況,也能順便核查往年的民生工程資金,這樣既不用調整蓮花鎮的班子分工,又能確保資金監管到位,豈不是更穩妥?”
蘇清顏的話句句在理,既維護了季鴻文,又給了趙登河台階下。
還把“翻舊賬”變成了“規範資金監管”的縣委統一部署,讓趙登河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幾位常委見狀,紛紛附和。
“蘇書記說得有道理,成立專項小組既能統一標準,又能減輕基層負擔。”
“是啊,民生項目資金確實需要好好梳理,避免出問題。”
“我支持蘇書記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