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共贏
楊三強在不在身邊是大不同!
陳禮明和陳禮生兄弟兩人是真的感受頗深,登船離開小強子的視線後,努力維持正常的臉色陳家兄弟並沒有因為終於可以回家而鬆下一口氣,反而相視苦笑。陳家兄弟傾儘家產來美國是為了陳家的家業和未來若不是陳家兄弟倆人“手欠”,美國之行其實很順利,本應該是胸懷壯誌地來美國,誌滿得意地回臨海,估計也不會那麼“大方”的跟王楨簽下那份總價值數千萬美元的五十年捐贈協議!
小強子是個好孩子,方方麵麵都已經幫兩位表叔想到了,算到了,做到了。要是連回家都不敢,那不是白吃了這麼多年的米、麵,回家的路還得要自家兄弟相互支撐,相互扶持。
這船是小強子和他的朋友們的公司名下,船員都是精挑細選的可靠人手!船上的幾百萬斤糧食屬於陳家糧行,這可是往年陳家一年的產量!船上有小強子給安排的明暗兩撥護衛,明麵上的安保員荷槍實彈守衛著陳家兄弟入住的這一層船艙,埋伏在船員裡的安保員名單和照片陳禮生和陳禮明都仔細記過,據說一旦有意外就可以向他們求援。
即使楊三強已經將歸途安排地步線行針,陳家兄弟倆在羅斯的港口沒下船,在桑落的港口也沒下船,哪怕已經輪船已經停靠在關外港口也沒下船,直到熟悉的杜明升和方昭兒登船相邀!
方昭兒也有感觸,離開快活無比的臨海前來關外的奉天行省其實是有仗義任俠的心態在作祟,因為這次行程的深層目的並不符合方家的利益,準確說是在跟方大總統唱反調!是頂著方家大少的名頭,其實是在行“悖逆”之事。一麵是其中的度量極難把握!事情其實是楊三強那個家夥挑起來的,讓遠離仕途和國事已久的自己摻和進來,他倒好,在萬裡之外的大洋彼岸,僅僅依靠幾封信件和電報就挑起來一個身為華族人的“自傲”、“自尊”和“自覺”!以這個家夥的口才和心智,若是他來辦這趟“苦差事”想來也是遊刃有餘!
陳家兄弟倆不知受了什麼衝擊,陳禮明不複見往日在臨海時候的自如,往常頗有規矩的管家陳禮生也是拎著兩個大箱子,緊跟著陳禮明,一步不願落下。
這就是楊三強要讓自己見的“世麵”?!
罷了,等有機會見麵了肯定得跟這個好兄弟算算賬。
杜明升感受最深,奉天城趕來的沈大帥先於方昭兒乘坐的輪船抵達大連港,參加過一場匆忙卻不失隆重的接風宴之後方昭兒就坐上沈大帥的專列直奔奉天城。據說關外的實權大帥們正在向奉天城彙集,這陣勢與不久前全國各地大帥前往北京拜會方大總統極為類似!
在陳家兄弟未到大連港口之前,在方昭兒去奉天城期間,杜明升則留在港口這座狹長的城市裡。
方昭兒沒有食言,不知什麼時候就已經搞定“鋪路”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方昭兒離開後有一個腰間彆著手槍,腳上蹬著黑漆長筒馬靴,沒戴帽子露出一頂精神短發的年輕校尉開著嶄新的美國富特汽車載著杜明升在港口和城區轉悠。楊震雷是貼身跟著沈大帥的護衛副官,據說是從桑落武官學校回國的精英人才,有無數“學長”可投靠的他跟著鬥大的字寫不出幾個的沈大帥就隻是為了回報當年的恩情!要不是當初的沈霈幾腳踹走了一個成天拖著大鼻涕,滿打滿算才十一歲的“皮子”,還出錢供他讀書,就沒有如今的楊震雷。剛有閨女的沈霈是拿楊震雷當兒子看,就是這個名字也是沈大帥幫著取的!
下雨天打響雷,父子皆好漢!
杜明升打算約見臨海結識的朋友楊震雷著找人,幫著引路。杜明升想看看當地煙館的生意,有楊震雷這張麵無表情的臉在前麵頂著,無論是羅斯人的煙館還是桑落人的煙館都可隨意進出。杜明升想租賃一間倉庫,楊震雷招呼一個捧著木盒賣煙草的小販低語幾句後,港口的倉庫老板排著隊找來茶館。甚至杜明升都沒來得及打探行情,這位會說羅斯話和桑落話的年輕校尉就敢大包大攬,貨源和價格?不用打聽,也不用指望你那些不靠譜的“朋友”,沒有任何可比性,反正絕對不會讓杜老板吃虧!
方…方老板的朋友,咱家沈大帥指定我來輔助杜老板,在自家地界上弄點“特產”還能賠錢?!
杜明升的煙土生意放不上台麵講,這次來關外走的比較急,又沒來得及提前聯絡關外的江湖朋友,所以登岸後他就是來關外做些“土產、乾貨”買賣的臨海大老板。
方昭兒既不是官又不是手握兵權的大帥,可是他是方家方漢韻,是跟沈大帥稱兄道弟的存在。這回奉天城可是要彙聚整個關外的實權大帥,江湖上的身份既不合時宜又顯得微不足道。某些大帥們可以不顧忌年歲跟方昭兒稱兄道弟,隻要他們覺得自己能跟沈大帥比肩就行,實力稍弱者或者如楊震雷這般人還是當麵稱呼方先生更穩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沈霈看似江湖、粗獷實則聰慧、講規矩,事實上楊震雷壓根沒有跟方先生直麵對話的機會,所以還是學著杜明升,按照臨海人的習慣稱呼方昭兒為方老板。
客人到了關外不招待好了那就是失禮,楊震雷沒帶著杜明升去下館子,也沒帶著杜明升進園子。從大城市臨海來的老板什麼沒吃過?什麼美女沒見過?!於是杜明升便被楊震雷帶著去了澡堂子,泡溫湯,搓澡!
楊震雷開車七拐八拐才將杜明升帶至一家挑著湯字幡的二層木樓跟前,一位半百年歲的掌櫃的半彎腰候著貴客蒞臨,簇新的馬褂、袍服看著還有折痕,就是頭頂的帽子和腳上的鞋麵雖然看著乾淨卻也應該是穿戴了許久的舊物。
關外人說話嗓門大,楊震雷跟掌櫃的看著就不陌生,就在下車進門的言談之間杜明升就知道這是一家已經營近二十年,隻有兩個熱水池的澡堂子,原本還是大連港附近遠近聞名的大溫湯池子。隻是後來港口來了更多的人,街道越來越多,城市越來越大,還有羅斯人,桑落人…!漸漸地,這家溫湯池子就顯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破落!
雖說往日的風光不再,但是前來泡澡的客人還能喝到免費的紅豆甜湯和地瓜甜湯,大鍋煮的磚茶,還有海邊最常見的海鮮嘎達湯!但是店裡那些噴香的鹹甜點心和櫃台裡的幾壇用人參,靈芝、虎骨和鞭子等等藥材泡的苞米酒就需要客人們多花些許銀錢才能品嘗得到!
若是客人想要品嘗到更多的美味,溫湯池子的小工可以幫忙去跟周邊的館子定,外麵的館子收取多少銀錢就是多少銀錢,不需要客人多付出額外的花費!
楊震雷請客當然是包場,今天整個溫湯池子隻有兩位貴客,掌櫃的,小工,搓澡工都等候著兩位貴客差遣!
黃富貴就喜歡泡澡,杜明升對泡澡當然不陌生。可杜明升到底是第一次來關外,第一次享受關外的搓澡。
泡澡當然是坦誠相見,沒了套在身上的“外皮”,躺在一眼看到底的水池子裡大家都一樣!
楊震雷包下整個溫湯杜明升不稀奇,泡澡池子邊上有看似瘦弱實則精壯的搓澡工候著不覺得奇怪,泡在溫湯裡有酒和點心吃也很尋常,杜明升還跟楊震雷分享了從臨海帶過來的雪茄。
臨出發前師父遞過來一個隻能裝幾支雪茄煙的小木盒,又讓人搬了一箱雪茄放到車內,囑咐杜明升去關外可彆落了臨海青幫的名頭。
兩支用紅銅薄桶包裝的雪茄,比雪茄館裡的同品類雪茄稍微細了些許,卻長了半寸,雪茄和包裹的紅銅上皆是光潔沒有任何標識。這種細長雪茄是三弟從美國捎給師父的高級貨,是用產量更稀少的哈瓦那精品煙葉特彆定製,因為它特彆的口感和形製,已經是師父最珍愛的“口糧”,等閒不示人。
紅銅,白銀甚至還有黃金包裹的雪茄,價格有大不同,杜明升卻知道它們其實都是一個味,有錢燒得慌!
杜明升除了已算“戒除”的博戲以外沒有什麼特彆的喜好,煙、酒皆無癮頭,平時抽雪茄純粹是因為陪客需要或者就是為了裝腔作勢!
臨行前師父給的那箱雪茄是雪茄館裡就能買到的“普通”貨,其實還有一盒更漂亮的、白銀包裹的雪茄,它被方昭兒當禮物送給了煙不離手的沈大帥。
一句寶劍配英雄,逗得沈大帥頭仰上天,大笑震天響。
兩個光膀子並排倚靠在水池邊上,一人咬一隻雪茄,異香撲鼻,比敲那煙鍋子還給勁!
一隻雪茄的時間後人就算是泡透了,楊震雷一個響指,兩位搭著數條白毛巾,端著銅盆的搓澡工便走近池子。
作為東道主的楊震雷先站起,動作熟練又滿臉享受地接受搓澡服務,杜明升也就見樣學樣。
然後,杜明升就體驗到了真正的關外溫湯泡澡的真正“精粹”,正麵反麵,高抬腿,高抬手,連腳丫裡都搓洗到位,威力巨大的搓澡力度讓杜明升咬牙不敢漏聲,總感覺自己的皮被搓沒了,不用看就能感覺得到滿身滾落的灰白條又覺得自己以前在臨海的澡池子是白泡了!
衝洗乾淨,擦乾,套上嶄新綿軟的袍服,被引領上二樓的“雅”字間,房間內打掃乾淨卻能看出那些小擺設和家具已有些年月。
據席而坐,杜明升竟然看到自己的腳饅頭都能反光,這可是多少年沒見的“奇景”了。杜明升一直以為是自己年歲長了,皮變得更厚、顏色更深,毛發變長,更黑,腳饅頭才失去了小時候的光亮!
婉拒了掌櫃招呼自家最受歡迎的小工給捏腳捶背,即使這個小工有關外罕見的白淨麵皮,看著就清秀伶俐!也拒絕了楊震雷從園子裡請美女的好意,杜明升這時候就覺得是自己最乾淨的時候,誰都不想碰,也不想碰任何人!
泡澡過後就會口渴、肚子空。掌櫃親自倒的茶水不燙,入口剛剛好!
杜大兄弟,這茶水咱喝一點就好,留點肚子!
楊震雷陪著杜明升喝了一杯茶水,給掌櫃的打了個眼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請二位貴客稍作休息!
掌櫃的作了一個揖,轉身下樓,腿腳輕快了不少。
二樓雅間內就留下兩位貴客,手腳利索的小工被掌櫃指定站到樓梯口,在距離雅間不遠又不近的地方!
這那掌櫃以前是關外鐵帽子王家的外管事,其實就是給王爺探聽這港口風聲的包衣奴才!大盛朝還在的時候這個溫湯池子那可是風光了不得了!你,我?!說個不好聽的言語,咱家沈大帥來泡澡都不一定能進這雅間!
這關外鐵帽子王從來不得北京的喜歡,不然當初那位太後怎的不帶著小皇帝回關外老家?跑去山西算啥玩意?!你說承德避暑山莊離咱這多近?就差多走幾步路就能到!
嘿,所以嘛,太後回宮後咱這裡的鐵帽子王日子就不好過咯,老王爺這一走,小王爺除了有頭上那頂帽子,啥都不是!撒在外麵的這些奴才就成了無家可歸的野狗!這裡的生意就不複往昔那般,這那掌櫃也就不那麼嘚瑟!
楊震雷跟杜明升??這些小話的時候壓根就沒打算避人耳目,關外人的大嗓門不說樓梯口的小工能聽見,樓下說不定也能聽個差不離!
也就是我不好這口,不然就讓這那掌櫃按照大盛朝時期的那一套來服侍咱!嘿,杜大兄弟,要不要享受一下王爺的待遇?那保證地道!
楊震雷擠眉弄眼,一臉壞笑。
哎,那還是算了哈!
杜明升趕忙擺手又抱拳!自己從前就是人人看不起的“小癟三”,在大盛朝還沒亡的時候,準確說是他剛渡江去臨海縣混生活的時候可沒少挨打,其中就有人以行禮不周為借口,故意讓人揍自己,出他的惡氣!甚至隻是一句:你這條狗汙了咱的眼!而召至一頓沒理由地毆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杜明升雖是鄉下人,雖然混蛋,雖然窮,但是真的不願意動輒給人下跪行禮!
華族人的膝蓋骨和頭骨一樣硬,是數千年間曆代先輩們不斷強化所給的驕傲!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戎即是曆代華族人為己、為家,為後代、為族群爭取到更優勢的生存機會和凜凜尊嚴的手段!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飲馬瀚海,先登奪旗,勇冠三軍,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等等皆與戎字息息相關。
祀是一切禮儀之源頭,吾等華族之名也與祀息息相關!
所謂: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禮是華族族群從上古至今,曆朝曆代都在不斷填補完善的行為和道德規範的總成。
上古有《周官》、《儀禮》,漢有《禮誌》。
大明洪武皇帝恢複中華,複漢唐衣冠,糾複前朝之禮。
洪武皇帝在位三十餘年即有《存心錄》,《大明集禮》,《孝慈錄》,《洪武禮製》,《禮儀定式》,《諸司職掌》,《稽古定製》,《國朝製作》,《大禮要議》,《皇朝禮製》,《大明禮製》,《洪武禮法》,《禮製集要》,《禮製節文》,《太常集禮》,《禮書》等等,不勝枚舉!
洪武三年頒布的皇朝嘉禮其中常朝儀一項有:朔望日,帝皮弁服禦奉天殿,百官朝服於丹墀東西,再拜。班首詣前,同百官鞠躬,稱“聖躬萬福”。複位,皆再拜,分班對立。
常朝儀裡的拜,為稽首禮,與頓首禮和空首禮被稱為“正拜”,出之上古周禮之“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