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不匹配……”
“就是一輛馬車上坐那麼多人?”
“林嘯他們這個比喻,倒不如說是,一個駱駝承載了很多東西!”
“始皇給了大秦太多負擔,然後……胡亥趙高,就是壓死駱駝的那根草!”
在七年級三班學生們的哄堂大笑中,不明所以的李世民,看著那跳舞國火車上滿載的人,也迅速找到了自己能理解的錨定物。
“這就是那勞什子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
程咬金當即不屑道:“這林嘯說來說去,不是和那什麼賈誼、司馬遷說的差不多嗎?秦始皇過於壓榨民力,大秦各地承受不了,就揭竿而起!”
“嘰裡咕嚕的說了一大通,差點把俺老程繞暈了!”
“還是陛下說得清楚!”
程咬金順便拍馬屁道:“一匹馬騎了百八十個人,那馬兒肯定受不了啊!”
“對!還是陛下解釋得清楚!馬兒受不了了嘛!”
“林嘯還說得複雜了!”
程咬金此話一出,侯君集等武將們也紛紛附和,對李世民稱讚不已,對林嘯就鄙視不已,那麼容易理解的東西,差點被林嘯說複雜了。
“陛下……您這麼理解,雖然差不多……”
然而,在一片武將的附和之中,魏征那掃興的聲音果斷傳來:“但,盧國公他們可能還是理解出岔子了,林嘯老師的這個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不單純是馬或者駱駝上麵有了太多人。”
“這隻是結果表現!”
魏征糾正了武將們淺顯的認知錯誤:“實際上,林嘯說的……並不是這個!如果真要以馬和駱駝來比喻的話,林嘯老師說的,應該是駕馭馬和駱駝的駕馭本領,以及整個車隊的帶領能力。”
“說的,更多是國家治理和駕馭能力。”
“說的,更是始皇和胡亥他們第一次就想要駕馭一匹烈馬,是高估自身能力,導致的人仰馬翻。”
魏征的理解,自然比李世民和程咬金他們要深一點,幾乎就點出了林嘯要說的實質。
“讚同!陛下……駱駝滿載和馬匹超載,顯然隻是問題表象!”
長孫無忌也迅速表示讚同:“這裡林嘯說的治理能力,是大秦統禦萬民的能力,以及大秦在設計統禦萬民這個體係中,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他們第一次使用郡縣製,應該就是第一個啃骨頭,試圖把這根硬骨頭當軟骨啃,最後把牙崩壞了!”
“是對自身能力的高估,最後人揚馬翻。”
長孫無忌作為大唐的智囊代表,也迅速看穿了本質。
“嗯……我們理解得不對?”
“錯了?這不是騎馬人太多的問題?”
程咬金傻眼,感覺這不是一個概念麼。
“慢著……輔機,魏征……你們說的是,人能力的問題?不是馬或者駱駝的問題?”
經兩人提醒,李世民也迅速糾正了認知。
“是的,陛下!這東西……其實也有更加確切的案例。趙括,紙上談兵。”
為了方便李世民和眾武將理解,長孫無忌更是找到了一個確切的例子。
“紙上談兵,就是林嘯說的,大秦亡於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不匹配的這個原因表現。”
“趙括!紙上談兵!”
“嘶!原來林嘯說的是這個!化用在帶兵身上,就是武將衝鋒陷陣和指揮戰爭的能力,不足以帶領軍隊!”
“所謂的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他本來隻能帶領幾千人,愣是要逞能帶領十萬人,百萬人是吧?”
帶入趙括紙上談兵的例子,李世民和程咬金等武將徹底明白了,不僅明白,還能立即舉一反三的套用軍事上的反麵案例。
“嗯,就是這個……但具體的細節,可能和統兵也有一些差距。但,大概意思就是這個。”
長孫無忌和魏征點點頭,然後,都是忍不住看向林嘯,眼中有一絲欽佩。
因為,林嘯的這種說法,似乎更能完美的解釋大秦滅亡的真正原因,更加直觀。
“所以……”
“寡人的大秦,之所以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