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子期欲以妾為內子,訪之左史倚相,曰:“吾有妾而願,欲笄之,其可乎?”
司馬子期想把妾立為正妻,去求問於左史倚相,說:“我有個妾謹慎老實,想給她戴上內子的首飾,可以嗎?”
對曰:“昔先大夫子囊違王之命諡;子夕嗜芰,子木有羊饋而無麥薦。
倚相回答說:“以前大夫子囊不執行楚恭王遺命要用的諡號;子夕喜歡吃菱角,子木用羊祭祀而不用菱角。
君子曰:違而道。穀陽豎愛子反之勞也,而獻飲焉,以斃於鄢;芋尹申亥從靈王之欲,以隕於乾溪。
君子說:這違反命令卻符合道義。穀陽豎心痛子反的辛勞,獻給他酒喝,結果子反死在鄢地;芋尹申亥順從楚靈王的欲望,結果靈王死在乾溪。
君子曰:從而逆。君子之行,欲其道也,故進退周旋,唯道是從。
君子說:這是順從卻違背道理。君子行事,要符合道義,所以進退周旋,隻服從道義。
夫子木能違若敖之欲,以之道而去芰薦,吾子經營楚國,而欲薦芰以乾之,其可乎?”子期乃止。
子木能夠違背子夕的欲望,以符合道義而不用菱角,您經營楚國的政事,卻想如同用菱角祭祀那樣違犯道義,可以嗎?”於是子期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
是時楚國雖已立比為王,
這時候楚國雖然已經擁立公子比為楚王,
畏靈王複來,
可是擔心靈王會重新回來,
又不聞靈王死,
又沒有聽到靈王的死訊,
故觀從謂初王比曰:
因此觀從就對剛即位的公子比說:
“不殺棄疾,
“如果不殺掉棄疾,
雖得國猶受禍。”
雖然您擁有了整個國家但還是會遭受禍亂。”
王曰:“餘不忍。”
子比說:“我不忍心殺他。”
從曰:“人將忍王。”
觀從說:“可是彆人會忍心殺你的。”
王不聽,
子比沒有聽從觀從的話,
乃去。
觀從於是離開了楚國。
棄疾歸。
棄疾回到了國都。
國人每夜驚,曰:
百姓每天夜裡都十分驚慌,說:
“靈王入矣!”
“靈王入城了。”
乙卯夜,棄疾使船人從江上走呼曰:
乙卯日夜,棄疾派船夫在長江岸邊邊跑邊呼喊說:
“靈王至矣!”
“靈王到了!”
國人愈驚。
城中百姓越發驚恐。
又使曼成然告初王比及令尹子皙曰:
棄疾又派曼成然告訴剛即位的子比以及令尹子皙說:
“王至矣!國人將殺君,司馬將至矣!
“靈王到了!城中的百姓會殺死你們,司馬棄疾也將要到了!
君蚤自圖,無取辱焉。
國君您早點替自己想辦法吧,不要自取屈辱。
眾怒如水火,不可救也。”
眾人的怒氣如同水火,是沒法救的。”
初王及子皙遂自殺。
子比和子皙於是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