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坐
鱗坐痘是指兩臀部位的痘疹如同鱗片般聚集,需立刻進行治療,切莫遲疑。痘疹若呈現平扁、灰暗、滯澀之態,用鬆肌通聖散療效顯著;若痘疹板硬、顏色紫黯,歸宗湯則有神效。
【注釋】所謂鱗坐痘,是指兩臀上的痘疹聚集在一起,如同鱗片。這是由於毒火過於旺盛,攢聚在人體至陰的部位。如果不趕緊治療,病情很快就會惡化。倘若痘疹表現為平扁、灰暗、滯澀,就以鬆肌通聖散來主治;若痘疹板硬且顏色紫黯,就用歸宗湯來主治。
鬆肌通聖散方劑見“蒙頭症”相關內容)。
歸宗湯方劑見“發熱症”相關內容)。
囊球
囊球痘是指痘疹在陰囊部位分布密集,毒邪聚集於此,情況最為棘手。應立即使用散結湯進行調治,使毒邪宣泄、熱邪解除,才能恢複安康。
【注釋】陰囊是腎臟在體表的關鍵外候之處。如果此處痘疹出現且分布稠密,這是毒邪聚集在此的表現。
適宜用散結湯來主治,使毒邪疏解、氣血通暢,如此病症才有望痊愈。
散結湯
荊芥羌活牛蒡子炒)升麻川芎丹皮紫花地丁赤芍木通紫草青皮山楂
以蘆筍十株作為藥引,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散結湯中藥堪誇,荊芥羌蒡共升麻,川芎丹皮地丁芍,木通紫草青山楂。
抱膝
兩膝部位的痘疹唯獨稠密,因其部位得名抱膝痘。必須防範灌漿時漿液難以向下到達足部,應迅速用鬆肌通聖散治療。
【注釋】抱膝痘,是指全身痘疹分布稀疏,唯獨兩膝部位的痘疹攢聚成餅狀。這是因為毒氣凝聚在膝蓋處,到了痘疹灌漿的時候,恐怕漿液難以向下流到足脛部位。適宜使用鬆肌通聖散並加入牛膝,以促使透發,效果十分迅速。
鬆肌通聖散方劑見“蒙頭症”相關內容)。
無根
足踝以下部位不見痘疹的形跡,毒熱錮蔽,這種情形大多凶險。應當儘快驅散毒邪、扶助脾氣,快癍越婢湯會有功效。
【注釋】足踝以下歸屬於脾經,如果周身都有痘疹,唯獨這個部位沒有,這種情況叫做無根,這是毒邪阻滯在脾經。而足部是至陰之地,若不健運中焦、振奮脾氣,藥力難以到達下部,所以要用快癍越婢湯來促使痘疹透發。
快癍越婢湯
黃芪蜜製)桂枝防風白芍藥炒)甘草生)
以生薑、紅棗作為藥引,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快癍越婢藥最靈,黃芪桂枝及防風,白芍甘草薑棗引,煎服之後痘自生。
蛇皮
蛇皮痘,其形態如同蛇皮,痘疹隱隱約約、叢簇而生且分布散漫。若毒邪較輕,用歸宗湯調治;若毒邪較重,宜用必勝湯搭配豬尾膏。
【注釋】痘疹出得叢集成片,分布散漫沒有規律,這種情況叫做蛇皮痘。在剛出現痘疹點的時候,可見痘疹隱隱約約、叢聚細密,這是由毒火導致的。用歸宗湯來攻毒,病情嚴重的,就用必勝湯輔助豬尾膏來救治。
歸宗湯方劑見“發熱症”相關內容)。
必勝湯方劑見“見點症”相關內容)。
豬尾膏方劑見“鎖唇症”相關內容)。
蠶種
痘疹出現的形狀如同蠶種下布一樣稠密,這表明凶險的毒邪勢力強盛,病情逆而凶險。需立刻使用歸宗湯進行救治,若能使毒邪疏散、痘疹發起,患者才有生存的希望。
【注釋】痘疹出得稠密,如同蠶種下布,這種情況叫做蠶種痘。這是因為凶險的毒邪過於強盛,病情極其凶險。要馬上用歸宗湯來攻毒,讓毒邪疏散、痘疹發起,這樣患者才有存活的可能。
歸宗湯方劑見“發熱症”相關內容)。
燕窩
痘形累累如同燕窩,痘疹相互聯絡細密,不能形成獨立的顆粒。外治需將燕脂膏點塗在痘疹上,內治應服用涼血解毒的藥劑調和身體。
【注釋】痘疹出現時,累累相連,彼此聯絡緊密且細密,無法形成獨立的顆粒狀,所以將其稱作燕窩痘。治療時,外部適宜采用燕脂膏貼敷的方法,內部適宜服用涼血解毒湯來調和身體。
胭脂膏方劑見“蒙骩症”相關內容)。
涼血解毒湯方劑見“結痂落痂症”相關內容)。
鼠跡
四五粒痘疹相連的情況名為鼠跡痘,若周身皆是則病情嚴重,少數幾處則病情較輕。需儘快用歸宗湯攻解毒熱,使痘疹相並成泡,才有望痊愈。
【注釋】痘疹出現時,有四五粒或者六七粒相聚粘連在一起,這種情況叫做鼠跡痘。若隻在一兩處出現,病情較輕;若周身都有,病情就嚴重。要儘快用歸宗湯攻毒,讓痘疹相互合並形成水泡,毒邪才能得以解除,這樣才有痊愈的希望。
歸宗湯方劑見“發熱症”相關內容)。
疊錢
痘疹形態平伏,沒有明顯顆粒,成團攢聚好似疊起的銅錢。外治采用燕脂膏調敷貼法,內治服用涼血攻毒的藥劑,病症才能痊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注釋】痘疹已經出現痘點,但平伏不隆起,顆粒界限不分明,成團地攢聚在一起,形狀如同疊起來的銅錢,這是血熱毒盛的表現。外治使用燕脂膏貼敷,內治用涼血攻毒飲進行治療。
胭脂膏方劑見“蒙骩症”相關內容)。
涼血攻毒飲方劑見“見點症”相關內容)。
環珠
痘疹出現時圍繞生長,形狀如同成環的珠子,這是毒氣壅滯導致的,應儘早謀劃治療。清熱解毒湯是妙方,待毒邪解除、痘疹灌漿,病症自然消除。
【注釋】名為環珠痘,是因為痘疹出現時呈圍繞狀生長,外形如同成環的珠子。這是由毒氣壅滯引發的,應當儘早進行治療,以清熱解毒湯為主方,使得毒邪解除、痘疹開始灌漿,那麼相關病症自然就會消除。
清熱解毒湯方劑見“見點症”相關內容)。
浮萍
看上去有痘點,但觸摸卻無實體,痘疹參差不齊、顏色紫黯,如同浮萍,需迅速使用涼血攻毒的藥劑,促使毒邪疏散、痘色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