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心法要訣-胎前諸症門1-3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婦科心法要訣-胎前諸症門1-3

婦科心法要訣-胎前諸症門1-3(1 / 2)

墮胎下血不止血瘀不出症治

獨參湯、回生丹

孕婦墮胎後,突然大量出血不止,麵色發黃、嘴唇發白,此時宜用獨參湯。若有惡血瘀血)無法排出,凝結導致腹部脹痛,應酌情合理選用回生丹或益母丸。

【注釋】女性妊娠期間墮胎後,若出現陰道突然大量出血且血流不止,同時伴有麵色發黃、嘴唇發白的情況,此病症稱為“脫榮”。此時適合用獨參湯大力補益氣,進而促使血液生成,這體現了中醫“無形的氣能生成有形的血”的理論。若墮胎後瘀血阻滯、無法排出,引發腹脅部位脹痛,應根據患者身體虛實與病情緩急,恰當選用回生丹或益母丸。

回生丹的相關內容可查看產後彙方)。

子死腹中總括

胎兒死在母腹中必須儘快使其娩出。如果孕婦舌頭呈現青色,腹部疼痛,且腹部冰冷如同冰塊,時間久了口中還會散發出穢臭氣味。具體處理時,對於用藥的寒熱、峻猛或和緩,要詳細斟酌權衡。

【注釋】但凡各種導致胎兒損傷、死在母腹中的情況,都必須儘快促使死胎娩出,避免死胎向上衝迫心胸。不過一定要先查驗孕婦症狀,若舌頭青色、麵色泛紅,肚腹膨脹變大,腹部寒冷如冰,經過一段時間後口中有穢臭氣味散發出來,才可以考慮采用促使死胎排出的方法。然而還必須仔細審察孕婦身體的虛實、病症的寒熱,或者適宜用寒性藥物下胎、熱性藥物下胎,是用峻猛的藥物下胎還是和緩的藥物下胎,要依據具體情況來實施。

子死腹中症治

促使死胎娩出,緩和的方劑是佛手散,峻猛的方劑是平胃散加芒硝。究竟適合用寒性藥物下胎還是熱性藥物下胎,必須仔細審察。同時,對於產婦身體的虛實情況也要分辨清楚,切不可混淆。

【注釋】當孕婦腹中胎兒死亡,需要促使其排出時,若選擇緩和的方式下胎,就用佛手散;若采用峻猛的方式下胎,則用平胃散加芒硝。是適宜用寒性藥物來促使死胎排出,還是適宜用熱性藥物,必須詳細地審察後再用藥。因為產婦身體有虛有實,下胎方式或緩或峻,不能混淆、草率行事,以免出現失誤。

佛手散的藥方在首卷可見。)

辮子母存亡

妊娠期間出現各種垂危症狀時,母子的存亡情況能夠預先推斷。如果孕婦麵色紅但舌頭呈青色,那麼腹中胎兒必定已死;若麵色青而舌頭紅,孕婦自身生命就麵臨危險;要是麵色與舌頭都發青,且口角吐沫,那母子二人都性命難保。

【注釋】大凡在妊娠期間出現的所有凶險危急的症狀,想要知曉母子是否能夠存活,可以依據孕婦麵部與舌頭的顏色來判定。要是孕婦麵部呈現紅色,而舌頭是青色,這種情況下,她腹中的胎兒肯定已經死亡;要是孕婦麵色發青,舌頭卻是紅色,那麼這位孕婦自身的生命就處於危險境地;倘若孕婦的麵色與舌頭均呈現青色,並且嘴角兩邊還流出涎沫,如此則表明母子二人的生命都無法保全。

胎兼症瘕

孕婦患病若需攻下之法治療,使病邪衰減大半就應停止。經典上說,有疾病存在,用藥就不會對胎兒有太大損害。隻要用藥與病症相適宜,又何必對此心存疑慮呢。

【注釋】若孕婦原本就患有症瘕等舊疾,或者新患疾病,確實需要采用攻下之法來治療時,用藥隻需使病邪削弱大半,剩餘部分等待其自行消除,不能一味地持續攻邪。經典著作裡講:“有故無殞”。意思是即便藥物峻猛,隻要體內有疾病,藥物就會作用於疾病,而不會傷害胎兒。用藥使病邪削弱大半,做到用藥與病症相契合,又為什麼要懷疑懷孕就一定不能采用攻下之法這種說法呢?

胎不長症治

胎兒生長遲緩,是因為缺乏滋養。若是氣血不足導致的,適合用八珍湯;若是脾胃虛弱引起的,適合用六君子湯。脾胃能將穀物轉化為精微物質,進而生成氣血。

【注釋】女性在妊娠五到六個月時,如果出現胎兒生長緩慢、發育不良的情況,這往往是由於孕婦自身的體質較為虛弱。倘若這種情況是由氣血兩方麵都不足所造成的,那麼就適宜使用八珍湯進行調理;要是因為脾胃功能虛弱而導致的,就適合運用六君子湯。隻要能讓孕婦飲食狀況良好,身體逐漸強壯起來,使得脾胃能夠將食物順利運化生成精微物質,那麼氣血就會日益充足,胎兒也就會自然正常生長發育了。

八珍湯、六君子湯的藥方都在首卷可以找到。)

子喑症治

子喑表現為聲音嘶啞、微弱幾乎沒聲音,但並非完全說不出話。懷孕九月時,胎兒長大,阻滯相關脈絡,等分娩後,聲音自然會恢複正常。

【注釋】女性懷孕到九個月時,孕婦出現聲音變得細微、嘶啞不響亮的情況,這就稱為子喑。這並非像完全失聲,一點話語都不能說。因為少陰經的脈絡連於舌根,懷孕九個月時是腎脈滋養胎兒,到這個時候胎兒發育較大,阻礙了腎脈,使其不能向上到達舌根,所以聲音變得細微嘶啞。等分娩結束後,腎脈暢通,聲音就會自然恢複正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子啼腹內鐘鳴症治

黃連煎

孕婦腹內出現如鐘聲,或者像是嬰兒在腹內啼哭的情況,這種病症叫做子啼。古書雖有記載此病症,但並不常見,或許隻是偶然出現。古代方劑用空房中老鼠洞穴裡的土,與川黃連一同煎湯,名為黃連煎,服用後病症可自行痊愈。

【注釋】女性在懷孕期間,若感覺到腹內有類似鐘聲的響動,又或者好像是胎兒在肚子裡啼哭,這種情況在中醫裡被稱作“子啼”。雖然古代醫書對這種病症有所記錄,然而在現實中並不容易見到,也許隻是偶爾會出現。古代的醫方會采用空房間裡老鼠洞穴中的土,和川黃連一起加水煎煮成湯,這個湯方叫做黃連煎,孕婦服用之後,子啼的病症就會自行好轉。

臟燥症治

甘麥大棗湯

臟燥症表現為孕婦無緣無故時常悲傷難過,好像有神靈附身一樣,可用大棗湯治療。方劑由甘草、小麥和大棗組成,出自《金匱要略》,效果顯著。

【注釋】女性在懷孕期間,毫無緣由地經常陷入悲傷、哀痛情緒之中,仿佛有神靈依附在身上的這種狀態,被稱作臟燥。針對這種病症,適宜服用源自《金匱要略》的甘麥大棗湯。該方劑由甘草、小麥、大棗這三味藥組成,用水煎服後,治療臟燥的效果十分顯著。

鬼胎總括

鬼胎是因女子情思邪念,情感不暢,致使自身氣血凝結而生。其腹部逐漸脹大,如同懷有身孕的樣子。並非真的是與鬼神交接受孕,而是自身血氣凝聚形成的。

【注釋】所謂鬼胎,是由於女子內心的想法和期望未能實現,情誌受到影響,從而使得自身的氣血發生凝結,導致腹部慢慢變大,呈現出如同懷孕一樣的形態。古代有種說法,認為真的存在與鬼神交接而受孕的情況,但這種說法似乎缺乏依據。女性所患的石瘕、腸覃這兩種病症,也都會出現類似懷孕的症狀,它們同樣是由氣血凝結而形成的,由此便可知,與鬼神交接受孕這種說法肯定是不合理的。

腸覃石瘕症治

香棱丸

腸覃和石瘕從氣血角度區分,寒邪分彆客於腸外與子門。這兩種病症都類似懷孕之態,辨彆關鍵在於月經是否正常。石瘕用吳萸湯效果最佳,腸覃用香棱丸療效神奇。香棱丸由丁香、木香、茴香、川楝子、青皮、廣荗、三棱組成。

【注釋】《黃帝內經》記載:寒邪侵犯停留在腸外,與衛氣相互搏結,氣血運行不暢,邪氣附著,由此產生積聚,進而生出息肉。起初如雞蛋大小,逐漸增大到如同懷孕時腹部的大小,按壓感覺堅硬,推動可移動,月經仍按時來潮,這就是腸覃。石瘕生於子宮之中,寒邪侵犯子門,子門閉塞,氣血不通,應下行的惡血無法排出,瘀血留滯,腫物日漸增大,形狀如同懷孕,但月經不能按時來潮。二者都發生在女性身上,可采用疏導之法使病邪下行。從經文來看,這兩種病症雖都類似懷孕,腸覃是氣病而血未病,所以月經正常;石瘕先是氣病,而後影響到血,所以月經不來。石瘕適宜用吳萸湯治療,腸覃適宜用香棱丸治療。香棱丸由木香、丁香、茴香、川楝子、青皮、廣荗、三棱,用醋煮麵糊製成丸劑。

吳茱萸湯的藥方在首卷可見。)

胎前母子盛衰

母親氣血強盛而胎兒弱小,孕期易生病;母親身體衰弱而胎兒強壯,產後母親易患病。母親與胎兒狀態平和,無一方偏盛偏衰,分娩就會順利,無需擔憂。

【注釋】這裡說的是觀察孕婦與腹中所懷胎兒,存在盛衰的區彆。如果孕婦氣血強壯旺盛,但胎兒元氣虛弱,那麼在懷孕過程中必然容易出現多種病症;要是孕婦身體衰弱,然而胎兒元氣壯實,那麼產後這位母親必定容易生病。如果母親與胎兒都處於平和狀態,沒有一方出現偏盛或偏衰的情況,那麼無論是在懷孕階段還是產後,都能平安健康,可安心無憂。

通常認為,孕期多有氣血充足之象,但也應留意存在氣血不足的時候;產後多有氣血虧虛之症,不過也要仔細審察是否兼夾有餘之證。要明白產後常出現虧損的原因,從孕期母親與胎兒的盛衰情況去探究,就可預先知曉。


最新小说: 鬥羅:死遁歸來,修羅場裡當團寵 影帝他當眾抱走了死對頭 從十二形拳開始肉身成聖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數字化 現代曆史課,被皇帝們旁聽了 四合院:開局爆錘眾禽 靈泉空間,荒年帶娃找首長爹認親 入獄三年,歸來仍是大佬! 扶唐 哄我婚前試愛?閃婚哥哥死對頭他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