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裝飾華貴、掛著左相府徽記的馬車,悄無聲息地停在了他們麵前。
車簾掀開,露出趙高那張看似溫和,實則深藏算計的臉。
“王將軍,李老先生。”
趙高聲音平淡,聽不出喜怒:
“京兆府門前,非議事之所。”
“陛下關心此事,特命本相妥善處置。二位請移步寒舍一敘。”
語氣雖是相邀,但那馬車和隨行護衛的架勢,卻帶著不容拒絕的意味。
王振山冷哼一聲,剛要拒絕,李平安卻輕輕按住了他的手臂。他目光平靜地看著趙高,點了點頭:
“有勞左相帶路。”
該來的,躲不掉。他倒要看看,這位權傾朝野的左相,又能演出怎樣一場戲。
左相府,花廳。
不同於禦書房的肅穆,此處陳設極儘雅致奢華,熏香嫋嫋。趙高屏退了左右,親自為李平安和王振山斟了茶,仿佛真是好友敘舊。
“李老先生。”
趙高放下茶壺,臉上帶著一種虛偽的惋惜:
“令孫女之事,本相聽聞,亦是痛心。年輕人,一時衝動,釀此大禍,著實令人扼腕。”
李平安端著茶杯,並未飲用,隻是靜靜地看著他表演。
趙高歎了口氣,繼續道:
“如今匈奴副使咬定受辱,鴻臚寺那邊群情激憤,言此事若不給個交代,和談必將破裂,邊關烽火重燃,屆時生靈塗炭。”
“陛下……亦是憂心如焚啊。”
王振山忍不住嗤笑一聲:
“左相此言差矣!分明是那匈奴蠻子……”
“王將軍!”
趙高打斷他,語氣微沉:
“是非曲直,陛下與朝廷自有公斷。然,眼下當務之急,是平息事端,維護兩國邦交。此乃國家大義,豈能因一人之私怨而廢?”
他將“國家大義”四個字咬得極重,目光轉向李平安,話鋒陡然一轉:
“不過,陛下仁德,念及李老先生往日微功,更憐惜李欣悅年少無知,並非沒有轉圜之機。”
他身體微微前傾,臉上露出一種看似“誠懇”實則惡毒的笑容:
“陛下有意,破格降恩,收李欣悅為義妹,冊封為‘安國公主’!”
此言一出,連王振山都愣住了。
趙高很滿意他們的反應,慢悠悠地繼續說道:
“如此一來,李欣悅便是皇室公主,身份尊貴。此前種種,無論是‘文賊’之名,還是此次‘毆傷使臣’之過,皆可一筆勾銷。而她,將以大虞公主之尊,代表我朝,遠嫁匈奴,與單於和親!”
他盯著李平安瞬間變得冰冷的臉色,聲音帶著一種殘忍的快意:
“此乃戴罪立功,化乾戈為玉帛之壯舉!不僅能保全她的性命,更能成全兩國和平之大業!李老先生,陛下如此安排,可謂仁至義儘,天恩浩蕩啊!你,還有何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