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夏的房間內堆滿了收花的化肥口袋。
簡單整理了一會兒後,她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父親給自己用木頭搭的床上。
現在不是休息的時候。
她的身上可還背著近一千塊的債。
說起這債,吟夏微微歎了口氣。
自國家倡導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人抓住了機會,選擇下海經商並且賺了大錢。
吟夏也想抓住這個機會,於是在大學畢業後,帶著一腔熱血踏上了去廣東的火車。
結果可想而知,生意失敗了。
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無奈之下,她隻得選擇回家。
不過吟夏雖然離開了廣東,但這並不代表著她放棄了。
已經九零年了,再不抓住機會就晚了!
好在,她還有辦法!
“花……”她看向窗外,那是一片花地。
花!
雲南盛產什麼?
她不知道。
但她家有什麼?
除了這棟通過鋦碗賺來的一間平房外,便是外麵那一畝花田了。
一開始這是菜地,但後來母親喜歡花,於是在角落種了些玫瑰,而後又突發奇想拿去賣,最後發現……
很賺錢!
他們主業靠著父親到處鋦碗討生活,菜地的作用雖大但也不至於影響吃飯。
父親保守,母親衝闖。
兩人一商議,便乾脆將這菜地漸漸變為花田,以此來看能不能賺錢。
結果可想而知。
能!
於是,整片菜地都變成了花田。
往日裡母親便將這些花兒拉去賣,賺的錢用來補貼家用,有時間了再做點手工活。
一家人日子彆提有多美了。
隻可惜在改革開放後,家家戶戶收入越來越高了,瓷碗的價格相對來說也不高,買得起,所以鋦碗生意就越來越差。
反而花田的生意越來越好。
直到如今,即將拆遷了!
而吟夏目前能想到的一個創業方向,便是鮮花!
在廣東闖蕩這些日子裡,她看得多、聽得多,於是也明白一個道理。
不是一定要去做大家做的事才能賺錢的,也就是說不是市場大才賺錢。
做擅長的事、做沒人做的事、做有人需要的事……
就像外麵的花田。
若是當初不嘗試,或許她們家就不知道種花也能賺錢。
就如同她在大學裡學的……
有需求,沒供給,就是商機!
她之前早已經打算好了,一定要回來看看有沒有鮮花的生意可以做。
在廣東那邊糕點十分受歡迎,樣式也多。
但吟夏現在還沒見過用鮮花作為主食材的。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將從廣東帶回來的那些貨物賣了再說……吟夏雖說不分家裡的拆遷款,但她並非沒有其他路子來錢。
貨物!
不鏽鋼盆、不鏽鋼碗、不鏽鋼鍋、不鏽鋼水杯……
一大堆東西被她雇人從廣東運過來,算算日子理應和她差不多到。
隻不過這一路山高路遠,再加上盜匪橫行,吟夏估摸著那大車估計要明後天才能抵達。
抵達之後立馬就去賣了貨物,然後拿著本金來創業!
沒錯,吟夏不打算先還債,而是先創業。
再拿創業賺的錢來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