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強當年三畝地收成換成通用單位就是五百四十千克,這個收成在陳家十萬畝水田中也絕對是上上等的收成。可是楊三強電報裡告訴陳管家和陳地主,民主國二年,也就是去年美國農場生產的水稻平均畝產高達三百四十六千克,美國小麥畝產高達七十千克,玉米畝產高達一百三十二千克。
小強子在電報裡也告訴陳禮明和陳禮生兄弟兩,這是耶魯大學商學院教授采集過來用於研究的數據樣本,應該做不了假。
陳禮明相信,陳禮生也相信。
陳家十多萬畝水田,一年種兩季,種水稻和小麥。還有那近十萬畝的旱地也是一年兩季,種棒頭和小麥。棒頭是老家土話,其實就是玉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什麼水田貴?還不是水稻的產量高。水田一季稻抵得上旱地兩季玉米和小麥的產量還要多。江北水稻種植曆史悠久,稻種質量好,畝產高。但是種小麥和玉米就不行,不如北邊的省份種玉米和小麥畝產高。楊三強老家有一句土話形容小麥收成:種一瓢收三瓢,一不小心一捆草。至於棒頭,那就是田間地頭種一點給小孩解饞的東西。
美國的農場的土地難道比江北的水田還要肥?為什麼畝產這麼高?都不用陳地主和陳管家追問,楊三強就自己去尋找答案。
陳管家問農場買到手後,那麼大麵積肥料怎麼解決?恰好他這一問就問到了美國農場畝產高的秘密。
人工合成肥料和種子,這就是美國農場畝產高的兩大秘密。
農業作為一國經濟發展的絕對基礎,美國非常重視農業生產,這種重視不僅僅體現在花樣百出的補貼上,還有大量針對優質種子的科學研究,支持科學研究成果得到快速變現,已經有專門製造種子的種子公司出現。所以,種子不用考慮,陳地主來美國種地肯定也是用當地的優質種子。就是人工合成肥料不太好買,美國本土的肥料公司還沒有幾家,產能不夠,現在每年都正在大量從歐洲進口人工合成肥料。
楊三強作為一個新的農場主,也要關心自己農場肥料的來源。在耶魯萬事不愁,有老頭。
哈德利教授肯定有辦法讓楊三強了解到人工合成肥料的秘密。至於如何將技術應用到生產中楊三強不用考慮,技術成熟直接就可以用最好,如果技術未成熟那就找替代或者想辦法提高實際生產的可行性。如何跟有技術的教授或者研究所談合作那也是輕車熟路,買斷,持股任選,尊重專業人士,尊重技術是山姆做生意的基礎。倒是建立人工合成肥料生產廠最簡單,那就是錢的問題,是小問題,還有資源問題,有兄弟集團當背景,這也是小問題而已。
臨海的新年比往年更熱鬨,新房子更多,在臨海過年的人更多,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公董局好像放鬆了進入租界證件的辦理難度,兩個租界內華族人一下子就多了好多,好多。往年在臨海縣城範圍裡升空不停的煙花,今年的除夕夜在兩個租界夜空也盛開不斷。
林桂芬今年沒有回黃府過年,初一早上,西墨路上的小房子裡林桂芬獨自一人接見來拜年的青幫大佬。杜明升在前麵的大房子裡替師父招待過來拜年的貴客,投遞的拜帖經過他的篩選,被送往後院,林桂芬也隻是挑著見見幾位多年老朋友罷了。
杜明升人在哪裡,跟他關係鐵的換命兄弟張小林當然也會在哪裡。臨海青幫新貴杜張二人現在就是一體兄弟,跑馬場雪茄館那張長桌邊上,除夕夜裡杜明升的座椅又往前挪了兩個,張小林已經有資格站在桌邊幫大佬們添茶、點火。
張小林今天很主動,姿態也放得夠低,杜明升在屋內待客,張小林就站在門口迎送。大早上沒去自己師父那裡拜年就直接開車來西墨路這裡,給樊晉城的磕頭拜年還是在大門口進行的。樊晉城在前麵大房子裡一盞茶剛端上來就被請到後麵小院,笑哈哈的樊大佬從側麵小路走出來,張小林將師父送上汽車,嘴巴都笑咧開了,站在門口時腰杆更直挺。
黃富貴在黃府忙碌了一天半,第二天下午才有空接受莫泊桑大主教的邀請去西墨路上的教堂參加一場祝福中國新年的祈禱誦經會。
龍鳳胎兄妹大寶和小娥陪著姆媽也參加了這次教堂裡的活動,過年就已經十歲的兄妹倆人一左一右地坐在姆媽身邊,安靜的陪著低頭虔誠祈禱的林桂芬。
楊三強離開臨海一年,兄妹倆也沒有一天停下練拳。大寶不說話的時候竟然流露出一絲威嚴和堅毅的神色,羞澀的小娥依然文靜,不過沒有了往常對陌生的躲避。
練拳的確改從內到外變了兄妹倆,讓大寶不爽的是前幾天姆媽給兄妹倆量身高時候發現小娥竟然比自己還要高出一指節,氣得大寶晚飯比平時要多吃了一個獅子頭,三哥說過的練拳之人能吃是好事。可是看對麵得意的小娥也比平時多吃了一些米飯,大寶又從盤子裡插出一顆獅子頭咬起來。
林桂芬對兄妹倆日常的小競爭就當沒看見,樂嗬嗬的囑咐一邊伺候的仆人給兒女各舀一碗湯,防止這對寶貝再噎著。
陳禮明帶著陳禮生也來過西墨路,他們兄弟正月過後要去美國林桂芬是知道的,大家都在美國有收購產業,陳禮明當然也問林桂芬要不要同去美國一趟,林桂芬拒絕了。
龍鳳胎兄妹剛適應學校生活,十來歲的小小年紀林桂芬又不放心帶著他們一起遠行。林桂芬沒有必要去往美國,她和楊三強合夥購買的天使城郊外地塊的法律證明文件已經在郵寄來臨海的路上。這塊洛克家族拿出來抵價的城郊地塊價值五百萬美元,小伊萬沒有加一分錢就轉讓給楊三強。林桂芬三百萬美元也已經存進了楊三強在臨海花旗銀行的賬戶,楊三強在電報上說明了這塊麵積高達四百三十平方公裡的地塊有四個股東,林桂芬母子三人和楊三強自己,股份四個人平分。林桂芬的三百萬美元隻有兩百萬美元用在購買地塊上,還有一百萬美元被楊三強以龍鳳胎兄妹倆的名義投資進兄弟投資公司。
有如此有情有義的小強子在美國把關,結果隻會更好,林桂芬不用勞心勞力的跑一趟。
喜歡孑孓不獨行請大家收藏:()孑孓不獨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