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種
若小兒麵部呈現紅潤之色,精神飽滿且光彩明亮、透徹暢達,印堂、山根、年壽、眼下、口角等部位沒有青暗之色。雙眼黑白界限清晰,目光平視端正,越端詳越能感覺到其眼神中透著神氣與精光。囟門既不凹陷,也不隆起。頭部沒有解顱囟門遲閉)的情況。鼻孔大小正常。呼吸氣息清新不渾濁。聲音清脆響亮。天柱骨端正,頸部不歪斜。身體骨肉比例相稱,且肌肉緊實,胖則不顯贅肉,瘦則不露骨頭。小便射程遠且尿量長,陰囊緊實小巧,微微帶有紫黑色,如同荔枝殼的顏色。身上沒有癬、瘡、疥等皮膚病。頸部沒有結核。腹部沒有積聚的硬塊。形體與元氣充實。精神狀態強健。臟腑功能協調順暢。脈象平和。
具備以上特征的小兒,都適合種痘。
不可種
若小兒麵色呈現青白之色,或者黧黑、萎黃,毫無喜悅神色,缺乏精神光彩。雙眼黑睛多而白睛少,白睛還帶有青色,目光斜視,眼神昏暗、沒有神采。存在囟門凹陷或囟門隆起的情況,有解顱囟門遲閉、頭縫開解)、囟門不閉合的現象,或是出現五軟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五硬頭項硬、口硬、手硬、足硬、肌肉硬)、龜胸、龜背、鶴膝等病症。鼻孔狹小,氣息渾濁。聲音不響亮、不悠長,肌肉鬆弛不緊實,骨頭鬆軟如同發麵一般。身體瘦弱,沒有厚實肌肉。身上患有癬、瘡、疥等皮膚病。腹部有疳積。頸部有結核。病後元氣尚未恢複。平素就有驚癇病症。失去母乳喂養之後,出現氣血不足。脾胃功能虛弱,精神倦怠。脈象不平穩。
具備以上情況的小兒,都不適合種痘。
凡是小兒的父母,行事粗心大意,不懂得調護保養,不聽從禁忌事項,不相信醫藥,對孩子過度溺愛、驕縱放任的,也絕對不能為其孩子種痘。
水苗種法
種痘的時候,需要仔細查看小兒狀況,若其氣血調和順暢,臟腑均衡平穩,體內沒有被痰熱、積食所傷,體外也沒有受到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的侵犯,才可以用上等的痘痂為其種痘。一歲的小兒,使用二十多粒痘痂;三四歲的小兒,使用三十多粒痘痂。將痘痂放置在乾淨的瓷盅內,用柳木做成的杵,把痘痂碾磨成細粉末,往瓷盅內滴入三五滴乾淨的水,春天水溫適中時用,冬天則需用溫熱的水。如果粉末乾了,就再加入幾滴,總之以調至均勻為宜,不乾燥也不過於濕潤。取一些新棉花,攤成極薄的片狀,將調好的痘痂屑包裹在裡麵,捏成棗核的形狀,用紅線拴住,還要留出一寸左右,過長就剪去。把做好的痘苗放入鼻孔,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則,且不能離開人,要時刻看守。倘若小兒用手去擺弄,要立刻製止。如果痘苗被噴嚏打出,要馬上將痘苗塞回鼻內,不能有絲毫遲緩,以免泄掉痘苗之氣。下苗後以六個時辰為標準時間,然後取出痘苗。要是遇到天氣極為寒冷,可多留一會兒;要是時令氣候暖和,早取一會兒也可以,這需要根據當時實際情況斟酌決定。痘苗取出之後,痘苗之氣會逐漸進入體內,傳遍五臟。到第七天開始發熱,發熱三天後痘苗顯現,痘苗顯現三天後出齊,出齊三天後開始灌漿,漿水飽滿三天後回水結痂,至此種痘就大功告成了!
五臟傳送之理
鼻子,是肺的外在孔竅。水苗種痘法,將痘苗塞於鼻中,痘苗之氣首先傳至肺,肺主宰皮毛;接著肺將氣傳於心,心主宰血脈;心再傳氣於脾,脾主宰肌肉;脾傳氣至肝,肝主宰筋;肝傳氣給腎,腎主宰骨骼;痘毒原本藏於骨髓之中。感受痘苗之氣後發作,痘毒會從骨髓全部傳至筋,這樣腎臟的毒就解除了;從筋全部傳至肌肉,肝臟的毒就解除了;從肌肉全部傳至血脈,脾臟的毒就解除了;從血脈全部傳至皮毛,心臟的毒就解除了;從皮毛全部傳至痘疹顆粒,肺臟的毒就解除了。五臟的毒依次逐層解除,然後痘毒化為漿水,痘疹結痂脫落。這就是種痘時痘毒傳送的先後順序,不可不知。
旱苗種法
旱苗種痘的方法,使用一根約五六寸長的銀管,將其頸部彎曲,把痘痂研磨得極其細碎,放置在銀管一端。按照男左女右的規則,對準小兒鼻孔將痘痂粉吹入,到第七天也會發熱。如今大多采用這種方法,是因其操作簡便快捷,能直接將痘苗送入,不會出現痘苗脫落而導致苗氣泄漏的問題。隻是擔心後人運用不當,輕輕吹的話,痘苗不能迅速進入;用力過猛吹,又會讓小兒難以承受。而且還擔心小兒流涕過多,痘苗隨著鼻涕流出,這樣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如今想要將種痘方法流傳後世,應當選取平和穩當、萬無一失的方法來效法。這就是唯獨選用水苗法的原因。
痘衣種法
對於正在出痘的小兒,當痘疹長漿且漿水充足時,此時其痘氣充盛。有人會取該小兒貼身穿的裡衣,給未出過痘的兒女穿上,連穿兩三日,夜間也不脫下,到第九日或第十一日就會開始發熱,這就是所謂的衣傳之法。然而,這種方法可能因痘氣較弱而不能透徹地引發反應,所以常常出現不發熱、不出痘的情況,可見此方法並不靈驗,因此不可采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痘漿種法
有人會挑選出痘過程順利的小兒,用棉花蘸取其痘漿,按照男左女右的方式,塞進未出痘小兒的鼻中,這樣也能引發小兒出痘。但在取痘漿的時候,若不讓小兒本家知曉,偷偷捏破痘疹獲取痘漿來用作種痘,會使原本出痘小兒的真氣外泄,痘毒無法順利化解,這是殘忍且違背天理、喪失仁愛之心的行為。誌同道合的醫者一定要對此深感厭惡並堅決杜絕,又怎麼能明知其錯還去效仿呢!
信苗
在種痘後發熱之前,小兒麵部有時會忽然出現類似痘的顆粒,這被稱作信苗,它預示著痘疹即將發作,是痘毒外顯的標誌。如果信苗顏色發紅且質地柔軟,可任其自行消退。但要是信苗呈現紅紫色且質地堅硬,如同魚眼一般,就需趕緊用銀針挑破,然後敷上二聖散,如此便不會有危險。
二聖散
明雄黃、紫草二者用量相等)
將兩味藥共同研磨成細粉末,用油脂胭脂調和後敷用。
補種
種下痘苗後,應該安排親近可靠的人在小兒身邊看守,這是擔心其他人看護時不夠用心。要是將此事看得平常,看守疏忽,隻怕小兒因厭惡痘苗塞在鼻中,時不時把它捏出,一旦痘苗之氣泄漏,種痘大多就不會有效果。所以,存在種了痘卻不發作的情況。然而,有的小兒五臟壯實,不接受痘苗之氣,難以讓痘苗之氣傳入體內,這也會導致種痘後不發作。還有的小兒胎毒深藏,潛伏蓄積在體內,即便痘苗之氣傳到,也無法將胎毒引出,同樣會不發作。這些情況都應當以超過十一天為期限,過了這個時間還不發作,然後觀察天時是否和順,若天時適宜,再重新補種也可以。
自出
種痘一般以七天為期限。痘苗之氣傳遍五臟後才發熱,這是正常情況。也有到第九天、第十一天才發熱的,這是因為痘苗之氣在體內傳送遲緩,也不必過於擔憂。倘若在五天之前就發熱,此時痘苗之氣還未傳至,痘毒又怎麼會發作呢。這必然是因為種痘之後,恰好碰到流行的時疫之氣,小兒感染後引發的。這屬於自然出痘,並非是痘苗之氣引出的。種痘的人不可不了解這點,應當在種痘之前,預先把這個道理向相關人員說明。
治法
種痘的目的是引導痘毒透達體表,趁著小兒平安無病時進行,本應順遂吉祥,為何還要談及治療呢。然而,擔心痘疹患兒的家人過度溺愛,致使孩子生活作息不謹慎,飲食沒有節製,疾病便由此而生,所以治療之法也難以避免。此時,應當完全依照治療自然出痘正痘)的方法來施治就可以了。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