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紐海文再次回到紐約後,楊三強的衣服口袋裡總會塞著一個巴掌大的筆記本,筆記本裡夾著一隻不怕跑墨的鉛筆。偶爾得了空閒就拿出本子寫上一小段,或許是在行駛的汽車上,或許是在跟相熟的朋友聊天的間隙,或許是在早上洗漱之後早飯之前。
不是楊三強在製定一個宏偉的計劃,也不是在算計自己的得失,而是在構思一篇論文的綱要和論點。
楊三強進入耶魯還不到一學年就完成了所有本科學分,可以隨時從耶魯畢業,
楊三強不想這麼快就結束真正的留學生涯,恰好哈德利老頭也不願意自己的得意學生浪費自己的天賦。
哈德利老頭認為對耶魯精英學生來說賺錢是多麼容易的事情,學生生涯一旦結束可就難以為繼。
現在楊三強已經是哈德利的法學研究生,目前為止是哈德利年紀最小的學生,真正的弟子。
前幾天回紐海文,哈德利讓楊三強隨便寫一篇本科結業論文,學校需要留檔。
可是還未到一年一度的畢業季,楊三強的學籍就已經變更,不再是耶魯法學院本科學生。
楊三強沒有經過畢業答辯,當然也沒有寫過本科畢業論文。
本科畢業論文在哈德利看來這是再小不過的小事,楊三強的論文隻要寫出來就法學院的答辯團就能通過。哈德利自己不會為難自己的學生,山姆的師兄們也不會為難小師弟。本科畢業論文而已,反正又不用公開發表,隻是圖書館學籍檔案室裡需要存在這份文件就好。
哈德利沒有給楊三強畢業論文選題,隻是指了指身後書架上或厚或薄的法律書籍,麵露驕傲之色。
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全麵,最細致的法律條例。這是我們法律從業人的驕傲,也是壓力。山姆,我知道你看過它們,甚至你可以背誦它們。你能夠從本科部畢業成為我的研究生,不隻是因為我個人看好你,而是因為我們法學院的老師和教授都認可你,都知道你了解它們。
嗯,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法律,法律永遠在完善之中。抵抗倒退並完善律條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哈德利老頭難得如此正經的跟楊三強說話,楊三強當然也捧場,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這些法律條文在我們眼裡處處是漏洞,我們的工作就是修補這些漏洞。嘿嘿,有能力的律師就依靠法律漏洞來贏得官司,賺到更多錢得到更大的名聲。
山姆,我這麼說你明白我的意思?
老師,你想讓我寫一篇可以填補法律漏洞的論文作為本科畢業論文。
哦,不,不,不!
哈德利連連否定,哭笑不得,山姆實在是太過聰明。自己隻是想讓他應付一下學校的規定而已,作為耶魯大學校長總不能明著告訴自己的學生應付差事,可是這個得意弟子竟然裝著沒聽懂自己的暗示。
老師,我有一個論文選題想請您指正:《論美國國家賠償法案的可行性》,即展開討論目前美國國家賠償法的成立條件是否成熟,討論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再延展討論符合美國國家賠償法案的條件,對符合條件的美國公民和團體申告,索賠以及後續的查證和執行、賠付等等實際操作程序進行探討和設想!
美國國家賠償法?山姆,這絕對是填補美國法律條例空白的選題,已經遠遠超出本科論文的範疇,即使作為你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也足夠大,嗯,博士研究生論文也不過如此!
哈德利差點拔掉自己的胡須,可是得意弟子是什麼樣的人哈德利最知道!既然山姆已經說出選題,也有了思路,說明山姆也有初步準備。
山姆一直是個有想法的人,學生有進步的心,老師必須支持!
山姆,你去寫吧!要大膽設想,細致推敲!到時候我可以跟你聯合署名,你作為第一署名人!
美國國家賠償法案在美國法律界的意義之高,對美國在世界文明國度裡意義之大,都是法律從業者,誰能不知道?!哈哈,我要讓立法委員會的那幫老家夥們感到羞愧!
哈德利想到了更開心的事情,一口酒沒咽下就哈哈大笑,差點嗆著。
哈德利老頭翻箱倒櫃地從書稿裡找出一疊紙張遞給楊三強,原來老頭子已經對國家賠償進行過相關研究,沒想到師生倆想到一起了!老師未完成的事業交由得意弟子去圓滿,這是一段法律界的佳話!
這才是真正的默契!
不是說起草美國國家賠償法案這件事沒有人先想到,而是需要找準一個極佳的時機。美國國家賠償法案提出過早則一文不值,不能很好執行的法律條文就是空談,肯定會遭人恥笑。提出過晚則失去了法律條文前瞻性的意義,總歸有城下之盟的嫌疑。
不隻是美國,歐洲國家的很多法律條文的誕生是跟一個或者多個悲劇聯係在一起的,美國國家賠償法案要打破這個先例!
哈德利沒有過多囑托得意弟子,最多是在楊三強要離開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山姆,你回紐約後寫論文需要查閱資料肯定沒有在學校的圖書館裡方便!紐約市立圖書館藏書也算豐厚,但那會浪費時間不是嗎?我知道你在紐約會很忙!嗯,你可以找周圍人幫忙,比如威廉和布朗,即使他們家族的藏書滿足不了你,他們還有朋友不是?!
我知道了,老師!
一老一少,嘿嘿一笑,各自忙碌。
楊三強回到紐約後很認真的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從紐約市立圖書館借,跟小傑克借,向布朗和威廉學長借,向老謝爾頓借!小伊萬也主動幫著向自己的好朋友們收羅了一大堆!
管它有用沒有,管它是地方還是聯邦的!都要!
華道夫酒店的包間裡和彙賢雅築七樓的一個包間都堆滿了各有來處的法律書籍。
當然,周圍人都知道了山姆正在哈德利校長的悉心輔導下寫一篇論文,關於美國國家賠償方麵!
隻要配額貿易項目和規模沒有敲定,桑落跟美國方麵的石油談判就不算完成,聚集在彙賢雅築的貴客就不會離散,彙賢雅築就很難恢複以往風月、玩樂場所的氛圍,彙賢雅築的大小拍賣會就會繼續。
參加拍賣會是容易起癮頭的,因為拍賣品清單一直在變化,總能發現一些符合自己需求的寶物。隻要自己的腰包能承受,見獵心喜,就會買,買,買,買個不停!
楊三強就是一個普通人,當然不能免俗,在彙賢雅築的拍賣會上收獲頗豐。
除了那些打算當禮物送人的物件,其他比如油畫,當代工藝品,一些來自東方古國的瓷器和木器等等,不管價值高低,都被楊三強打包捐贈給了紐約藝術博物館。
楊三強如此做,不明所以的小伊萬也跟著湊熱鬨,他在彙賢雅築的大小拍賣會上掃蕩了一批拍品,伊萬先生出手,已經在拍賣的物件罕有人跟他搶拍,在之後沒上拍的寶物更沒人舉牌喊價!楊三強拍東西還考慮一下性價比,超級富豪那是真正的財大氣粗,直接拿著拍賣品清單成批地圈畫,不問品質,不問出處,不問價格,以高出拍賣底價的百分之十的價格統統買下!
羅斯人也要捐贈給紐約藝術博物館!
伊萬先生要的東西,彙賢雅築不會掃興,那些拿出藏品參與拍賣的賣家也不會掃興,皆是爽利地拿錢交貨。成箱子的好物件像普通的貨物一樣堆疊在彙賢雅築的後院,小伊萬打算讓人用卡車將這些花了近百萬美元的好東西運送去紐約藝術博物館,卻被楊三強給阻攔下!
金錢的力量還是大啊!羅斯人用手裡的美元讓楊三強不得不將計劃提早執行!
楊三強本來打算通過少量、多次捐贈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可是小伊萬這個莽撞人參與進來計劃就得改變!
紐約的大小報紙上有人投稿,一張照片配上一個精彩的小故事,主角就是紐約藝術博物館裡的藏品!
藝術品嘛,就得向大家分享它們的故事和它們的美給所有人,
紐約藝術品博物館緊鄰紐約中心大公園,修建於曼哈頓半島開發早期,幾十年以來一直就一個普普通通、門口羅雀的地方。博物館裡的藏品也隻有某些熱心商人和家族甚至是個人捐贈的那些不太值錢,難以被人欣賞的破落貨。
相比於緊鄰的紐約中心公園,不遠處也不需要門票的紐約藝術品博物館毫無吸引力。即使楊三強無數次從華道夫酒店的窗子遠眺紐約中心公園,也從未注意過這棟被刷成灰色的仿哥特式紅磚大房子,它一直默默地矗立在紐約的喧囂裡。
楊三強忽然想讓人知道它的存在,花點小錢讓一些記者去紐約藝術品博物館裡拍照,隨便挑選出幾張照片再讓人配上一段文字,一個有圖片有內容的故事就可以刊登在紐約無數家報紙刊物上。
其實紐約的報紙業競爭很激烈,不論規模大小,那些記者不會將一份額外的收入推開,如果拍照,寫稿和投稿是同一個人,那麼就能拿到三份收入,何樂而不為!
不用十幾萬美元,不用幾萬美元,隻要花費幾千美元對某家報紙持續投稿,這家報紙的負責人就會想儘辦法找到背後的金主。
開設專欄,很多小規模發行的報紙近期紛紛開設藝術品鑒賞專欄。
除了楊三強這邊穩定的輸出稿費,給各家報紙提供高質量的藝術品圖片故事投稿。還有無數普通人寄信投稿,有的信封裡附有照片,有的信封裡隻有一張寫滿故事的信紙!
幾乎所有報紙的藝術品鑒賞專欄版麵都在擴張,有從五分之一版麵擴張到四分之一,有從三分之一擴張到二分之一版!有幾家銷量好,影響力大的報紙甚至直接擴張至整版!
紐約人對藝術品的熱愛和講故事的熱情超過所有人的預料,最早被大家知道,還持續不斷地提供故事的紐約藝術博物館到底還是被更多人知曉,博物館門前終究出現了很多拿著報紙,慕名前來參觀的遊客。
伊萬先生要捐贈收藏品,紐約藝術品博物館的管理團隊受到三番五次地邀請終於走進華埠。彙賢雅築群英彙聚的盛況讓這幫人開了眼界,趾高氣昂的神色快速垮掉,紛紛換上一幅低眉順眼的服帖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彙賢雅築六樓和七樓隨便遇到一個客人都是他們不能得罪的存在!
小伊萬非常好客,也算平易近人,特意將這平均年齡五十往上的博物館管理團隊邀請到八樓的超級大包間。
雙方進行一番友好交流後,這些長了見識的博物館管理團隊是帶著激動地心情離開華埠。
第二天,所有報紙的約稿人就換成了紐約藝術品博物館。每天一個圖片故事依舊維持,不過還同時公布了一個巨大的好消息:兄弟集團的股東決定捐贈一批藏品給紐約藝術品博物館,屆時將在博物館內舉辦一場盛大的捐贈儀式,歡迎紐約以及周邊的藝術品愛好者前來參加!
連續一個星期,紐約州、其他東北發達州和北大湖區以及西海岸幾座大城市的報紙和廣播紛紛轉載宣傳這件盛事。布朗,小傑克,威廉等超級富豪家族的年輕精英代表人也紛紛宣布參加捐贈儀式,當然也會有藏品參與展覽。
捐贈儀式舉辦當天,小伊萬和小傑克這些捐贈者並沒有主動上台演講,他們帶著微笑站在出席捐贈儀式的幾位國會議員身後當人肉背景!反倒是館長情緒激動,結結巴巴地當了一回司儀!
博物館提供的休息室內,杜盛陪著楊三強。兩個華族人麵孔還是主動退讓至幕後,外麵的社交場小伊萬才是風雲中心人物。
紐約藝術博物館占地隻有二點五英畝,就這不到一萬平米的展覽館,目前隻向民眾開放了三分之一不到的空間,就這,展品還稀稀拉拉地擺放著,顯得展廳特彆高遠空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