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解答道:“學府有自己的靈脈,但是也會購買。”
“有些家族會兜售靈石,他們的靈石來自於自己祖宗的墓地,但是一般大家都有些忌諱,如果品質不是那種特彆高的,便不會購買。”
“但是妖族那邊就沒那麼多忌諱了,比如象墓群,大象到老年能自知死亡來臨,會返回象族的“墳地”,那裡象牙和象骨堆積如山,靈氣濃鬱的可以肉眼可見。”
“妖族墓群所產生的靈石,就是市麵上的主流產品之一。”
“妖族可不單單指動物,植物所占的比例更大,比如壽命極長的樹妖,它們群落的地底下,說是整片森林都長在靈脈上也不為過。”
“當然,就像是菜上澆上金汁糞水,可以讓蔬菜更加茂盛一樣,人們洗洗就端上餐桌一般。”
“大家都故意忽略了靈石的產生原理,畢竟從人族出現到現在,少說幾百萬年,哪片土地上沒死過人,你不也吃的香,睡得香嘛。”
“所以人們對靈石的存在也是見怪不怪,能用就用。”
“目前保存最好,靈石儲備量最大,也是最不易開采和運輸的地方,你要不要猜猜在呢?”
劉長安順著夫子的話頭,往下深思,片刻間便有了答案,試探的問道:“海底?”
“因為陸地上的靈脈即使不斷會產生新的,但是也同時在不斷開采,但是數億年之前,現在的海底並不是海底,陸地也不是陸地。”
“在人類學會修行之前,大地上隻有絨毛飲血的古代妖族之類的,他們會開采靈礦,並且長途運輸嗎?”
劉長安舉一反三的說道;“應該不會,反而形成了一種長達百萬年的遷徙習慣也說不定,就是吃空了一個地方,再換一個地方。”
“而因為食物鏈的原因,妖族消耗的靈石,應該比人類小的多,所以當時的地底下,靈脈的資源,要遠遠比現在的地底要豐富的多。”
“再後來地殼運動,陸地變成了海洋,而海洋變成了陸地……”
想到這裡,劉長安眼前一亮的看向夫子。
“沒錯,就是海底。”夫子讚許的看了一眼土地,突然想起來什麼說道:“想起個事,如果你真的打算,在這個世界全麵推行九年義務修行。”
“可能就和現在不同,應該會和你們所麵臨的能源枯竭問題一樣,因為現在修士人群比例低,所以靈石取之不儘,用之不竭。”
“但是就像你說的,物質不會憑空產生和消失,隻會由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
“靈脈的產生需要上百萬年,但是人的靈蘊,反作用於人的身體靈質化隻需要幾十年。”
“修士的人數一旦上去,也會造成靈脈過度開采,一些大量消耗靈力的修煉手段會消失在曆史長河,也會造成靈氣衰竭,靈力資源分配不均等相關問題。”
“不過這不是我們考慮的事情了,相信後人的智慧吧。”
劉長安深以為然。
夫子看著劉長安說道:“你回去吧,這些東西你可以慢慢去了解,我一會還要去穿越者的營地視察,提供所需要的礦石木料。”
劉長安點點頭,重新看著麵前的巨石說道:“那夫子你先忙,我就先回去了。”
夫子想了想補充了一句:“其實你可以做的更多。”
劉長安不解的看向夫子。
夫子解釋道:“修身境之後,齊家境你需要肝膽相照的朋友,治國境你需要誌同道合的同誌,更彆提天下平,這根本不就不是一個人能夠做到的事。”
“而這三個境界的提升,離不開信仰,你如果想組建現在的班底,為未來可能遭受的挫折有所準備的話,你其實可以做的更多。”
劉長安有些摸不著頭腦的問道:“那我應該做什麼?”
“為學府的弟子教授拚音法,不就是你自己想的嗎?”夫子笑了笑引導道:“成為夫子之後,我順利登上了治國境,而後幾十年,無論我做什麼,這個境界就再難往前再進一步。”
“而我的分身從你們世界建立外交回歸之後,我能感受到,曾對我來說那遙不可及的天塹……”夫子手背後看向萬裡無雲的天空說道:“它鬆動了。”
劉長安大驚失色的說道:“恭喜恭喜,是不是說明兩個國家如果能正式外交,並且展開貿易合作,您是不是就能到達天下平?”
“八字沒一撇呢。”夫子先是自嘲的笑了笑而後說道:“不過境界有鬆動,起碼也算是一件好事。”
“想來和你們國家的宣傳有關,你們世界的人知道我做了什麼,他們明白我想要的是什麼,也和我產生了同等的追求,而所產生從未有過的靈韻共鳴。”
“這是新的信仰。”夫子看著劉長安開口道:“來自你們世界的人……對我的信仰。”
劉長安有些震驚的問道:“這也可以?”
夫子嘴角帶笑的反問道:“為什麼不可以。”
而後想起了什麼,又有些晦氣的說道:“我能感受到,那西方那個賊賤才便也能感受到。”
“所以,東西方的下一次角力,很大概率就和你們世界有關。”
劉長安忽的意識到了什麼說道:“西方會不會因此,讓信仰教廷的穿越者,來到我們的世界擴散信徒?”
“不用懷疑。”夫子解釋道:“他們已經這麼乾了。”
劉長安聽後瞬間皺起眉頭,有些猶豫的看向夫子。
夫子馬上理解了劉長安這副想問又不敢問的神態,解釋道:“我不會這麼做的,因為穿越者融合之後,靈韻也會融合,從原先的兩個人變為一個人,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損失。”
“即便是短時間內,讓那個賊賤才掌握了大量的信徒,也並不會對我構成威脅,至多打個平手罷了。”
“它也不敢在這個世界在全力跟我打一場。”
劉長安深吸了一口氣問道:“那……在我們世界呢?”
夫子沒有說話,沉默的看向劉長安。
喜歡長安日記請大家收藏:()長安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