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公益家政學校啟動——把‘日結150’變成‘月薪過萬’的搖籃_家政生活詠歎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家政生活詠歎調 > 第七十七章 公益家政學校啟動——把‘日結150’變成‘月薪過萬’的搖籃

第七十七章 公益家政學校啟動——把‘日結150’變成‘月薪過萬’的搖籃(1 / 1)

01獄中回信啟發:從“懺悔”到“重啟”

楊光把白餘風信裡那句“如果可以,我想做那個幫你敲鐘的人”,用紅色馬克筆圈出來,貼在光朵總部會議室的正中央。每次開會,他都會指著這句話跟團隊說:“我們敲過上市的鐘,敲過婚禮的鐘,現在該敲一聲‘給彆人機會’的鐘了。”

而此刻的江城監獄裡,白餘風正坐在狹小的書桌前,指尖反複摩挲著楊光寄來的明信片——背麵是光朵公益家政學校的啟動儀式照片,阿姨們舉著海綿花束,笑容比陽光還亮。他盯著照片裡“鐘聲再起,人生重啟”的招牌,喉結不自覺地滾動:原來那句隨口寫在信尾的話,真的被楊光當成了“約定”。他想起自己當初寫那行字時的猶豫,既怕顯得虛偽,又忍不住盼著能為曾經的錯誤做些彌補,此刻胸腔裡翻湧的情緒,竟比收到判決書時還要複雜——有愧疚,有感激,更有一絲不敢言說的期待,期待這所學校能替他,給更多“走錯過路”的人一個回頭的機會。

團隊討論了三天三夜,最終確定啟動“光朵公益家政學校”——專門為刑滿釋放人員、城市低保家庭、困境單親媽媽提供免費家政技能培訓,結業後直接對接光朵的就業崗位,實現“培訓就業增收”的閉環。

“白餘風走錯了路,但還有很多人想走正路,卻沒機會。”楊光在啟動會上說,“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們一個‘重啟人生’的機會,把‘日結150’的臨時活,變成‘月薪過萬’的穩定路。”

白餘風後來從獄友口中聽到“光朵辦公益學校”的消息時,正在操場疊被子。聽到“專門收刑滿釋放人員”時,他的手頓了一下,被子的棱角沒疊整齊。他想起自己剛出獄的哥哥,找工作時因為“有案底”被拒了十幾次,最後隻能去工地打零工,日結150塊,風吹日曬。如果早有這樣的學校,哥哥是不是就能少受點苦?他突然覺得,楊光辦的不隻是一所學校,是在給像他、像哥哥這樣的人,搭一座跨過錯路的橋。

02啟動儀式:舊址裡的新希望

公益學校的選址定在了原“白餘風養生館”的舊址——白餘風入獄後,委托律師將這處房產無償捐贈給光朵,條件是“用於幫助像我一樣需要改過自新的人”。當時簽捐贈協議時,他還在想,這處曾經用來“賺快錢”的地方,會不會就此荒廢?直到律師把學校啟動儀式的照片寄給他,他才看清,曾經掛著“養生館”鎏金牌匾的地方,如今換成了紅色的公益招牌,門口的停車場改成了學員實操區,連他以前用來招待客戶的茶室,都變成了“臨時托兒所”,擺著小桌子和繪本。

他摸著照片裡托兒所的窗戶,想起自己以前在這裡招待過顧行舟,那時兩人談的是“做空光朵”的計劃,如今這裡卻成了單親媽媽們安心上課的後盾。心臟像被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一下,澀澀的,卻又透著點暖——原來錯誤真的可以被彌補,原來曾經沾染過欲望的地方,也能長出希望。

啟動儀式當天,舊址的招牌被換成了醒目的紅色:“光朵公益家政學校——鐘聲再起,人生重啟”。門口的空地上,阿姨們用清潔海綿紮成的花束擺成了“希望”兩個字,首批120名學員穿著統一的藍色培訓服,整齊地站在台下,眼神裡滿是期待。

這120名學員裡,有剛刑滿釋放、找不到工作的中年人,有帶著孩子的單親媽媽,還有因身體殘疾被辭退的農民工,平均年齡42歲,卻都帶著“想重新開始”的衝勁。當楊光宣布“學校正式啟動”時,台下響起了比上市敲鐘時更熱烈的掌聲——那是對新生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

白餘風把這張照片夾在枕頭下,每天睡前都會看一眼。有天夜裡,他夢見自己也站在那群學員裡,穿著藍色培訓服,跟著老師學拆油煙機,楊光站在旁邊,笑著說“餘風,這次彆再做錯了”。他在夢裡用力點頭,醒來時枕頭濕了一片。他知道,這隻是個夢,但他多希望這個夢能成真——等他刑滿出去,也能走進這所學校,從最基礎的技能學起,像那些學員一樣,靠雙手重新站起來。

03課程設計:不止於“技能”,更在於“尊嚴”

學校的課程表被設計得滿滿當當,卻不是簡單的“技能灌輸”,而是兼顧了生存與發展:

基礎技能課:邀請光朵的金牌保潔員當老師,手把手教家電拆洗、收納整理、母嬰護理,甚至細化到“油煙機濾網的12個清潔步驟”“嬰兒撫觸的正確手法”,確保學員能掌握“拿得出手”的硬技能。

職業素養課:開設溝通禮儀、客戶心理學、法律常識課程,教學員如何與客戶高效溝通,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甚至教他們“如何寫一份體麵的簡曆”,幫他們重建職業自信。

進階課程:緊跟行業趨勢,加入直播帶貨教學員通過直播展示家政服務流程)、數據複盤教學員用簡單表格記錄服務數據)、團隊管理為優秀學員提供晉升儲備),讓他們不止能“乾活”,還能“成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特色模塊:專門為刑滿釋放人員開設心理輔導課,邀請心理谘詢師幫他們解開心結;為單親媽媽提供育兒支持,設立“臨時托兒所”,讓她們能安心上課,甚至聯係公益組織幫孩子解決入學問題。

“我們教的不隻是怎麼擦玻璃、怎麼帶孩子,更是怎麼靠自己的雙手,活得有尊嚴。”王映雪在第一堂職業素養課上,對學員們說,“月薪過萬不是夢,是你們靠技能就能實現的目標。”

律師後來給白餘風帶來了課程表,他逐行逐字地看,尤其是“刑滿釋放人員心理輔導課”那一行,看了很久。他想起自己剛入獄時,總覺得這輩子都完了,拒絕和家人見麵,甚至想過放棄改造。如果那時有人能跟他聊一聊,能告訴他“你還能重新開始”,是不是就不會渾渾噩噩地過那麼久?他突然很羨慕那些學員,羨慕他們能在犯錯後,有這樣一所學校接住他們,教他們技能,更教他們“怎麼找回尊嚴”。他在筆記本上寫下:“如果以後能去上課,我想先聽心理輔導課,跟老師說一句‘我想變好’。”

04學習日常:藏在細節裡的“重啟力量”

清晨七點半,離上課還有半小時,學校的實操教室就已經亮了燈。50歲的老白蹲在地上,手裡拿著拆解到一半的舊油煙機,指尖沾著油汙,卻格外認真地對著教材核對零件位置——前一天他因為漏拆了一個密封圈,被老師指出問題,當晚就留在教室加班練習,直到能閉著眼說出每個零件的安裝順序。“以前在裡麵監獄)混日子,現在才知道,認真學東西的感覺這麼踏實。”他擦了擦額角的汗,把拆下來的螺絲按順序擺進小盒子,每個盒子上都貼著他手寫的標簽:“油煙機左側螺絲x3”“濾網固定栓x2”。

白餘風從律師口中聽到“老白”的故事時,正在食堂打飯。聽到“老白是你的同案,現在是學員班長”,他手裡的飯勺差點掉在地上。他記得老白,當初一起跟著顧行舟做事,出獄後比他還迷茫,說“這輩子隻能靠打零工過活”。如今老白不僅成了班長,還在認真學技能,甚至幫同學補課——這讓他突然看到了希望,原來像他們這樣“有案底”的人,真的能靠自己的努力,被彆人認可,被社會接納。那天的飯,他吃得比平時多了半碗,心裡像被什麼東西填滿了,暖暖的。

隔壁的母嬰護理教室裡,李阿姨正抱著模擬嬰兒模型練習撫觸。她的動作一開始很僵硬,怕“弄疼”模型,老師手把手教她“手指要輕柔,從寶寶的額頭滑到下巴,像摸棉花一樣”。練到第五遍時,她突然想起自己的女兒,眼眶紅了——以前總因為要打工,沒時間陪女兒,現在學會了撫觸,她想等結業後,每天晚上都給女兒做一次。教室裡的小托兒所裡,她8歲的女兒正趴在小桌子上寫作業,時不時抬頭望向媽媽的方向,看到媽媽朝她笑,就趕緊低下頭,在作業本上畫了一朵小花,旁邊寫著“媽媽加油”。

下午的高空清潔機器人操作課上,小楊的輪椅停在操作台旁。他雖然腿不方便,卻比誰都專注:老師講解機器人的操作按鈕時,他把每個按鈕的功能記在筆記本上,還畫了簡易示意圖;實操時,他握著操作杆,控製機器人穩穩地“爬”上模擬牆麵,精準地避開障礙物,把“牆麵”上的汙漬清理乾淨。練到熟練後,他還主動幫同學調整機器人的參數:“這個機器人的爬坡角度可以調大一點,這樣清潔高處更省力。”他的筆記本上,除了課程筆記,還寫著一行小字:“以前救過人,現在要把每一麵牆都擦乾淨,也是在‘守護’家。”

就連晚上的心理輔導課,也充滿了溫暖的細節。心理谘詢師讓大家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句話”,有人寫“希望明年能給兒子買新書包”,有人寫“想靠自己的工資租一間帶陽台的房子”,老白寫的是“想敲一次港交所的鐘,告訴家裡人我改好了”。大家把寫好的紙條折成紙飛機,從教室的窗戶飛出去,紙飛機在空中劃過弧線,像載著他們的夢想飛向遠方。

白餘風想象著那些紙飛機飛出去的樣子,忍不住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也寫了一句:“希望明年能走進那所學校,學一門能養活自己的技能,也希望能有機會,跟楊光說一句‘謝謝’。”他把紙條折成小方塊,放進貼身的口袋裡,像珍藏著一個易碎卻珍貴的夢。

05直播眾籌:全網助力“重啟夢”

為了籌集學校的運營資金,楊光和王映雪開啟了一場24小時公益直播,主題是“走進公益家政學校的第一堂課”。直播裡,他們跟著學員一起學拆油煙機,楊光拆到一半,手上沾了油汙,老白趕緊遞給他一塊自己洗乾淨的抹布:“楊總,用這個擦,不掉毛。”王映雪則跟著李阿姨學撫觸,還抱起李阿姨的女兒,聽小姑娘說“媽媽練得可好了”,忍不住對著鏡頭說:“這些學員不是在‘學技能’,是在‘拚未來’,我們一定要幫他們把未來拚得更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直播的片段被律師用手機播放給白餘風看時,他正坐在會見室裡。看到楊光手上沾著油汙,卻笑得一臉坦然,他想起兩人剛創業時,一起在倉庫裡拆油煙機,楊光也是這樣,手上沾滿油汙,卻總說“這是咱們的‘啟動油’,越臟越旺”。那時的他們,眼裡隻有“把公司做好”的單純目標,後來卻被資本迷了眼。他看著直播裡滿屏的“1元助力”,看著彈幕裡“加油”“支持”的留言,突然覺得,這個世界並沒有因為他犯過的錯,就徹底關上大門——還有很多人願意相信“重啟的力量”,願意給陌生人一個機會。他悄悄對律師說:“等我出去,也想給學校捐點錢,哪怕隻是我打工賺的第一個月工資。”

直播中設置了“1元助力”通道,觀眾每打賞1元,光朵就配捐1元,所有資金都將用於學員的教材、工具和生活補貼。沒想到直播剛開播1小時,籌款就突破了100萬,24小時後,總金額達到800萬,遠超預期。

彈幕裡滿是溫暖的鼓勵:“加油!靠雙手賺錢最光榮!”“把日結150變成月薪過萬,這才是真正的公益!”“我家需要保潔,等學員結業了,我一定選光朵!”甚至有不少企業主動聯係光朵,提出“定向資助學員”,還有家政行業的同行送來教材和工具,形成了“全網助力重啟夢”的熱潮。

06“重啟鐘”與“上市鐘”的約定

三個月後,學校迎來了首批學員的結業典禮。典禮地點選在學校門口的空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新鑄的銅鐘——這是用白餘風案中被沒收的金屬材料熔鑄而成的,被命名為“重啟鐘”,鐘身上刻著“鐘聲再起,人生重啟”八個字。

當律師告訴白餘風“重啟鐘是用你案中沒收的金屬做的”時,他正在操場散步。他停下腳步,望著監獄的高牆,想象著那口鐘的樣子——曾經用來“操縱股市、牟取暴利”的金屬,如今變成了敲響“重啟人生”的鐘,這算不算一種“贖罪”?他想起自己當初被沒收資產時的不甘,如今卻覺得,沒有比這更好的“歸宿”了。那口鐘的每一聲響,都像在替他向曾經傷害過的人道歉,也像在為那些“重啟人生”的人加油。

結業儀式上,老白作為學員代表,第一個敲響了“重啟鐘”。他的手還在微微發抖,卻把鐘敲得格外響亮:“當——當——當——”三聲鐘響,穿透了整條街道,像在宣告他們的“第二次人生”正式開啟。台下的李阿姨抱著女兒,跟著鐘聲輕輕鼓掌;小楊坐在輪椅上,舉起手機錄下這一幕,發了一條朋友圈:“這是我聽過最動聽的聲音。”

鐘聲落下,老白走到楊光麵前,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聲音帶著期待:“楊總,我聽說您以前放棄過港交所的敲鐘,去陪女兒……如果我以後真的能拿到‘月薪過萬’的證書,能去您的上市敲鐘儀式,敲一次真正的鐘嗎?我想讓我媽在電視上看到我,知道我現在好好乾活,好好做人了。”

楊光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聲音堅定又溫暖:“不止你,所有學員隻要能實現‘月薪過萬’,我都帶你們去港交所,敲一次屬於‘勞動者’的鐘。到時候,咱們一起站在鐘前,告訴所有人:靠技能吃飯,靠雙手圓夢,比任何資本都更有力量!”

台下的學員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有人甚至激動地喊出了聲:“我們一定能做到!”陽光灑在他們身上,藍色的培訓服泛著光,像一片充滿希望的海洋。

白餘風後來收到了律師發來的“重啟鐘”照片,鐘身上的字清晰可見。他把照片貼在書桌前,每天都會對著照片默念:“等我出去,也要去敲一次這口鐘,也要去港交所,看老白他們敲鐘。”他知道,這一天還要等很久,但他第一次覺得,等待是有意義的——因為他終於有了“重新開始”的目標,有了值得期待的未來。

公益的鐘聲,為“第二次人生”而響;而屬於他們的“月薪過萬”之夢,和港交所的約定,才剛剛開始。下一聲鐘,將是勞動者的榮光,是“重啟者”的勳章,也將是白餘風“贖罪與重生”的見證。

喜歡家政生活詠歎調請大家收藏:()家政生活詠歎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第二次化石戰爭 繼兄寵我掌心嬌,親哥紅眼悔斷腸 萬道龍墟 美聯儲,不,我隻是美金的搬運工 午夜凶播:我在怪談世界橫著走 亂虎春秋 湖心有個小島 六魂幡?不!我本命靈寶混沌鐘 三更鼓:金陵六扇門迷案 風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