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銘看著王皓那張因激動而漲紅的胖臉,聽到他慷慨激昂的讚歎,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微妙的笑意。
這句詞,在前世乃是辛棄疾的千古絕唱,其間蘊含的家國情懷與壯誌難酬,足以令任何一個有血性的男兒為之動容。
他微微頷首,發自內心地讚同,帶著一絲追憶往昔的悠遠。。
“確是好句。”
可這話落在王皓耳中,卻變了味道。
王皓見顧銘神色平靜,並未如他預料中那般,露出驚為天人的震撼之色,心中頓時有些急了。
他臉上的狂熱瞬間凝固,轉為錯愕,再化為一絲難以置信的失望。
“就……隻是好句?”
王皓的聲音都有些變調了,他瞪大了眼睛看著顧銘,仿佛在看一個不識貨的木頭。
“長生兄,你……你可品出其中真味了?”
他覺得顧銘定然是走神,未曾細品。
顧銘看著他這副較真的模樣,有些無奈,卻也隻能順著他的話說。
“自然品出來了,沙場秋點兵的豪邁,馬革裹屍的悲壯,儘在其中。”
可這番話,非但沒有安撫王皓,反而讓他愈發急切起來。
“不對,不對!”
王皓連連擺手,胖臉漲得更紅了,他將書冊在桌上重重一拍,引得鄰座幾位學子側目。
他趕忙壓低了聲音,湊到顧銘跟前,神情鄭重無比。
“長生兄,這何止是好句!此句一出,當為傳世之作!”
“你看這‘醉裡’二字,寫儘了主角當下的落魄與不甘!再看這‘挑燈看劍’,一個‘看’字,道出了多少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憤與渴望!”
“還有‘夢回吹角連營’,由實入虛,將那金戈鐵馬,氣吞萬裡的壯誌豪情,烘托到了極致!”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點著書頁,神情激動,仿佛自己就是那位點評江山的大儒。
“如此風骨,如此氣魄,百年難得一見!長生兄,你怎能隻用一句‘好句’來評之?這簡直是……是對這句詩的褻瀆!”
看著王皓痛心疾首的模樣,顧銘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感動。
即便隻是殘句,即便跨越了時空,依舊能在這異世的讀者們心中,掀起如此壯闊的波瀾。
也不知稼軒先生知曉,又會是怎樣的看法?
就在此時,一道清瘦的身影走了過來,在兩人桌旁停下。
“誌存兄所言甚是。”
來人是李修,他手中也拿著一本嶄新的《學破至巔》,顯然也是同道中人。
“元明兄!”
王皓見到李修,如同找到了知音,眼睛一亮。
“你也看了?”
李修點了點頭,他平日裡沉靜的臉上,此刻也帶著幾分難掩的激賞。
“休沐時偶然購得,本以為隻是尋常話本,不想竟藏著這等驚世之句。”
他看向顧銘,語氣溫和地解釋道。
“長生兄許是還未曾通讀全文,故而未能體會到此句在文中承上啟下的妙處。”
李修的性子比王皓沉穩許多,分析起來也更為條理。
“主角方運,此前一直被族人打壓,受儘屈辱,心中鬱結之氣不得抒發。此句一出,便如龍吟出淵,將其胸中潛藏的萬丈豪情,一朝迸發,讀之令人感同身受,蕩氣回腸。”
“沒錯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