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處的截麵顯示出更複雜的結構層層疊疊,像樹木的年輪,每一層的顏色和密度都有細微差彆。
"看來這個形成過程是分階段的。"蘇清顏若有所思。
就在她準備繼續取樣時,解剖室的門被推開了。一個穿著警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進來,臉色凝重。
"蘇法醫,有新情況。"
來人是刑偵支隊的隊長李強,也是這個案子的負責人。
"我們在死者家中發現了一些東西。"李強遞過一個證物袋,"在他的書房暗格裡找到的。"
證物袋裡裝著一本古樸的筆記本,封麵上有一個奇怪的符號一個被蛇纏繞的蠟燭。
蘇清顏接過證物袋,小心地打開筆記本。裡麵的字跡潦草,用的還是一種她不認識的文字。但在筆記本的最後一頁,畫著一個詳細的圖案一個人形被琥珀狀物質包裹,周圍寫著密密麻麻的注釋。
"這看起來像是...某種儀式。"李強說。
蘇清顏沒有回答,她的注意力完全被圖案旁邊的幾個字吸引。雖然她不認識這種文字,但那幾個字的形狀讓她想起曾在某本古籍上見過的文字。
"我需要時間研究這個。"她說。
李強點點頭:"儘快。我擔心這隻是一個開始。"
沒想到,他的擔心這麼快就應驗了。
第二具"蠟像"的發現現場比第一具更加詭異。
城西星河苑是滬市有名的高檔小區,人工湖周圍綠樹成蔭,平時是居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但現在,現場被警戒線層層包圍,警察們麵色凝重地維持著秩序。
蘇清顏趕到時,屍體剛剛從湖中打撈上來。和第一具一樣,全身被琥珀狀物質包裹,不同的是這一具是女性,而且保存得更加完整。
"死者叫林曉梅,二十八歲,自由設計師。"現場勘查的警官向蘇清顏彙報,"最早是晨跑的人發現的,還以為是什麼雕塑。"
蘇清顏戴上手套,蹲下身檢查屍體。女性死者的表情同樣驚恐,但細節處有些不同她的雙手微微前伸,像是在阻擋什麼,嘴巴張得更大,幾乎要撕裂。
"死亡時間?"
"初步判斷是昨晚十點到十二點之間。奇怪的是,這麼重的物體應該直接沉底,但它卻是漂浮在水麵的,今早才被衝到這個位置。"
蘇清顏仔細觀察外殼表麵。與第一具相比,這一具的外殼更加光滑,顏色也略淺,在晨光下幾乎透明。
"立即運回法醫中心。"她站起身,"我要進行比對檢驗。"
在回程的車上,蘇清顏一直沉默著。兩具屍體,同樣的死法,但受害者之間似乎毫無關聯。張明是銷售經理,林曉梅是設計師,生活軌跡沒有任何交集。唯一的共同點是都在滬市,都是突然死亡後被包裹在琥珀狀物質中。
這到底是什麼?新型犯罪手法?某種罕見的疾病?還是...
她想起那本筆記本上奇怪的符號,心裡隱隱感到不安。
回到法醫中心,兩具"蠟像"並排放在不同的解剖台上。在同樣的燈光下,差異更加明顯男性的外殼顏色較深,質地更粗糙;女性的則更淺,更光滑。
蘇清顏分彆從兩具屍體上取樣,放在比對顯微鏡下。結構基本一致,都是多層複合材質,但女性的樣本中多了一些細小的氣泡狀結構。
"像是不同批次的產物。"助手評論道。
"或者說,是在不同條件下形成的。"蘇清顏補充。
她繼續進行毒物檢測。結果令人困惑兩具屍體內部都沒有檢測到常見毒物,但在外殼物質中,都發現了一種未知的有機化合物。
"這種物質在數據庫中沒有記錄。"化驗室的同事說,"結構非常特殊,像是人工合成的,但又含有一些天然成分。"
就在蘇清顏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時,李強又來了,這次他的臉色更加難看。
"又發現了第三具嗎?"助手緊張地問。
李強搖頭:"不,是那本筆記本的鑒定結果出來了。"
他深吸一口氣:"文字專家說,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苗族文字,而且內容涉及...蠱術。"
解剖室裡頓時一片寂靜。
"蠱術?"助手難以置信地重複。
蘇清顏的表情依然平靜,但眼神變得銳利:"具體內容是什麼?"
"專家隻能部分破譯,但核心內容是關於一種叫做"琥珀蠱"的蠱術。據說中蠱者會被活生生包裹在琥珀般的物質中,在極度痛苦中慢慢死去。"
李強頓了頓,聲音低沉:"而且,根據記載,這種蠱術需要連續施放,最少三具屍體才能完成一個完整的儀式。"
蘇清顏的目光轉向解剖台上的兩具屍體,心裡升起一股寒意。
如果傳說屬實,那麼很可能還會有第三個受害者。
而時間,可能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