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六君子湯
人參白術炮薑陳皮半夏製)茯苓炙甘草升麻蜜炙)柴胡醋炒)肉桂
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加味六君虛五鞕,人參白術共炮薑,陳半茯苓炙甘草,升麻柴胡肉桂良。
五遲
小兒生來氣血虛弱,筋骨軟弱,難以正常行走,牙齒生長緩慢,頭發稀疏,坐立不穩,說話也遲緩。治療以加味地黃丸為主,之後用補中益氣湯繼續調治。若有邪氣侵犯心氣,宜用菖蒲丸;若因血虛導致頭發遲緩生長,苣勝丹較為適宜。
【注釋】小兒五遲這種病症,大多是由於父母氣血虛弱,使得孩子先天就有所虧虛。導致孩子出生後筋骨軟弱,走路困難,牙齒生長不迅速,坐立不穩,這些都是因為腎氣不足。首先用加味地黃丸來滋養孩子的血液,接著用補中益氣湯來調養孩子的元氣。足少陰經是腎經,腎的榮華表現在頭發上,如果少陰的氣血不足,就不能向上滋養頭發,這種情況用苣勝丹治療。還有因為受驚邪侵入心氣,到了四五歲還不能說話的,用菖蒲丸治療。
加味六味地黃丸
熟地黃一兩)山萸肉一兩)懷山藥炒)茯苓各八錢)澤瀉牡丹皮各五錢)鹿茸三錢,炙)五加皮五錢)麝香五分)
把上述藥物一起研磨成細粉末,用煉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年齡較大的孩子每次服用二錢,年齡小些的孩子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鹽湯送服。
補中益氣湯方劑見“飧瀉”相關內容)。
苣勝丹
當歸洗,焙)生地黃白芍藥各一兩。炒)苣勝子二兩,碾)胡粉三錢,碾)
將上述藥物共同研磨均勻,用煉蜜製成如黍米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以煎好的黑豆湯送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菖蒲丸
人參石菖蒲麥門冬去心)遠誌去心)川芎當歸酒洗)乳香朱砂各一錢。水飛)
把上述藥材都研磨成細粉末,用煉製好的白蜜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在飯後一段時間,用米湯送服這些藥丸。
鶴膝風
小兒若先天稟賦不足,身體肌肉消瘦,缺少健壯之態,膝骨向外露出如同鶴膝。這大多是因腎弱,難以化生骨髓,致使血脈無法滋養,筋脈攣縮,膝蓋部位時常因風痰停留而作痛。應先服用大防風湯,隨後接著服用補腎地黃丸,不可耽擱。
【注釋】小兒患鶴膝風,多是因為先天稟賦不充足,氣血無法滋養全身,肌肉逐漸消瘦,進而導致骨節顯露在外,筋脈發生攣縮,大腿漸漸變細,而膝蓋卻愈發腫大。這些情況主要是由於腎虛,不能化生骨髓所造成的。
必須先服用大防風湯,之後再用補腎地黃丸進行治療,如此氣血充足後,病症自然會痊愈。
大防風湯
人參白術土炒)茯苓甘草炙)熟地黃當歸身白芍藥炒)川芎黃芪蜜炙)羌活防風附子製)杜仲牛膝
以生薑和大棗作為藥引,與方中諸藥一同加水煎煮,待煎好後,服用所煎出的藥湯。
方歌)大防風湯八珍芪,羌防附子杜仲移,榮筋更有川牛膝,虛風鶴膝最相宜。
補腎地黃丸方劑見“五軟”相關內容)。
解顱
小兒解顱之症實在可憐,多因先天受損,腦髓乾涸。表現為麵色蒼白,身形瘦弱,雙眼多白睛,好似憂愁煩悶之態。可服用補腎地黃丸,先以補陽扶元散調理。還有封囟散療效極佳,用時攤開貼敷可保平安。
【注釋】解顱這種病症,指的是囟門過大,骨縫不能閉合。腎主生髓,腦為髓彙聚之處,就像海一樣。如果腎氣虧損,腦髓就會不足,如同花木沒有根。症狀表現為麵色蒼白無華,身體瘦弱,眼睛中白睛較多,常常呈現出悲傷憂愁、很少歡笑的樣子。治療應以補養腎氣為主,首先用補腎地黃丸滋補陰氣,接著用扶元散補養元氣,同時外用封囟散攤開貼敷。這樣精血稍有充足,或許能轉危為安。
補腎地黃丸、扶元散這兩個方劑都在五軟病症中有記載)。
封囟散
柏子仁防風天南星各四兩)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細粉末,每次取用一錢,用豬膽汁攪拌均勻,攤在紅色絹帛上,根據囟門大小裁剪後貼敷。每天更換一次,不能讓藥物變乾,要時常使用溫水濕潤藥物。
囟陷
小兒為何會出現囟門下陷呢?這是因為長期腹瀉導致脾虛虧損,表現出虛弱之態。可見麵目呈現青黃色,四肢發涼,六脈沉緩,精神萎靡。此時,最適宜用補中益氣湯,服用固真湯也會有奇特的療效。外用烏附膏攤開貼敷,其溫中理脾的功效顯著。
【注釋】小兒臟腑有熱,口渴而大量飲用湯水,從而引發瀉痢。時間一長,脾氣就會變得虛寒,無法向上充養腦髓,所以囟門凹陷成坑,這種情況稱為囟陷。症狀表現為麵目呈現青黃色,四肢冰冷,六脈跳動沉緩,神氣萎靡不振。首先要用補中益氣湯提升中氣,接著用固真湯溫補脾臟,同時外用烏附膏攤開貼在囟門凹陷之處,效果極佳。
補中益氣湯該方在飧瀉病症中有記載)。
固真湯該方在慢脾風病症中有記載)。
烏附膏
雄黃二錢)川烏附子各五錢。生)
把上述藥物研磨成細粉末,取帶根葉的生蔥細細切碎,然後舂杵至爛,加入前麵研好的藥末,一同煎熬製成膏劑。每天早晨空腹時,將此膏貼在囟門凹陷處。
囟填
囟門腫起是因為氣向上衝逆,對於此症,其中的虛實情況一定要分辨清楚。患兒若毛發乾枯憔悴、頻繁出汗、胸部滿悶、呼吸急促、口唇發紅。若是肝盛,瀉青丸療效最佳;若是裡熱,大連翹飲就可以用。因表邪所致,可用防風升麻劑;若囟門堅硬且發涼,屬於陰證,就用理中湯。
【注釋】囟填指的是囟門部位腫起。這大多是因為喂養沒有節製,寒邪或熱邪侵襲脾經,使得臟腑功能失調,氣向上衝逆,從而導致囟門填脹腫突。臨床表現為毛發乾枯沒有光澤,頻繁出汗,胸部滿悶、呼吸急促,口唇顏色發紅。治療時必須分辨虛實,若是肝氣過盛,用瀉青丸治療;若是體內熱邪強盛,用大連翹飲治療;若是因表邪導致,用防風升麻湯治療;若囟門堅硬且不發熱,屬於陰證,用理中湯治療。
瀉青丸該方在急驚風病症中有記載)。
大連翹飲
柴胡荊芥連翹去心)木通滑石水飛)梔子蟬退去足翅)瞿麥當歸酒洗)赤芍藥黃芩甘草生)防風
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連翹飲治熱上衝,柴胡荊芥翹木通,滑石梔子蟬瞿麥,歸芍黃芩草防風。
防風升麻湯
麥冬去心)木通甘草節山梔升麻防風
以淡竹葉作為藥引,與其他藥物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後服用所煎出的藥湯。
方歌)防風升麻湯,囟填效非常,麥冬木通草,山梔升麻防。
理中湯方劑見“不乳”相關內容)。
中惡
小兒神氣尚未充實,一旦受到外邪侵害,哪裡能夠自行抵禦。會出現目閉、麵青、驚恐煩悶、神誌錯亂的情況,此時蘇合香丸與皂角的功效奇特。
【注釋】小兒神氣還未充足,一旦被邪惡之氣侵犯,自身無法抵禦,自然會神魂不安,出現眼睛緊閉、麵色發青、煩悶混亂甚至不省人事的症狀。治療時,內服蘇合香丸來祛除邪氣,外用皂角研成的粉末來開通閉塞。患兒打出噴嚏,氣息通暢後就會蘇醒。
蘇合香丸該方在肛門內合病症中有記載)。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