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總括
小兒腹痛存在四種病因,分彆是飲食因素、寒邪入侵、腸道寄生蟲擾動以及停食與感寒共同作用導致的疼痛相互侵擾。對於停食與感受寒邪同時引發的腹痛,臨床治療時一定要詳細分辨。
【注釋】小兒腹痛的病症,有四種類型,即寒痛、食痛、蟲痛、停食感寒痛。必須依據不同的症狀表現來進行治療,寒痛就用溫中的方法,食痛則采用消食導滯的辦法,蟲痛需使用安蟲的手段,停食感寒痛就要用消散之法。隻要調治得當,腹痛自然就會消除。
食痛
食痛是因傷食引發心胃部疼痛,進食後即刻疼痛,喜歡飲用涼水,厭惡食物,腹部脹滿,有嘔吐、便秘症狀,可斟酌選用承氣湯和平胃散。
【注釋】食痛這種情況,都是由於飲食沒有節製,食物積滯在體內不能消化所導致的,所以吃東西後馬上就會疼痛。其症狀表現為喜歡喝涼水,厭惡進食,腹部脹滿,泛吐酸水,大便秘結。應該先使用小承氣湯來瀉下積滯,如果瀉下之後仍然疼痛,就用香砂平胃散來消食導滯就可以了。
小承氣湯
大黃枳實麩炒)厚樸薑炒)
以生薑作為藥引,將相關藥材與生薑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後服用藥湯。
方歌)小承氣湯治腹痛,腹硬煩渴便不通,枳實厚樸大黃共,煎服便利立時鬆。
香砂平胃散
蒼術米泔水浸,炒)陳皮厚樸薑炒)甘草炙)縮砂研)香附醋炒)南山楂神曲炒)麥芽炒)枳殼麩炒)白芍炒)
以生薑作為藥引,將相關藥材與生薑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後服用藥湯。
方歌)香砂平胃傷食痛,下後仍痛用此和,蒼陳樸草縮香附,山楂曲麥枳殼芍。
寒痛
寒痛是由於中焦虛寒,脾臟受到寒邪侵襲。可看到患兒小便色白、指甲泛白、麵色多呈青色。患兒喜歡溫熱之物,伴有腹部脹滿,或者出現腹瀉。若四肢厥冷,在理中湯基礎上加附子一起煎煮。
【注釋】寒痛這種病症,大多是因為小兒脾胃中氣虛弱,又被風冷之邪侵犯,致使脾經受寒,所以會時不時地腹痛。症狀表現為小便色白、指甲顏色白、麵色常顯青色,喜歡喝溫熱的飲品,有的還會腹部脹滿、腹瀉,此時適宜用理中湯來溫中散寒。要是出現四肢厥冷的情況,這表明兼屬少陰經病症,那就需要在理中湯裡加上附子。
理中湯方劑見“不乳”相關內容)
蟲痛
蟲痛是因腹中蟲體活動導致腹部疼痛,患兒麵色忽而發青、忽而發紅、忽而發白,疼痛發作一陣後又停止,還會嘔吐清稀口水,采用安蟲與調理中焦的方法治療最為合適。
【注釋】所謂蟲痛,是因為腹中的寄生蟲活動而引起腹部疼痛。其症狀特點為患兒麵色變化不定,時而發紅,時而發青,時而發白,疼痛一陣發作一陣停止,還時常吐出清稀的口水。此時千萬不能隨意使用攻下之法,應當以安蟲為主要治療原則,如此腹痛症狀就能消除。對於新發的蟲痛,用錢氏安蟲散進行治療;如果疼痛持續很久沒有痊愈,就用加減理中湯來治療。
錢氏安蟲散
胡粉炒黃)鶴虱炒黃)白礬枯)川楝子各二錢五分。去皮核)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狀,每次服用一匙,年齡稍大的孩子服用五分,用米湯調和後送服,在疼痛發作的時候服用。
加減理中湯方劑見“蟲吐”相關內容)。
內食外寒腹痛
小兒若內傷乳食,又外感寒邪,就會導致發熱、怕冷,同時伴有腹痛。患兒厭惡進食、嘔吐,常常啼哭不止,此時應趕緊煎煮藿香和中湯來治療。
【注釋】小兒由於在內傷了乳食,在外又感受了寒邪,於是使得乳食與寒邪凝結在一起,導致腹中疼痛。其症狀表現為發熱、怕冷,而且還伴有腹痛、厭惡進食、嘔吐,啼哭不停,針對這種情況,需用藿香和中湯進行治療。
藿香和中湯
藿香砂仁研)羌活蒼術米泔水浸)陳皮厚樸薑炒)甘草生)山楂香附炙)白芷蘇葉川芎
以生薑作為藥引,將相關藥材與生薑一起加水煎煮,煎好後服用藥湯。
方歌)藿香和中治腹疼,內傷食滯外寒風,藿砂羌蒼陳樸草,山楂香附芷蘇芎。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