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樂齊鳴,火把熊熊。
四荒城和破賊軍擺開碩大排場,迎接晚歸的英雄們。
禮儀士卒排到五裡外雪地,四位將軍笑容滿麵全部出迎,牽馬墜鐙,折節下禮,柳致柔配合著幾推幾讓,最後把臂熱熱鬨鬨一起進城。
以往四荒城奔襲北戎,從未取得如此驚人戰績。
柳白衣僅憑九千之卒,且大多是步卒,捭闔縱橫,聲東擊西,在北戎境內如入無人之境,斬獲青壯兩萬餘眾,收獲如山。
聽說連晶骨境的洪老鬼這次都吃了一個啞巴大虧,與祁老鬼雙雙铩羽,未能在柳白衣手中討得便宜。
是以,他們幾位將軍甘願屈尊降貴、折節出迎,隻為能把柳白衣留下來。
北安軍的董老將軍到底還是老了,不敢放手讓年輕人闖蕩。
這也是四荒城的血性優勢所在,敢不拘一格任賢用能。
常思過早在回城半途便恢複些精神,下舟騎在馬上警惕護衛。
為避免再出現晶骨境高手突破防線威脅到中軍主將,而且已經出過兩次狀況,三位都督統領分彆派遣兩名修者,輔助剩餘扈衛,加強對柳致柔的保護。
在演武殿吃完犒勞宴席,與易尚延笑談著回到寂寂無聲住處,已經很晚了。
來到青源界的第一個元辰節,便這樣轟轟烈烈開始又悄無聲息過去。
常思過洗涮後換上新袍,燭光下,用手指叉著下巴在堂屋轉圈思索,最遲明天,將軍便會召他談話,先前在席間,方將軍特意單獨找他喝了一杯。
讚許有嘉,著實勉勵幾句,言語中是毫不掩飾的欣賞,即使當著外人亦是如此。
他也察覺好些隱晦目光,卻不會在意了。
手腕一抖,袖袋內裝著小銅瓶小銅盒子的布袋出現手中。
扯開袋口細索,從裡麵翻出那團兩個巴掌大、薄薄柔柔記載文字的舊黃絹帛,湊近燭光,用恢複的一些精神力加上氣息,開啟天眼近距離觀察。
在野外時候,一直不得閒也人多眼雜。
他不想讓人知道這卷文字,就憑其上偶爾閃爍的彩光,便知此物不是凡品。
他考慮用一卷錦帕把上麵的金鼎文照著勾勒一遍,留著以防萬一。
獨特的天眼“視線”下,這團絹帛散發出燦爛光彩,變換角度,彩光也隨同變幻,上麵的深褐色文字皆被光彩遮蓋等等,常思過“看到”有絲絲跳躍的紫紅色火焰,出現在絹帛文字中間,穿梭靈動,顯得神秘異常。
等常思過再一細看,除了彩光依舊變幻,哪裡有什麼火焰
莫非是反射的燭光
常思過看了一眼蠟燭光,又看一眼手中捧著離開燭光三尺遠的絹帛,若有所覺,慢慢把絹帛湊近燭光。
近到尺餘,他再次“看到”紫紅色火焰在絹帛上若隱若現。
絲絲如煙,出沒在絹帛中間最接近火光的位置。
原來如此
常思過明白過來,絹帛上的金鼎文隻是擾人眼目的障眼手段,真要是按照上麵記載的“秘術”揣摩,恐怕將走上岔路,而不自知。
真正的秘密是那些肉眼不可見的紫紅色火焰。
手中絹帛越發靠近燭火。
紫焰愈發清晰,絲絲縷縷,燦若繁星。
待抵得很近,舊黃絹帛以肉眼可見速度變色,像是要燃燒起來表麵先冒出絲絲煙霧,中間部分變得焦紅,換一個人,隻怕趕緊把絹帛拉開,遠離火光,免得燒毀能發出光彩的寶物。
常思過感受著手指頭上傳來的炙熱,“視線”中那些跳躍的細小紫焰,爭相往燭光處擁擠,他閃念間把絹帛往火頭上一湊。
“轟”,絹帛瞬間被火光吞沒,一大團火焰輕飄飄往上升空。
而在常思過的“視線”中,他看到的是燦若雲霞的絹帛真容,燃燒的是上麵寫著的文字,火焰之中,無數細小焰絲,從絹帛璀璨的脈絡紋理中釋放,活躍著、扭動著相互融合。
隨著火焰升到最高處,所有細小焰絲凝成一縷發絲細寸餘長的紫色焰火,在火焰中快活遊動,隨著火焰團往下方緩緩墜落,也很快由盛轉暗跟著飄忽晦暗。
曇花一現,美好轉瞬即將逝去。
常思過福至心靈,在火焰飄落到桌麵高時候,伸出右手,以掌心接著柔若無物的一團火苗,灼痛從掌心傳出。
他“看到”那縷紫焰在掌心遊走,似乎不得其門而入。
隨著絹帛上燃燒火焰的漸暗收斂,紫焰變得越發細小柔弱,顏色漸淡。
常思過急在心頭,忙不管三七二十,輪流催動養身功、淬體功、玄龜內息術運轉,氣息、真元什麼的,一股腦往右手掌心灌注覆蓋,心中有些緊張。
這就是老道說的運氣還不錯,點子很背嗎
那老烏鴉嘴,就不能說他些好的。
明明找到機緣,要眼睜睜瞧著從他手底下溜走
常思過很不甘心,滿頭大汗地隻管把他會的玩意,不管三七二十一往手掌上招呼,情急下連伏虎勁都用上了。
也不知是那個觸動了細若發絲的紫焰,仰或是機緣到了。
隻見團團轉的紫焰一頭紮進皮膚,凝成一點微弱的紫色光點,盤踞在掌心勞宮竅穴,就此不動。
那團絹帛上殘餘火光,回光返照般,火光一閃,在他掌心烙印下一個淡紫色極不起眼豆大痕跡,然後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