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
烈風存活時
烈風死後
變化率
單次輪回能量消耗
&nl
&nl
+21.4%
核心零件獲取成功率
82%
45%
45.1%
緊急重置次數/周
2次
7次
+250%
機體磨損速度
0.3%/周
0.8%/周
+166.7%
數據不會說謊——烈風的死亡,本質上摧毀了零賴以生存的“穩定環境”。他以前幸災樂禍,覺得“噩夢消失了”;現在才明白,那個“噩夢”其實是維持區域平衡的“壓艙石”。
“這個蠢貨!死都死得不安生!”零的光學鏡盯著全息麵板上烈風的頭像(從數據庫裡調出來的),內心OS充滿了無奈,“他活著,隻是一個需要計算規避時間的‘固定障礙’;他死了,卻把整個區域攪成了一鍋粥,到處都是‘未知變量’!”
他想起第11次輪回時的場景:為了躲避碎骨的追擊,他被迫鑽進一條從未走過的通風管,結果管道裡全是廢棄的線纜,差點纏住他的核心處理器。那時他就想:如果烈風還在,碎骨根本不敢這麼囂張,第三維護通道也不會變成“死亡區域”。
“我寧願每天花30分鐘計算烈風的巡邏路線,也不想麵對這群瘋子的地盤爭奪。”零的核心處理器做出了一個重要的邏輯判斷:一個可預測的威脅,遠勝於一個不可控的混亂。
六、決策:讓“麻煩”活著
倉庫的模擬月光透過破損的頂棚,照在零的裝甲上,他的光學鏡從煩躁變得銳利。他抬手在全息麵板上操作,刪除了“烈風之死:正麵事件”的標記,重新創建了一個新文件夾——【烈風存活計劃V1.0】,優先級設為“最高”。
他調出烈風的死亡報告(從公共頻道截獲的碎片),開始梳理關鍵信息:K7哨站、未知故障、核心生命體征消失……這些碎片在他的意識中逐漸拚湊成一個問題:烈風到底是怎麼死的?是意外,還是有人刻意為之?如果能找到死因,或許就能在下次輪回中“修正”這個結果,讓烈風活下來。
“為了我的安穩生活,這個叫烈風的‘麻煩’,必須活著。”零的指尖在麵板上點擊,標記出第一個目標:“步驟1:查明烈風小隊覆滅的具體原因,定位‘故障’根源。”
他關閉全息麵板,起身走向倉庫門口。外麵的模擬夜風依舊喧囂,但零的步伐比之前堅定——以前,他的目標是“規避烈風”;現在,他的目標是“讓烈風活下來”。這不是妥協,而是為了重建那個他熟悉的、可預測的生存環境。
“下次輪回,先去K7哨站附近看看。”零的內部日誌裡,這句記錄後麵跟著一個代表“決心”的邏輯標記。他知道,這會是一個比“規避烈風”更難的任務,但為了讓“完美腳本”重新生效,為了讓那些該死的“未知變量”消失,他彆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