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出兵!朕絕對要出兵,趁著現在,一舉滅了蒙古小王子他們,不然,等著他們再打回來嗎?”
李東陽不提這個事情還好,一提出來,武德充沛的年輕朱厚照,當即磨刀霍霍,準備再現朱棣榮光。
眾人一聽,臉黑不已。
“陛下,出兵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先聽林嘯老師的課!”
李東陽等趕緊轉移話題,不想再來一個土木堡之變,誰知道朱厚照是不是英宗這貨色啊,大明實在是再經不起任何折騰了。
“反正,朕是絕對要出兵永絕後患的!朕不管這個大清是什麼時候入駐中原的!反正朕絕對不允許,他在我大明之後,入主中原!”
朱厚照盯著天幕,對此發誓。
自然,朱元璋、朱棣等皇帝聽到第三個外族入主中原王朝的消息,也和朱厚照一樣的擔憂和反應,他們絕對不讓大清在大明之後。
隻是可惜,有些事情,注定事與願違。
“第二,康熙的其他方麵的成就,尤其是數學方麵。他除了不會微積分等大學數學之外,高中生的數學,都難不倒他!他本人精通幾何和代數,設計“康熙算法”用於土地丈量,主持編纂《數理精蘊》是中國首部係統數學著作。”
課堂上,林嘯把康熙相關學術上的成就一一列出。
“第三,康熙還在天文學上有很深的造詣,通過實測推翻傳統曆法誤差,主導完成《時憲曆》,精度遠超明代《大統曆》。”
“第四,醫學上推廣金雞納霜治療瘧疾,建立皇家醫學實驗室,推動中西醫結合研究(《瘧疾防治考》,他本人更是參與解剖屍體等。”
“第五,在工程技術,全國測繪等方麵,采用經緯度測繪法,誤差僅0.5°,領先歐洲30年,在水利方麵,運用幾何學原理治理黃河,設計“分流減淤”方案,保障漕運40年暢通……”
“第六,宗教方麵甚至他與萊布尼茨通訊討論二進製與《易經》等等!甚至將朱熹的理學與牛頓的力學並置研究等等……”
“總之,康熙經曆的是帝王教育的終極形態,是中國帝王唯一的皇帝科學家,也堪稱古代君主學術的天花板!”
“他的見識,更是不低於同時期的歐洲君主!”
林嘯一邊講解,一邊展示PPT,學生們驚訝地發現,一頁PPT根本列不完康熙在學術上的成就與貢獻。
“什麼……這康熙那麼厲害?”
“他甚至都與萊布尼茨通信了!”
“那怎麼大清還這麼拉跨?”
“不會吧……”
隻是,知道康熙如此厲害之後,同學們反而更加詫異。在他們的認知裡,擁有如此超前學識的康熙,本應帶領大清走向輝煌,可現實卻並非如此。
這對同學們的認知,又是一陣顛覆。
“很簡單,這些東西正是因為康熙深入了解後,知道會對他們的統治,造成怎樣的顛覆,再加上,當時的大清,也依舊是屬於世界前列的帝國,並不需要額外多出這些東西,他們就閉關鎖國了。”
“康熙也沒有把他從皇家之外,流傳出去。”
對此,林嘯毫不掩飾鄙視。
“什麼?這家夥,這麼壞?”
“這麼離譜?要是他把這些推廣出去,還有後麵什麼事情?”
同學們知道這其中的辛密之後,更是感覺不可思議,也第一次知道了清朝皇帝們的離譜眼光。
“具體就不知道了!”
“或許,康熙也在為我們做貢獻呢,他不這樣,我們怎麼見識到閉關鎖國的危害……”
林嘯對此,也不想評價太多。
“好了!”
“介紹完康熙,那麼,誰知道學曆第一的帝王是誰?”
林嘯在這上麵,也沒有停留太多,直接拋出了最大的懸念。
教室裡瞬間安靜下來,這康熙都如此厲害了,無論是學生,還是屏幕另一端的曆代帝王們,都對這個世界第一,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