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人一說宋國人,一說魯國人)。
宋國貴族目夷的後裔,曾擔任宋國大夫。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學說的創立者,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誌”“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
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裡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墨子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編成了《墨子》一書。
彆名
墨子
所處時代
東周
民族族群
華夏族
出生地
一說魯國,一說宋國
出生日期
約公元前476年一說是公元前480年)
逝世日期
約公元前390年一說是公元前420年)
主要成就
創立墨家學派,被後世尊稱為“科聖”
主要作品
《墨子》、《墨經》
本名
墨翟
墨子先祖是殷商王室,是宋國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後代,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馬,後來他的後代因故從貴族降為平民。後簡略為墨姓。
墨子約出生在春秋末年周敬王四十年約公元前480年),一說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
雖然其先祖是貴族,但墨子卻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平民出身的哲學家。
作為一個平民,墨子在少年時代做過牧童,學過木工。
據說他製作守城器械的本領比公輸班還要高明。
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
作為沒落的貴族後裔,墨子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史記》記載墨子曾做過宋國大夫。
《墨子》
[春秋戰國]公元前490年公元前221年
卷一
1.親士
2.修身
3.所染
4.法儀
5.七患
6.辭過
7.三辯
卷二
8.尚賢上
9.尚賢中
10.尚賢下
卷三
11.尚同上
12.尚同中
13.尚同下
卷四
14.兼愛上
15.兼愛中
16.兼愛下
卷五
17.非攻上
18.非攻中
19.非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