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氣血最為充盛的是陽明經,太陽經和厥陰經的氣相對較少。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這“二少”與“太陰”經,常常血液不足。血液虧虛時,應行氣並補養血脈;氣少的情況,在破血的同時宜補氣,隻有氣血都充足,治療才容易成功。厥陰經和少陽經多有相火,若在這兩經循行部位發生癰疽,最難平複。
【注釋】人體的十二經脈,存在氣血多少的差異。氣血充足的經脈,病症容易痊愈;氣血稀少的經脈,病症難以治愈。瘍醫明白這個道理,臨床時就能預先知曉癰疽、瘡瘍從始至終的難易程度,從而用藥時消補之法才恰當。比如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這兩條經脈通常氣多血多;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厥陰肝經,這四條經脈通常血多氣少;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這六條經脈通常氣多血少。一般治療原則為:血多的經脈,治療時可破血;氣多的經脈,治療時可行氣。氣少的經脈,病症難以起發,適宜采用托補的方法;血少的經脈,病症難以收斂,適宜滋養。氣血都充足,病症就容易起發,也容易收斂。唯有手足厥陰、手足少陽這四條經脈,相火格外旺盛,若在這四條經脈循行部位發生癰疽,肌肉難以生長,瘡口難以愈合。倘若過度使用峻猛的驅毒藥物,損耗氣和血,必定難以取得療效。所以明確各經脈氣血的多少,用藥就不會出現隨意發汗、隨意攻下的弊端。
癰疽總論歌
【方歌】癰疽原是火毒生,經絡阻膈氣血凝。外因六淫八風感,內因六欲共七情,飲食起居不內外,負挑趺撲損身形,膏梁之變榮衛過,藜藿之虧氣血窮。疽由筋骨陰分發,肉脈陽分發曰癰,瘍起皮裡肉之外,瘡發皮膚癤通名。陽盛焮腫赤痛易,陰盛色黯陷不疼,半陰半陽不高腫,微痛微焮不甚紅。五善為順七惡逆,見三見四死生明。臨證色脈須詳察,取法溫涼補汗攻。善治傷寒雜症易,能療癰疽腫毒精。
【注釋】經典中說,各種疼痛、瘙癢、瘡瘍等病症,大多與心火相關,所以說癰疽原本是由火毒所引發。癰疽的產生,都是因為營衛不足,氣血凝結,經絡受到阻隔。所以說“經絡阻隔氣血凝”。其病因有三類:外因、內因以及不內外因。外因方麵,是由於春季的風,夏季的熱暑,長夏的濕,秋季的燥,冬季的寒。這些時令之氣按時到來,便是正氣;若不按時令到來,或者過於強盛,就成為了淫邪。凡是這六淫邪氣導致的病症,都屬於外因。也有因八風相互感應而致病的情況,比如冬至日,正北方吹來的大剛風;立春日,東北方吹來的凶風;春分日,正東方吹來的嬰兒風;立夏日,東南方吹來的弱風;夏至日,正南方吹來的大弱風;立秋日,西南方吹來的謀風;秋分日,正西方吹來的剛風;立冬日,西北方吹來的折風。這些風按時令而至,有助於生養萬物;若不按時令而至,就會殘害萬物。人若感受這些異常之風,在內會引發重病,在外則會產生癰腫。凡是這八風導致的病症,同樣屬於外因。所以說“外因六淫八風感”。內因方麵,起源於耳聽靡靡之音,眼觀邪異之色,鼻聞腐臭之氣,舌貪美味珍饈,心思過度勞累,意念妄生雜念,這些都會損耗人的神氣,凡是這六欲導致的病症,都屬於內因。另外,過度喜悅會損傷心臟,過度憤怒會損傷肝臟,過度思慮會損傷脾臟,過度悲傷會損傷肺臟,過度恐懼會損傷腎臟,憂愁太久會導致氣機鬱結,突然受驚會導致氣機收縮。凡是這七情導致的病症,也都屬於內因。所以說“內因六欲共七情”。不內外因方麵,是由於飲食沒有節製,起居不加謹慎。過度飲用醇酒,會產生火熱,消耗灼傷陰液;過度飲用茶水,會滋生濕氣、停聚水飲;過度食用蔥、蒜、韭、薤、興渠或花椒、胡椒、辣椒、桂皮、薑)等辛辣食物,會損耗氣血;飲食饑飽失常,會損傷脾胃,這些都是飲食導致的疾病。白天過度勞累,從事挑擔、搬運重物,或者跌倒、撲傷、閃挫、墜落等,損傷身體;夜晚不能安靜休息,勉強行房事,損耗精氣,這些都是起居導致的疾病。因常吃肥膩美味食物而發病的,大多會使人營衛運行不暢,火毒在體內結聚;因常吃粗茶淡飯而發病的,大多會使人胃氣不充實,氣血虧虛,這些也都屬於不內外因。人的身體,總計有五層結構:皮、脈、肉、筋、骨。發於筋骨之間的,名為疽,屬於陰證;發於肌肉與血脈之間的,名為癰,屬於陽證;發於皮膚與肌肉之間的,叫做瘍毒;僅發於皮膚表麵的,叫做瘡癤。凡是癰疽陽證明顯的,初期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顏色鮮紅,這種情況容易破潰也容易收斂,病情順,容易治療,因為它屬於陽證。陰證明顯的,初期表現為顏色黯淡不紅,患處塌陷不腫,堅硬如木且不疼痛,這種情況難以破潰也難以收斂,病情逆,治療困難,因為它屬於陰證。半陰半陽的病症,表現為漫腫而不高突,微微疼痛不太明顯,稍有紅腫但不發熱,顏色不太紅,這種病症較為凶險。若能根據具體症狀恰當施治,把握合適的治療方法,就能轉險為安,否則病情就會惡化。五善,是指五種良好的症狀,各種瘡瘍出現這些症狀,表明病情順,容易治療。七惡,是指七種險惡的症狀,各種瘡瘍出現這些症狀,表明病情逆,難以治療。凡是患癰疽的人,出現五善症狀為病情順,出現七惡症狀為病情逆。若出現三種善的症狀,患者必定能存活;若出現四種惡的症狀,患者必死無疑。醫生在臨證時,必須詳細觀察患者的麵色與脈象,適宜用溫藥的就用溫藥,適宜用涼藥的就用涼藥,適宜用補藥的就用補藥,適宜發汗的就發汗,適宜攻下的就攻下,這樣才可能對治療有所幫助。而且外科的癰疽病症,就如同內科的傷寒病症。善於治療傷寒,那麼各種雜病就沒有不容易治療的;能夠治療癰疽,那麼各類瘡瘍的治療也會非常精妙。這是因為能夠辨彆病症的表裡、陰陽、虛實、寒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癰疽陽症歌
陽證癰疽在初期時,局部會出現焮熱、發紅、疼痛的症狀,根部收束,癰腫的邊緣清晰,腫脹高突猶如彎弓。發病七日左右,疼痛有時發作有時停止,到十四天左右瘡內會逐漸開始生出膿液。隨著膿液的排出,疼痛會逐漸減輕,患者精神也會清爽起來,腐肉脫落,新肉生長,氣血充足。新生的嫩肉如同珍珠般,顏色美觀,而且鮮嫩滋潤如同石榴花的紅色。如此自然不會出現七惡的情況,而應當是五善都具備。要知道這屬於純陽症,通過合理的醫藥調理,自然能夠取得良好療效。
【注釋】凡是癰疽在初期,出現局部焮熱、發紅、疼痛且根部收束的情況,“根束”意味著癰腫周圍的紅暈不會擴散;“盤清”指的是癰腫界限清晰,不會出現漫腫的現象;“腫如弓”表示癰腫高突。這些都是典型的陽症表現。所以這類癰疽在潰膿、脫腐、生新肉以及收口等過程,都相對容易。
癰疽陰症歌
陰證癰疽初期,患處如同粟米般大小,不發紅、不腫脹,疙瘩堅硬,觸之如木般堅硬且不疼痛,也沒有焮熱之感,瘡根平塌且範圍較大,色澤黯淡毫無光澤。到第七天之後,既不潰破也不腐壞,患處呈現塌陷發軟,裡麵沒有膿液,如同空倉。瘡口表麵生出一層皮膜,如同脫下的甲片,瘡孔中間結有顆粒,好似花朵含著種子。流出的膿液呈紫黑色,質地稀薄且氣味臭穢。如果出現七惡的症狀,必定會死亡。要知道這屬於純陰症,即便遇到像岐伯、黃帝時期那般高明的醫生,患者生命也難以長久。
【注釋】凡是癰疽剛開始時,呈現粟米大小的疙瘩,不發紅、不腫脹,沒有焮熱感,堅硬如木且不痛,瘡根向四周散漫開來,顏色黯淡沒有光澤,這些都屬於陰證的表現。因此,這類癰疽不容易潰破腐壞,內部空虛無膿,瘡口生出類似甲片的皮膜不脫落,瘡孔中有結子,猶如花中含子,流出紫黑色、稀薄且臭穢的膿液,這些情況都表明病症很難治愈。
癰疽半陰半陽歌
陰陽相兼的病症屬於凶險之症,陽的表現多則吉祥,陰的表現多則凶險,生死的預兆明顯。這種病症看似陽症,卻僅有輕微疼痛、輕微焮腫;又看似陰證,局部是半硬半腫,腫勢不高。腫而不能破潰,是因為脾氣虛弱;破潰後卻難以收斂,是由於膿液過多。雖然可能同時兼有五善的症狀,但也難以完全避開七惡的症狀。如果患者飲食能知美味,大小便調和,尚且可以治療。按照正確的方法施治,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使陽氣增長、陰氣消退,病情自然能夠得到調理。
【注釋】凡是癰疽,看起來像陽證但焮熱、腫痛不很明顯,看起來像陰證但又不像陰證那樣堅硬如木、平塌下陷,這類病症就屬於半陰半陽的凶險之症。如果逐漸出現善症,患者就能生存;如果逐漸出現惡症,患者就會死亡。
癰疽五善歌
心善表現為精神爽朗,言語清晰,舌頭潤澤鮮活,不煩躁,不口渴,醒時與睡時都安寧。肝善表現為身體輕便靈活,不會無故發怒、驚恐煩擾,指甲顏色紅潤,小便調和,排便順暢。脾善表現為口唇滋潤,能知食物滋味且喜歡增加飲食,膿液色黃濃稠而不穢臭,大便不乾不稀。肺善表現為聲音響亮,不氣喘,沒有咳嗽吐痰,皮膚光滑潤澤,呼吸平穩氣息順暢。腎善表現為午後不發熱,口腔平和牙齒不乾,小便清長色白,夜晚安臥平靜如山。
【注釋】“寤寐”指的是醒和睡;“不怒不驚”意思是不會自行發怒、驚恐;“溲”指的是小便;“便”指的是大便;“不午熱”指的是不在午後發熱。
癰疽七惡歌
一惡表現為神誌昏亂,心煩意亂,舌頭乾燥,瘡瘍顏色多為紫黑,還會自言自語、言語不清。二惡表現為身體筋脈強硬,眼睛難以正視,瘡頭流出血水,伴有心驚跳動,這是肝臟受傷的表現。三惡表現為身形消瘦,瘡瘍形狀凹陷且堅硬,膿液清稀且多有臭穢氣味,不思飲食,這是脾臟衰敗難以恢複的症狀。四惡表現為皮膚乾枯,痰多且聲音不響亮,氣喘發作,鼻孔扇動,這是肺氣斷絕,必然會死亡。五惡表現為時常想要飲水,咽喉如同被火燎般乾熱嗆痛,麵容淒慘發黑,陰囊收縮,這是腎臟衰竭導致死亡的根源。六惡表現為身體浮腫,腸鳴音不斷,頻繁出現嘔吐、呃逆,大腸滑泄,這是臟腑衰敗的開端。七惡表現為瘡瘍倒陷,如同剝皮的鱔魚一般,時時流出汙水,四肢冰冷。
【注釋】“呢喃”指言語不清楚;“驚悸”指心中驚慌跳動;“消瘦”指肌肉消瘦;“皮膚槁”指皮膚乾燥;“韻不圓”指聲音不響亮;“鼻扇動”指鼻孔扇動;“咽喉若燎煙”指咽喉乾熱嗆痛;“容慘”指麵容淒慘不樂;“囊縮”指外生殖器收縮;“嘔呃”指嘔吐且伴有呃逆;“如剝鱔”指瘡麵沒有皮膚,類似剝皮鱔魚的樣子。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