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顏一直沉默著,直到所有人都發表完意見,她才緩緩開口。
"我不同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
"兩名死者,張明和林曉梅,生活軌跡完全不同。"蘇清顏調出投影,"張明是外貿公司銷售經理,林曉梅是自由設計師。他們不住在同一區域,沒有共同的朋友圈,甚至使用的社交軟件都不一樣。"
她切換幻燈片,展示兩人的通訊記錄和銀行流水。
"唯一的重合點,是在死亡前一周,他們都去過同一個地方。"
投影幕布上出現一家餐廳的照片——"苗嶺風情",一家新開的苗疆主題餐廳。
"就因為這個?"重案組組長不以為然,"滬市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去各種餐廳吃飯,這能說明什麼?"
"如果隻是普通的餐廳,確實不能說明什麼。"蘇清顏平靜地說,"但在這家餐廳的監控錄像中,兩名死者都曾進入過一個不對外開放的包間。"
會議室頓時安靜下來。
"什麼包間?"李強問。
"餐廳老板說是VIP包間,隻接待特殊客人。"蘇清顏調出監控截圖,"但有趣的是,這個包間在餐廳的平麵圖上並沒有標注。"
她放大圖片,包間門上有一個模糊的圖案——一條蛇纏繞著一支蠟燭。
和之前在張明家中發現的筆記本上的圖案一模一樣。
會議在凝重的氣氛中結束。大多數同事仍然對"苗疆"的線索持懷疑態度,但李強決定派人去調查那家餐廳。
蘇清顏回到辦公室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她沒有開燈,徑直走到書櫃前,從最底層抽出一本泛黃的舊書。
《西南巫蠱誌異》,出版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她大學時在舊書攤上偶然買到的。當時隻是出於對民俗學的好奇,沒想到現在可能會派上用場。
她翻開書頁,灰塵在台燈的光束中飛舞。書中記載了各種神秘的蠱術傳說,大多荒誕不經,她一直當作民俗資料來看。
直到翻到"金蠶蠱"的章節。
"金蠶蠱,蠱中之王。煉製之法秘而不傳,需以百蟲置甕中,經年開視,必有一蟲儘食諸蟲,即此名為蠱。"
她繼續往下讀,心跳逐漸加快。
"蠱成之日,器皿生霜,觸之寒意刺骨。蠱蟲入體,能令人僵直如蠟,神魂俱裂,死狀可怖。"
文字旁的插圖上,畫著一條形似蠶蟲的生物,通體金黃,頭部長著詭異的紋路。
蘇清顏猛地站起身,從抽屜裡取出今天在顯微鏡下拍攝的蟲卵照片。
對比之下,她的手指微微發抖。
雖然顏色不同,但蟲卵的基本形態、表麵紋路,與書中描繪的金蠶蠱卵驚人地相似。
她合上書,眉頭緊鎖。理性告訴她,這不過是巧合。蠱術隻是迷信傳說,不可能真實存在。
但蟲卵的發現、神經毒素的檢測、兩名死者共同去過的苗疆餐廳、筆記本上的神秘圖案......所有這些線索,都指向那個她一直認為荒誕不經的方向。
窗外,夜空中烏雲密布,一場暴雨即將來臨。
蘇清顏拿起電話,撥通了李強的號碼。
"李隊,我需要那家苗疆餐廳的所有資料,特彆是關於那個不對外開放的包間。"
掛斷電話後,她再次翻開那本《西南巫蠱誌異》,目光停留在關於金蠶蠱的描述上。
"蠱?無稽之談......"
她輕聲自語,但這一次,語氣中少了幾分確定。
"但這巧合,如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