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
皇宮門前廣場,被各式各樣的馬車、轎子堵得水泄不通。
華貴的繡帳、簡樸的小轎,與一些明顯是臨時雇來的騾車混雜在一起,儼然將國門重地變成喧鬨市集。
許多官員為了趕早占個好位置,天不亮就已在此等候,使得起晚了的周延儒被堵在了外圍。
心急的他顧不得尚書威儀,親自探出半個身子到車窗外,對著前方擁堵的人群高聲喊道:
“讓一讓!本官乃禮部尚書周延儒,需速速入宮籌備大典事宜!”
周圍人聞聲,不情不願地讓開了一條縫隙。
好不容易像蝸牛般挪到了宮門前,周延儒剛下車,便瞧見了站在不遠處整理冠帶的溫體仁。
周延儒臉上立刻堆起慣有的笑容,快步上前拱手道:
“溫大人,早啊。”
溫體仁城府亦是極深,見狀也換上一副和煦麵容,拱手還禮:
“周大人,你也早。今日這陣勢,真是前所未見啊。”
兩人聯袂而行,心照不宣地寒暄著。
他們的關係頗為微妙。
崇禎元年,皇帝下旨推選內閣候補大臣,野心勃勃的溫體仁與周延儒均意外落選。
兩人不甘此果,於是私下聯絡,聯手向東林黨發難。
以禮部侍郎、東林名士錢謙益早年卷入科場舞弊案為由,成功阻止其入閣之路。
經此一役,兩人結成了表麵上的政治同盟。
實則各懷鬼胎,相互利用。
按他們原本的盤算,此番借“己巳之變”後金入關的由頭,由溫體仁與王永光等人出麵,猛烈彈劾錢龍錫與袁崇煥,將韓爌、錢龍錫等拉下來。
事成之後,便可順勢推舉周延儒登上首輔之位。
而周延儒則需投桃報李,給予溫體仁相應的政治回報。
誰知被崇禎展示的“仙法”、拋出的“仙緣”徹底攪亂。
所有針對東林黨的攻訐,都暫時失去了意義。
當下,京城人士隻關心五十粒【種竅丸】花落誰家。
周延儒與溫體仁並肩而行,見左右官員離得尚有一段距離,便壓低聲音,展開深入交流。
“溫大人,昨日提出的限價同盟,你麾下諸位同僚,可都……?”
溫體仁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放心,今日我等出價,絕不會超過五百兩。可其他人?”
周延儒心中稍定,臉上露出一絲成竹在胸的笑意:
“勳貴外戚縱然有錢,也要掂量掂量是否敢同時得罪我等。至於底下的小官……哼,諒他們也沒那個膽子!”
溫體仁若有所思地看了周延儒一眼,試探道:
“說起來,昨夜代表東林前來與我溝通限價之事的,竟是周大人你……莫要誤會,下官隻是有些意外。”
周延儒麵不改色,坦然道:
“正所謂‘欲要毀之,必先近之’。我不過是虛與委蛇,假意迎合,借機探聽他們內部的動向與底線罷了。”
“待到仙緣之事塵埃落定,自有其他手段,將韓爌、錢龍錫之輩徹底逐出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