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公文也可以加班,務不了實那就務虛唄。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這幾年王安石對此深有感觸。
當年,他興衝衝回到京城,想著上有新皇銳意進取,下有群賢掌控朝政,新政、變法必然勢如破竹,無往不利。
結果,老前輩們紛紛唱起了反調。他也搞不懂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因為當年光腳現在穿上鞋了?
老一輩人年紀大了,不願意折騰,可以理解,請站一邊,看我們這一輩人搞。
搞了沒幾下,司馬光跳反。你這濃眉大眼的家夥,我是真沒想到啊。也請你站一邊去。
又搞了幾下,韓絳也要跳。司馬光反對《青苗法》,韓絳則是反對《免疫法》。搞什麼?這次開團是你韓絳張羅的好不好?
正好西北那邊最近不太平,你先去冷靜冷靜,《免疫法》交給你弟弟韓維在開封搞試點,雖然他比你話還多。
現在好了,就剩老夫自己一個,領著一幫萌新小號。累!真心累!
招人,得趕緊招人。但也不能什麼人都招,有些人確實非常有才華,但還是不招為妙。不信請看蘇軾,這樣的,一個就夠夠的了。
所以老夫才要罷詩賦,用經義、策問。這樣才能招到跟老夫一條道走到黑的人,不用成天擔心有二五仔背刺。
策問好說,主觀題,你懂的。經義可就有點兒麻煩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儒家是個大企業,各地分店都有自己的一套。當年一部《春秋》仨版本,狗咬狗,一嘴毛。
如今也差不多,張載回老家搞“關學”,二程在張羅“洛學”,蘇軾這貨嘴上說經義跟詩賦一樣沒用,背地裡也在招攬人才,估計以後會叫“蜀學”。
儒學,曆來如此,什麼時候統一過?仔細想想,似乎......還真能找出兩個時期。第一,孔子還在的時候;第二,始皇帝還在的時候。
現在,老夫在,那就由老夫來開創第三個時期。至於老夫這個學派的名字嘛......先放放,若是後輩們一定要叫“王學”,老夫那時候已經作古,也沒法阻止了不是。
彆看老夫每日俗務纏身,比辦學,哼!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你們全部都是......。老夫上有皇帝支持,下邊還有眾多幫手。
呂惠卿。丁憂也彆閒著,看墳不耽誤寫字,誰讓你是老夫門下弟子呢?
王雱。這混小子又跑哪兒去了?作業倒是寫了不少。彆讓老夫挑出錯來,到時候有你小子好看的。
敲門聲響起,得了準許,一老仆推門走了進來。
“阿郎,剛剛大郎差人送回一封書箋。我怕有什麼急事,所以直接送過來了。”說罷,將書箋遞上。
王安石接過書箋,順手打開。
開篇一個地點——樊樓。王安石血壓直上180,這混賬,果然又跑到那裡去了。
繼續往下看,人名——王處道。這是......王子純那個進京來的次子。這倆小子怎麼混到一塊兒去了?
不應該啊!王處道看著就是一個武夫,不在混小子的交友範圍裡啊。當然了,混小子那樣的性子,本來就沒什麼人能在那個範圍裡。
繼續看,一首詞,《蝶戀花》:
“九畹芳菲蘭佩好。空穀無人,自怨蛾眉巧......”
好詞啊。這就合理了嘛!沒想到竟然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
“空穀無人”,有意思。王子純上疏要屯田萬頃的地方就在一條河穀,所以這句可以看作為他的屯田策再次發聲。
同時,還可以理解為:王子純這些年在西邊一直單打獨鬥,連個幫手都沒有,而今摸索出一個屯田的方案,朝廷這邊還不肯痛痛快快地支持。
隻是,你難,朝廷不難嗎?你有李誠之掣肘,老夫呢?再者,你的河湟攻略隻是一個小副本,主戰場終究還是要放在橫山的。
再退一步說,你連李誠之都搞不定,怎麼放心讓你攻略青唐?
所以,這首詞應該是王子純的手筆。
不對。為什麼開篇是“樊樓”?
樊樓,裡麵住著個人,川越人,王大衛。這......
聰明人最招人恨的地方就是:他把幾個關鍵點一擺就當你明白了,多一個字都浪費。你要是不明白......你可以問啊。
混賬!
西邊,另一間書房。文彥博躺在躺椅上,文六念著最後一封書箋。
“......喚起湘累歌未了。石龍舞罷鬆風曉。”
書箋讀完,文彥博沒有起身,依舊躺著,右手敲擊扶手,正是《蝶戀花》的節奏,眉眼之中透著欣賞之意。
不知過了多久,文彥博開口道:“有趣。今日總算沒有虛度,實在有趣。”
文六起身,替老父親調整了一下躺椅的角度:“父親既然喜歡這首詞,何不修書一封送去秦鳳路?”
“哦?”文彥博轉頭看向六子。
文六繼續道:“王處道自西北來,其父王子純在李誠之帳下為官,而李誠之又對父親頗為恭敬,父親聽到這首詞後寫信給李誠之詢問一番也算是常理。
近來京城之中李、王二人屯田一事鬨得挺厲害,父親身為樞相,借書信勸解兩人,可稱美談。總不能眼看著王子純象屈原一樣投江吧!”
文彥博沒有說話,目光卻漸漸變得銳利起來,看得文六心跳加速。過了好一陣,文彥博重新閉上雙眼:“近來可有蘇子瞻的消息?”
文六穩住心神:“今日王晉卿舉辦賞梅會,蘇子瞻也在受邀之列。過幾日,待其將詩文整理完畢,兒拿來給父親鑒賞。”
“好,那老夫就等著了。六郎,明日起,你不必再日日陪著老夫了。”
“啊?”
“去吧,老夫還沒有老眼昏花。你多出去走動走動,結交些朋友也好。”
“父親是指......蘇子瞻?”
“不拘那些,隨你心意即可。老輩人的恩恩怨怨沒必要落到你們晚輩身上。
咱家跟東萊呂氏不一樣,即便你將來做出呂望之之事,也不會把你列為‘家賊’的。且放心去吧!”
另一間小院,月光下,蘇軾雙目炯炯,麵色凝重。右手急揮蒲扇,麵前碳火越發明亮。火盆上方是一個鐵架子,鐵架上,兩塊羊排。
蘇軾身旁蹲著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兒,流著口水,不時地催問:“熟了嗎?熟了嗎?”
蘇軾翻動羊排,仔細觀察一番。取來一個精致的小罐,打開,又拿起一柄小勺,舀出一些紅色粉末。輕輕抖動,紅色粉末均勻地撒在羊排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軾的動作極其婉約,一點兒也不豪放,紅色粉末隻有極少落在羊排之外。“熟了。”
男孩兒立刻起身,向後院跑去,邊跑邊喊:“娘!熟了!”
“小點兒聲,彆吵醒二郎。”
“不叫二哥嗎?”
“他有牙嗎?”
“有啊!四顆呢。我今天看到了。”
“是嗎?那管什麼用?”
“哦!”
一家三口圍坐院中。小男孩兒獲得優待,可以獨享一塊羊排,吃得津津有味。另一塊由蘇軾夫婦分享。
王閏之嘗了一口,驚道:“這,是辣椒吧!奴聽人說很貴的。官人怎麼得來的?”
“王晉卿作畫,某題了幾首小詩,換了兩罐。”蘇軾輕描淡寫地說著,臉上卻一副“我很厲害吧,快誇誇我”的樣子。
夫妻心意相通,王閏之立即露出“老公你最棒”的表情,兩眼都是小星星。
蘇軾心情舒暢:“王介甫還說詩賦無用,看,這不就是用處!明日還要麻煩娘子將另一罐寄給子由,某再賦詩一首。哈哈。”
小男孩兒擦了擦嘴角的油汁,插嘴道:“爹,你寫完了讓我看看。我認得好多小夥伴。”
“哈哈。”蘇軾的笑聲變得豪邁起來:“好小子,明天獎勵你烤牛肉。”
“還有辣椒嗎?”
“有,當然有。”
“謝謝爹。不過爹爹一定要剩下一些,二哥還沒嘗過呢。”
喜歡歡樂宋請大家收藏:()歡樂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