癇症總括
小兒癇症類似痙病和驚風,發作的時候會突然昏倒、抽搐,伴有流涎和發出聲響,一頓飯的工夫就蘇醒過來,如同沒有生病一樣。它分為陰癇、陽癇,還有驚癇、痰癇、食癇、風癇,病因與症狀各異。
【注釋】癇症之所以類似驚風、痙風,是指發作時患兒突然昏倒、身體抽搐,痰涎堵塞氣道,呼吸急促並發出聲響,這些表現與驚、痙兩種病症相似。但癇症發作時四肢柔軟,一頓飯時間就會蘇醒,過後就像沒病的人一樣,不像痙風那樣全身僵硬,一整天都不蘇醒。
所謂“陰”指的是陰癇,會出現臟腑陰寒的症狀;“陽”指的是陽癇,會出現臟腑陽熱的症狀。驚癇是因為受驚發熱引發,痰癇是由於痰邪導致,食癇是因飲食問題引起,風癇是感受風邪所致。這些癇症的症狀不一樣,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臨床時應當詳細辨證。
陰癇
陰癇屬於臟寒之病,發作時肢體厥冷,仰臥且肢體拘急,麵色呈現白中帶青,口吐白沫,聲音低微,脈象沉細。可用醒脾湯、固真湯、定癇丹治療,輕症用醒脾湯,重症用固真湯,病情緩解後用定癇丹調理。
【注釋】陰癇屬於陰寒內盛、臟腑虛寒的病症,大多是在慢驚風之後,痰邪侵入心包而引發。發作時患兒手足冰冷,仰臥且肢體拘攣緊迫,麵色青白,口中吐出白沫,發出的聲音微弱,脈象表現為沉細。病情較輕的,使用醒脾湯治療;病情較重的,使用固真湯治療。待病情緩解後進行調理,用定癇丹為主進行治療。
醒脾湯方劑可查看慢驚門相關內容)。
固真湯方劑可查看慢脾風相關內容)。
定癇丹
人參三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炒)茯神棗仁各五錢。炒)遠誌三錢,去心)琥珀三錢)天竺黃四錢)白術五錢,土炒)橘紅半夏薑製)天麻各三錢)釣藤鉤四錢)甘草二錢,炙)
將上述藥物一起研磨成細粉末,用煉蜜製成如榛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淡薑湯化開後服用。
陽癇
陽癇屬於腑熱之病,發作時身體發熱、出汗,患兒仰臥,麵色發紅,脈象數且洪大,牙關緊閉、急切啼叫並口吐涎沫,可選用龍膽湯、瀉清丸與抱龍丸治療。
【注釋】陽癇屬性為陽,是腑有熱邪的病症,大多是由於急驚風時祛風、下痰不徹底,時間久了導致形成這種病症。發作時身體發熱、自行出汗,患兒仰臥,麵色紅赤,脈象洪大且快,牙關緊閉拘急,有的還不停地啼哭喊叫,口中吐出涎沫。如果是風邪兼熱邪的情況,使用龍膽湯;若是肝經有熱,就用瀉清丸;要是痰涎壅塞嚴重,用四製抱龍丸來治療。
龍膽湯方劑可查看“噤口”相關內容)。
瀉清丸方劑可查看“急驚風”相關內容)。
四製抱龍丸
天竺黃五錢)辰砂二錢)膽星一兩)雄黃二錢)麝香一分半)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另外取麻黃、款冬花、甘草各五錢,加水煎煮,煮好後濾去藥渣,用小火將藥汁熬成膏狀,再與之前研磨好的藥末混合,製成如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化開後送服。
驚癇
驚癇是小兒受到奇異事物驚嚇,擾動神氣引發。發作時會吐舌、急切呼叫,麵色一會兒白一會兒紅,發作狀態就像有人要抓捕他一樣。可用安神的大青膏和鎮驚丸,對治療驚癇很有效。
【注釋】小兒的心肝熱邪旺盛,偶然被驚嚇之邪觸動,從而使得神氣混亂,最終形成癇症。發作的時候,小兒會吐出舌頭並急切呼叫,麵色一會兒變得蒼白,一會兒又變得通紅,表現出驚恐不安的樣子,就好像有人要來抓捕他一樣。治療時,先服用大青膏,之後再服用鎮驚丸,這樣癇症自然就會平定。
大青膏
天麻三錢)白附子二錢)青黛一錢,研)蠍尾一錢,去毒)朱砂一錢,研)天竺黃二錢)麝香三分)烏梢蛇肉一錢,酒浸,焙乾)
將上述藥物一同研磨細碎,再用煉蜜調和成膏狀。服用時,年齡較大的孩子每次服五分劑量,年齡小的孩子每次服三分劑量,用薄荷湯化開後服用。
鎮驚丸
茯神麥冬各五錢。去心)辰砂遠誌去心)石菖蒲棗仁各三錢。炒)牛黃一錢半)川黃連三錢,生)珍珠二錢)膽星五錢)釣藤鉤五錢)天竺黃五錢)犀角三錢)甘草二錢,生)
把以上的藥材共同研磨成精細粉末,接著用煉好的蜂蜜製成藥丸,每顆藥丸重量為五分。根據患兒年齡、病情斟酌用量,用淡薑湯送服。
痰癇
痰癇患兒平素就多痰,發作時痰液壅塞在喉嚨間,呼吸急促,甚至昏倒,還會口吐痰沫,可用一撚金與滾痰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