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好多州或者地方上有保護性法規,要麼直接不允許本地農場過戶給外國人,要麼即使允許也會嚴格限製外國人購買農場的最大麵積。針對外國人農場主的稅費也不友好,更不提不菲的農業稅費補貼外國人農場主也是享受不到的。
陳地主不是美國人,可是他即將有數千萬美元的投資進美國,這不,陳地主人還在臨海,一直在準備中的農場交易還沒完成。美國駐臨海總領事就給他送來了一個好消息,隻要陳地主去美國他就立馬會得到美國的永久居留權,這項福利針對他的家人也有同樣效果。總領事甚至主動表示如果陳地主願意,他隨時可以選擇加入美國國籍。
這是小伊萬為了方便他們倆人之間的交易成功主動幫陳地主解決麻煩。
陳地主送走領事後就馬上給楊三強發電報,他需要問問小強子。陳地主想過將兒子送出國留學就像他們的伯父那樣,陳地主也在國外買過彆業,比如法國,比如西班牙,比如奧匈帝國就都有陳地主購買的產業,沒指望這些物業能增值發財,隻是偶爾有空閒時候能帶著家人去生活一段閒暇時光,讓孩子們開開眼界。哪怕是現在準備傾儘家財購買美國農場,陳地主也是為了陳家的糧食生意考慮。因為在陳地主眼裡,除了田地,一切都是浮財,隻有土地出產的糧食才能讓一個家族源源不斷的得到財富。
楊三強沒有猶豫直接回電報給陳地主,隻是說了自己目前的情況,陳禮明從來就不是一個沒主見的人,不需要彆人多言。
為了方便做生意,其實就是為了組建兄弟集團,楊三強最近手握一疊不同國家發放的永久居留權證明或者榮譽國民身份證明。本來沒必要如此麻煩,隻需要楊三強選擇加入英國或者美國兩國中任何一個國家國籍即可。可是楊三強不願意放棄那張工藝簡陋,上麵文字還是手寫的紙。小伊萬跟楊三強接觸最久,他了解楊三強的個性,當然不會因為兄弟這份堅持就為難自己,為難兄弟,何況他其實跟楊三強情況差不多,在美國也算是一個外國人。生意要做,辦法多得是,對彆人是麻煩,對神通廣大的小伊萬來說不過就是幾個電話或者電報而已,並且有戴維出手幫助,很多需要時間或者略微麻煩的事情就更理所應當的簡單起來。
四年前楊三強賣地,陳莊最好的水田,一畝地都不到十塊銀元,當時也就相當於四美元左右。離開老家後這幾年楊三強一直沒關心過田地的事情,也很長時間沒機會聽陳管家嘮叨,還一直以為田地就是隨著局勢好壞上下起伏不定,漲上去不久,又跌回來一些,就這麼著起伏波動,價格其實沒多大變化。事實上是,最近兩年臨海附近的錢江和江北、江南幾地因為打仗少,地價一直在上漲,有時候一年漲一次,有時候隔天就敢漲價一回。年前楊三強告訴陳地主小伊萬正在想處理農場的時候,一塊江北上好水田已經賣到二十塊銀元。
小伊萬拿到手這些原本屬於三個超級富豪家族的優質農場沒花自己一分錢,抵價談判的時候壓價也非常狠。但是,小伊萬在跟陳禮明談判的時候卻沒有按照美國這邊的農場價格談,也沒按照自己到手的價格談。即使楊三強知道農場價格,小伊萬跟陳禮明談判時候也是理直氣壯地按照兩人都熟悉的臨海周邊土地價格來談判美國農場價格,關鍵是這兩人都樂意。
一塊江北水田賣到二十塊銀元,水田越靠近臨海價格越貴,又考慮了田地價格雖有起伏但是一直在上漲的因素,小伊萬和陳禮明將談判基礎定在一畝地二十四塊銀元。一場奇怪的談判後,協議達成價格竟然比約定的談判基礎價格還低,低的還不輕。
小伊萬以十二塊銀元一畝地的價格賣美國農場給陳禮明,隻相當於本地田地價格的一半,陳禮明當然是喜出望外,全力籌錢買農場。
完成談判的小伊萬也開心得不行,他是零點五美元一畝地抵價而來的農場,這一下子又翻了十幾倍,無論如何非要劃出一份相當於陳地主購買麵積的百分之十的農場送給楊三強,就當作楊三強的中間費用。小伊萬自己算是品嘗到了做中間人拿中間費的樂趣,他強烈認為即使楊三強沒參與談判,他和陳禮明的交易也是楊三強促成的,這份中間費應該拿。
被這個光頭兄弟一句:哥們,你是不是發財了,瞧不上兄弟的這點東西?
楊三強推脫都推不了,隻好接受了這份中間費,剛好拿來分一分,省的再找小伊萬買他還不願意收錢。
陳禮明賣股份籌款的事情也沒瞞著楊三強和小伊萬,幾天時間從一千萬美元的交易額提高到兩千萬美元,小伊萬當然也不會反對,更沒有乘機添加條件。厚厚的兩份總計高達五十五萬英畝的農場交易合同就等陳禮明和陳禮生來美國後簽訂生效,這是陳家兩兄弟自己堅持要當麵簽字,不然合同郵寄回臨海,他們兩人各自簽字也一樣有效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三強算是通過這次交易白得一份五萬英畝的農場,成為一個美國的農場主。
草木灰隻是一堆毫無用處的灰燼,為什麼農民喜歡用草木灰當作肥料?使用草木灰肥料後為什麼農民依然會施糞肥或者青肥補充?它和糞肥,青肥的區彆或者共同點又在哪裡?無聊的化學家分析了草木灰的成分,發現草木灰裡含有大量的鉀和磷鹽而糞肥和青肥裡含量最多的是氮鹽,也有磷和鉀鹽還有其他更多更少的鹽類物質。又經過幾十年的歸納總結和實驗,不同的科學家有意或者無意間終於肯定了氮,磷和鉀這幾種元素在促進植物生長中的重要作用。
可是貧窮限製了農民使用尊貴的科學家們苦心鑽研出來的研究成果,相對於高昂的肥料生產成本,農民土地裡的那點可憐產出什麼都不是。農民們依舊在使用傳承了千年的種地秘方:草木灰加糞肥。
隨著工業生產的興起,總人口一直在增長,而工人和城市居民漸次超過了農民,職業農民數量和比例都在急劇下降。原本遍布田間地頭的農民身影消失不見,隻有少量農民在照料大量的土地。人口在增加、糧食需求一定在增長,工業生產持續發展對糧食的需求也在不停的增加當中。當工業生產開始反哺農業生產,機械被使用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原本高不可攀的人工合成肥料也開始被大量使用,農業生產也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美國生產了世界上百分之二十九的小麥,百分之四十三的玉米,百分之十四的水稻,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糧食萬裡迢迢的運送到國內,即使被糧商加價也賣得比國內本土生產的糧食更便宜的原因。
這一切在陳莊生活十幾年的小強子不懂,在臨海工作、發大財的楊三強也不懂,隻有進入耶魯大學學習後的山姆在圖書館裡翻看過無數跟法學無關的書籍資料才弄明白。
陳地主家經營糧食生意,坐擁千萬美元級彆的財富,當國內土地價格下跌到上好水田隻要五塊銀元一畝地的時候,他沒有出手趁機收購低價田地以增加陳家的家族底蘊。陳家糧行這兩年大量進口美國糧食,臨海供應充足就賣往其他缺糧的地方。美國糧食價格如此之低,在陳地主看來美國的地主估計要不是有補貼應該早就應該虧損得傾家蕩產。就是這樣美國糧食供應商也不願意直接出口小麥和稻穀給陳家糧行,一船船跨洋運進來的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和麵粉。
陳禮明開始想買地的確是被楊三強說的低價吸引,按說傾儘家財來美國買農場這個決定就已經非常瘋狂,好多跟陳禮明關係好的人都勸說過他,讓他彆貪便宜買那麼多地小心陳家幾十代人的積蓄都打了水漂。可是陳地主依然要買美國農場,因為他是麥迪亨洋行的大股東,這家在法租界注冊成立的進出口貿易公司主要股東是美國人,它可以享受美國本土企業出口和進口補貼。所以陳地主知道美國糧食出口時候有補貼,但是這份補貼還在合理範圍之內,補貼並不會太過影響糧食價格。
為什麼美國糧食那麼便宜?去美國留學的小強子給了陳地主真實的答案:美國農場麵積巨大,因為有機械參與種植和收割和倉儲,省去了絕大部分人工費用。農場主隻要按照規劃進行農業生產還會收到不同名目的補貼,比如用電補貼,用水補貼,購買機械補貼等等,這些就足夠讓生產出來的糧食成本大大降低。最讓陳地主震驚的是楊三強電報裡說美國生產的水稻,小麥和玉米這些糧食畝產都特彆高,特彆高。那份電報陳地主和陳管家都看了,都覺得嚇人,不敢相信,實在是邪性。可是這份電報是楊三強發過來的,這個孩子也算是陳地主和陳管家看著長大的,是信得過的人。
要知道陳莊上好的水田,遇到風調雨順的年景,種地農民施肥、除草都不落下,一塊水田當祖宗伺候,一畝地水稻也就三百斤上下。
小強子在老家最後一年那次收稻子,家裡三畝地就打下九百斤的稻穀。
國內交易時候用的斤兩和外國人不同,世界上各個國家大都有自己的計量單位,比如美國就用盎司和磅還有蒲式耳。在進行國際交易過程中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基本都會轉換成通用單位克、千克、噸。中國的一斤相當於通用單位的六百克就是零點六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