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曼徹斯特帶回的那場11的平局,如同給裡爾全隊注射了一劑強心針,但也極大地消耗了他們的精力。
然而,法甲聯賽的賽程並不會因為歐冠的輝煌而仁慈地停下腳步。短短幾天後,他們就不得不奔赴客場,挑戰一支為保級而戰、作風頑強的球隊——梅斯。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經曆了一場如此艱苦的歐戰後,麵對實力遠遜於自己的對手,裡爾會進行大麵積輪換,並采取最經濟實惠的踢法,穩穩拿下三分,為次回合決戰曼城積蓄力量。
然而,他們又一次猜錯了。
豐塞卡確實進行了部分輪換,但林陽依然首發出場。而比賽開始後,人們驚訝地發現,林陽似乎將在伊蒂哈德施展的那套“幽靈”打法,又帶來了法國的球場,並且……變本加厲。
比賽的前二十分鐘,林陽頻繁地出現在左後衛的位置上!他不是簡單的協防,而是實實在在地承擔起左後衛的出球和接應任務。他甚至多次與真正的左後衛進行換位,讓對方邊鋒完全懵圈,不知道到底該盯防誰。而當梅斯隊試圖利用他“客串”左後衛這一點進行攻擊時,他又會瞬間內收變成後腰,將防守任務交還給隊友,自己則悄然前插。
裡爾本場的鋒線組合是巴約和戴維。但林陽的調度下,這兩人很少同時頂在最前麵。更多時候,是巴約拉邊到右邊路,利用身體壓製對方邊後衛,而戴維則像影子一樣遊弋在中路偏左的區域。林陽自己,則時而出現在“偽九號”位,時而又回撤到“十號位”,將梅斯本就不算穩固的後防線拉扯得支離破碎。
第34分鐘,正是這種混亂的跑位,導致梅斯中衛和邊後衛之間出現巨大空檔,林陽一腳直塞,戴維插上勁射破門!10!
當裡爾獲得角球或前場任意球時,林陽的站位更是詭異。他時而站在禁區弧頂準備遠射,時而擠到小禁區準備搶點,時而又莫名其妙地退到中線附近,仿佛由攻轉守的第一道屏障。更令人費解的是,一次角球進攻中,他居然跑到了角旗區,假裝要主罰,卻在裁判鳴哨後突然啟動跑向禁區,由另一名球員快速開出戰術角球!雖然這次進攻未能奏效,但其思路之清奇,讓梅斯球員和場邊教練都目瞪口呆。
下半場領先後,裡爾一度撤下了巴約,換上中場加強控製。此時,場上竟然出現了林陽頂在最前端充當箭頭的奇景!但他這個“中鋒”根本不參與禁區內肉搏,而是不斷回撤、拉邊、反跑,純粹用跑動牽引對手,為後排插上的安德烈、阿爾維斯、卡貝拉等人創造後排進攻空間。梅斯後衛完全不知道該如何盯防這個從不進入禁區卻威脅巨大的“假中鋒”。
最終,比分鎖定在20,裡爾輕鬆取勝。但這場比賽的過程,遠比結果更引人熱議。技術統計顯示,林陽的觸球點再次覆蓋了整個中前場,甚至頻繁深入本方防守區域。他的跑動距離冠絕全場。
這場勝利,非但沒有平息爭論,反而將外界對林陽和裡爾的評價推向了更加兩極分化的深淵。
A.“天才論”與“戰術革命派”:
“上帝視角!林陽在用足球下象棋!他在進行超前的戰術實驗!”
“豐塞卡和林陽是天才組合!他們正在打破位置足球的桎梏!”
“這是在為曼城準備終極驚喜!梅斯隻是可憐的陪練!”
“他的足球智商已經超越了當前時代!看不懂是因為我們落後了!”
B.“故弄玄虛論”與“崩潰前兆派”:
“徹頭徹尾的表演!毫無意義的炫技!對梅斯需要這樣嗎?”
“他已經迷失了!完全沉浸在自我滿足的戰術遊戲裡,忘記了足球的本質是進球和勝利!”
“這是在透支球隊!其他球員怎麼適應?戰術紀律在哪裡?”
“豐塞卡已經控製不住他了!更衣室遲早要出問題!”
“對曼城這麼踢?會被打花!瓜迪奧拉隻會笑掉大牙!”
訓練基地外,記者們的問題更加尖銳刺耳。林陽再次麵對話筒時,臉上依舊帶著那副平靜到令人抓狂的神情。
“林陽,對陣梅斯為何采用如此……複雜的戰術?是為了迷惑曼城嗎?”
林陽:“每場比賽都需要找到贏球的方法。梅斯的防守很有組織,我們需要一些變化。”
“你的跑位讓隊友和對手都很難適應,這是否會影響球隊的穩定性?”
林陽:“我的隊友非常聰明,我們一直在溝通和理解。重要的是結果,我們贏了,不是嗎?”
“這是次回合對陣曼城時會看到的戰術預覽嗎?”
林陽聽到這個問題,嘴角再次浮現出那抹熟悉的、高深莫測的細微弧度,眼神中閃過一絲難以捕捉的玩味:
“比賽是一場獨立的博弈。昨天的棋子,不會決定明天的棋盤。”他又一次拋出一句充滿玄機的話,然後轉身離開。
皮埃爾·莫魯瓦的星火,在國內賽場的“簡單”任務中,非但沒有收斂光芒,反而燃燒得更加詭異莫測。林陽,這位年輕的船長,仿佛一位沉迷於複雜棋局的弈者,在每一場比賽中試驗著新的套路,推演著無數的可能性。
所有人都看不清他的真實意圖。這究竟是一場針對曼城精心策劃的、規模空前的戰術欺詐?還是一個年輕天才在巨大壓力和讚譽下逐漸走向偏執的自我證明?
唯一的共識是:下一場對陣曼城的歐冠生死戰,無論是驚豔世界還是淪為笑柄,都必將成為這個賽季,乃至歐洲足壇長久議論的焦點。林陽的棋局,已布下重重迷霧,隻待終局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