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資金如同潮水般湧入,林逸舟在短暫的眩暈後,迅速清醒。他深知,那場沙龍帶來的熱度是暫時的,那些精明的資本鱷魚隨時可能因為看不到“產品”而撤資。他必須將這筆橫財和虛名,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觀瀾居”谘詢公司已經不足以承載他的野心。他需要一個更宏大的平台,一個能將“古老智慧”與“未來科技”完美嫁接的品牌。幾乎是不假思索地,他想到了“觀瀾”二字——那個一切開始的地方,那個充滿神秘、給予他新生的道觀。
“觀瀾文化有限公司”就此成立。林逸舟將公司業務精準地定位在三個層麵:
1.頂層:高端智庫與戰略谘詢。依托他“古建大師”和“遠古算法持有者”的身份,為頂級富豪、科技公司甚至某些特殊部門提供“跨時代”的解決方案,收取天價費用。這是他維持高端形象和核心收入的來源。
2.中層:文旅地產與IP孵化。他利用在古建修複圈積累的人脈,拿下幾個極具影響力的曆史街區改造和特色古鎮開發項目。但他做的不僅僅是修複,而是將清微那些玄之又玄的話語、觀瀾觀的一些布局理念,包裝成“東方哲思空間”、“能量場域設計”等概念,打造高端文旅IP。
3.底層:消費品與內容矩陣。這是麵向大眾的市場。他推出了價格不菲的“觀瀾”係列文創產品:印有簡化版《靜心咒》片段的眼罩、號稱能聚集“良性磁場”的仿古香薰、甚至是根據觀瀾觀水缸形狀設計的“聚財”擺件。同時,火姐(那位狂熱粉絲黑客,已正式加入團隊)為他打造了強大的社交媒體矩陣,持續輸出關於“傳統智慧”、“心靈養生”的內容,不斷強化“觀瀾”品牌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公司業務蒸蒸日上,林逸舟的財富以驚人的速度滾雪球。但他內心深處,始終有個聲音在提醒他:這一切的根基,並非完全屬於他。那個暴雨夜,那個道觀,那位道長,是他所有“靈感”和“知識”的源頭。
一種複雜的情緒在他心中滋生——有感激,有敬畏,有對其相的好奇,或許,還有一絲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基於六十年前驚鴻一瞥的朦朧好感。更重要的是,他有一種強烈的直覺,他與清微的因果未了,那張欠條,絕非終點。
如何將這種私人化的聯係,轉化為對“觀瀾文化”這個品牌有益的元素?一個絕妙的想法,在他視察位於市郊、正在1:1複原建設的“觀瀾觀”新總部時,成型了。
這座複原的道觀,耗資巨大,極儘考究,幾乎與他記憶中的觀瀾觀彆無二致,隻是更加“完美”,融入了現代宜居科技。他決定將公司的落成典禮,辦成一場盛大的媒體活動。
典禮當天,名流雲集,媒體閃光燈此起彼伏。在複原的院中,那口根據他描述打造的、同樣“舀之不竭”的智能循環水缸前,林逸舟麵對鏡頭,發表了精心準備的演講。
他回顧了公司理念,感謝了各方支持,然後,話鋒一轉,語氣變得低沉而充滿感情。
“很多人問我,‘觀瀾’這個名字,有什麼深意?”他目光悠遠,仿佛穿透時空,回到了六十年前那個雨夜,“它源於我年輕時的一段奇遇。在一場罕見的暴雨中,我迷失於深山,瀕臨絕境……是一座名為‘觀瀾觀’的古道觀收留了我。”
台下安靜下來。記者們敏銳地嗅到了故事的味道。
“觀瀾觀的主人,是一位道長。”林逸舟的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懷念與感傷,“她……如姑射仙人,不染塵埃。不僅給了我棲身之所,更在我迷茫困頓之時,以幾句玄妙的箴言點化了我,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至理。可以說,沒有她,就沒有我林逸舟的今天,更沒有‘觀瀾文化’。”
他巧妙地隱去了時間穿越的核心秘密,將重點放在了“指引”和“點化”上。
“可惜,雨停之後,我再回去尋找,那道觀已杳無蹤跡,仿佛從未存在過。那位道長,也如同朝露幻影,再無音訊。”他適時地流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落寞與深情,“我創立‘觀瀾文化’,複原這座道觀,不僅僅是為了事業,更是為了紀念那段奇緣,紀念那位在我生命中如流星般劃過、卻照亮我前路的……仙子。”
他這番半真半假、深情款款的講述,通過直播信號傳遍了全網。英俊多金、白手起家的年輕富豪,與神秘絕美、慧眼識珠的世外仙子……這充滿了故事性的“深情人設”瞬間擊中了無數人的心。相關話題迅速衝上熱搜榜。
林逸舟仙子道長#
觀瀾文化背後的神秘女人#
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點化他的仙子#
林逸舟看著屏幕上瘋傳的討論和飆升的品牌關注度,知道他的目的達到了。他將自己與一個神秘、美好的形象綁定,極大地豐富了“觀瀾文化”的品牌內涵,也為自己披上了一層浪漫、重情義的外衣。
然而,站在複原的觀瀾觀門前,看著眼前的熱鬨喧囂,再對比記憶中那個暴雨夜的真實與寂靜,林逸舟的心底,卻泛起一絲難以言喻的空虛和忐忑。
他成功地用這個時代的方式,“紀念”了那段過去。但那位真正的債主,那位可能擁有莫測能力的清微觀長,如果有一天真的看到這番表演,是會一笑置之,還是……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那張真正的、泛黃的欠條,被他用特殊的防水薄膜封好,貼身收藏。
“因果自了……”他低聲重複著清微的話,嘴角勾起一抹複雜的笑意,“這因果,現在可是越纏越緊了。”