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啟還不知道,一場由正木敬吾精心策劃,針對勝利隊的“城市瘟疫”,正在東京的地下悄然醞釀。
他此刻正站在NERV中央教條區二號機的整備格納庫中,思考著一個重要的問題。
他的麵前,一台全新的、尚未塗裝的巨人靜靜地矗立著。
它的形態比初號機更為纖細、流暢,肩部和背部加裝了多組高機動推進器,使其充滿了速度感與爆發力。
是的,二號機已經建造完成了。
在蘇啟那近乎“開掛”般的科研效率和NERV不計成本的資源投入下,這台以高機動強火力為核心理念的EVA二號機,比原計劃提前了近一個月,正式下線。
現在,這把蓄勢待發的“劍”,隻差一個能握住它的“劍主”。
蘇啟的目光,投向了另一側的訓練監控屏幕。
屏幕上,上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候選人,正在進行著新一輪的殘酷淘汰訓練。
坦率地說,這批候選人不愧是各國精挑細選出來的,可謂是精英中的精英。
無論是身體素質、戰術素養,還是心理承受能力,他們各方麵的平均水平,都不輸給勝利隊的隊員們。
個彆拔尖的,甚至還在勝利隊的隊員們之上。
比如特戰一隊的隊長,阿斯卡·蘭格雷,就是蘇啟比較看好的一個人。
監控畫麵中,這位金發碧眼的女性隊長,正以一種近乎完美的姿態,輕鬆地通過了最高難度的障礙射擊考核。
她的動作精準、冷靜,每一次射擊都果斷而致命,沒有一絲一毫的多餘動作,仿佛一台精密的殺戮機器。
在之前的“比佐摩”事件中,她帶領的特戰一隊,在救援麗娜時的表現也堪稱完美,展現出了極高的專業素養和臨場判斷力。
在平時的模擬同步測試中,她的成績也一直是屬於第一梯隊的。
但蘇啟看重她的,並非僅僅是這些。
更重要的是,阿斯卡·蘭格雷不是那種隻會無腦服從命令,完全沒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兵人”。
在之前的幾次模擬任務複盤會議上,她不止一次地對蘇啟製定的“標準答案”提出過質疑,並給出了她自己基於戰場直覺的,更具風險但也可能更高效的備用方案。
對於一些指揮官來說,這樣的人或許不夠“忠誠”,不夠“聽話”。
但對蘇啟來說,這樣的人才適合駕駛EVA。
因為EVA的戰鬥,瞬息萬變,充滿了無數不可預測的變量,他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在關鍵時刻,擁有自己判斷力,甚至敢於違抗錯誤命令的“搭檔”,而不是一個隻會被動執行指令,甚至在關鍵時刻被彆人隨便忽悠兩句,就給忽悠瘸了的“傀儡”。
本來,蘇啟最初是想著,等時機成熟,讓勝利隊的隊員們來駕駛後續的EVA。
無論是大古、麗娜還是新城,他們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其意誌和信念都無比堅定,是最佳的人選。
但現在,計劃趕不上變化。
正木敬吾已經露出了他的獠牙,澀穀的襲擊事件,如同一記警鐘,讓蘇啟意識到,他必須儘快在NERV內部,培養起一支隻屬於自己、絕對能夠信任的直屬力量。
NERV內部倒也不乏因為崇拜他的才華而傾向於他的科研人員,但他們畢竟不是武裝力量,在發生正麵衝突時能提供的幫助有限。
而且,蘇啟也不知道,當真到了要和正木敬吾徹底對立的那一天,這些看似忠誠的追隨者,在麵對那位手握他們前途命運的總司令時,是否還會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
他畢竟不是那種擅長玩弄權術的政客,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構建自己的派係。
他能做的,就是將最強大的“劍”,交到最可靠的“劍主”手中。
打定主意後,蘇啟將關於“EVA二號機駕駛員最終選拔”的通知,發送給了正木敬吾。
無論如何,他現在還是NERV名義上的總司令,必要的程序還是要走的,雖然這位總司令平時很少管事。
“總司令,EVA二號機已經完成最終調試,隨時可以進行首次同步測試。”蘇啟平靜地彙報道,“我提議,正式啟動二號機駕駛員的最終選拔。”
通訊那頭,正沉浸在“菌巢之心”計劃中的正木敬吾,聽到這個消息,明顯有些意外,他沒想到蘇啟的效率會這麼快。
不過,他並沒有反對。
既然二號機已經建造完成,他也不可能攔著不讓選駕駛員,那樣做隻會引來全球理事會的質詢和不滿。
況且,按照他們之前商定的計劃,選拔的標準和最終解釋權,都牢牢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
無論過程如何“公開透明”,最終能坐進駕駛艙的,隻可能是他們認可的“自己人”。
“可以。”正木敬吾的聲音聽起來很隨意,“就由你全權負責吧,蘇博士,我隻需要看到最終的結果。”
“明白。”
蘇啟掛斷通訊,正木敬吾的乾脆讓他有些意外。
不過他也沒想太多,畢竟正木敬吾不僅是NERV的總司令,同時還是塞迪克集團的總裁,他日常的風格就是不怎麼管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