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昨夜那麼晚了,王聿那小子還跑到明光殿求見惠帝,說是要提前娶河東公主進門了!王渾這是打著兩麵開花的主意,一個都不落空!
“殿下,散騎常侍華恒華大人求見!”又一個小宦官的聲音傳了過來.
“華恒?”司馬遹皺眉,他怎麼也來了!
華恒,字敬則,乃是前尚書令華廙之子,尚武帝之女滎陽公主,拜駙馬都尉,前不久他還是東宮太子賓(官名,與司馬遹既有姑表之親,又有陪讀之誼,兩人之間的關係非常良好,司馬遹掌權後,就把他提為散騎常侍.
“宣他進來吧!”雖然不知其意,司馬遹也沒有多想,淡淡地揮了揮手,同時又坐回自己的禦座.
不一會兒,在小宦官的指引下,未滿而立之年,如今正是二十八歲的華恒已經快步走上殿來,”撲通”一聲,大禮參拜.
“微臣華恒,拜見太子殿下!”唱了個諾後,又連磕了三個頭,他才抬起頭來.
司馬遹眉鋒一挑,以他和自己之間的關係,以前可是從來沒有行過如此大禮,怎麼今日……
“本宮不是早就說過了,姑父與本宮乃是至親,如今又不是在朝上,何必行此大禮?”
華恒本是沉凝肅然的臉上,突然流下兩串淚來,再次叩首哭道,”殿下,我華氏一脈可是從未起過叛逆之心啊……”
看到華恒哭了,司馬遹先是一楞,待聽到他的自辯之言後,才恍然大悟,同時袖子裡本是平攤開著的手掌已是緊攅成拳,一張臉也漸漸變成了鐵青之色.
華恒此來,是為了與王浚擺脫關係的!
想來,華氏一門也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王浚欲要謀反的消息,才特意讓華恒這個同自己有著良好關係的人前來求情的!
至於為什麼?
因為王浚如今的正印夫人正是華氏女華芳,與華恒是未出五服的從兄妹.
王浚若造反,必定會牽連到華氏一脈,所以他不得不來!
要說王浚此人,還真是有些天煞孤星的命!
他幼年喪母,少年喪父也就不說了,甚至還克妻,還克了不隻一個.
他長大後開始娶了第一房夫人文粲,文氏出身濟陰文氏一脈,這個文氏倒也不是什麼大家族,但也是濟陰一郡的郡望之族,同王浚生了三個女兒,就芳魂杳杳,死得很早;之後王浚又娶了河東衛氏女衛琇,這衛琇之父乃是衛寔,而衛寔則是淄陽公衛瓘的兄弟,乃是正經的名門之後,這位衛小姐則是更慘,嫁給王浚沒有兩年就死了,甚至沒給王浚留下一兒半女;而王浚的第三房夫人就是這華芳,出身平原華氏的旁支,如今已經替王浚育有一子.
史書上記載,華芳給王浚生了第二個兒子沒多久也被他給克死了,後來王浚又娶了第四房夫人崔氏,這第四房夫人則是名聲不顯,但是後來王浚被石勒所殺,她也被石勒霸占,死於亂軍之中.
這王浚本身的經曆倒是沒什麼奇怪之處,隻能說是他的命不好,克父克母就不說了,還克妻!但是他所結的姻親,卻都是出自世家,他本身出自太原王氏,又娶了河東衛氏女,平原華氏女等高門之後,天下間的幾大貴族豪門就是憑著姻親關係結成了聯盟,才導致世家的勢力越來越大.
其實,司馬遹以前就知道,世家與世家之間,世家與宗室之間,都是有著姻親關係的,前文早就介紹過,汝南王司馬亮與裴楷是兒女親家,而裴楷的侄子裴頠又娶了王戎之女,河東裴氏與琅琊王氏又聯係到了一起,還有東海王司馬越又娶了裴氏嫡女為妻……
這些世家以姻親為紐帶,在擁護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奉行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標準,在朝中組成了一張龐大的關係勢力網,這個勢力網遍布朝堂,然後又散布天下十幾州,使得世家的勢力無限擴大,並隨著九品中正製的繼續盛行,世家的權力還在縵延……
世家權力的擴張,必然導致皇權的衰弱,再這樣下去的後果,就算不是天下大亂,世家也早晚會取皇室而代之,就算世家不取代皇權,朝廷也會像東晉一樣,皇帝雖然還在位,但朝政卻已為世家所奪.
中樞政權一旦衰弱,就容易滋生出地方軍閥,而地方軍閥的權利欲望一旦膨脹,就會起兵攻打中樞,以奪取政權,甚至…改朝換代!
這樣一來,天下就真的大亂了!
一雞死,一雞鳴!
這都是人心欲望所致,但其中最為受苦的還是普通老百姓啊!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七十七章世家們縱橫交錯的姻親關係)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